湖州,这座镶嵌在江南大地的璀璨明珠,既有温婉秀丽的水乡风情,又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今天就为大家盘...
2025-09-12 0
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
王浩宇王斌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多次围绕“交通先行”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刻阐释了交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广西正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高质量发展,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谋划、聚力成势,为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兴边富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以“路”为基,铸牢共同体的八桂新画卷正气象万千地展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交通建设牵引经济社会发展势在必行。“十二五”期间广西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04亿元,实现了交通运输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铁路建设配套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量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铁路建设发展的“广西速度”。“十三五”期间,广西持续密织现代化铁路网,全区铁路营业里程达5206公里,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同时,广西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2020年底,广西基本建成“通江达海、出省出边、衔接重要枢纽节点”的高速公路通道骨架,实现了从“路网末梢”到“综合枢纽”的转变,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坚持高铁优先,在交通高质量发展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3年底,衡柳高铁开通运营,广西迈进高铁时代,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高铁的自治区。2023年8月,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河池市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广西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动车”。贵南高铁沿线分布着毛南族、瑶族、布依族等30多个民族聚居区,打通了西南民族地区交通大动脉,便利了各族群众的日常出行。作为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贵南高铁不仅是一条便捷沿线区域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推动产业发展的经济大通道,更是一条引领各族群众迈向幸福生活的民生大航道。
2023年,广西高铁营业里程达2212公里,铁路网规模、装备水平和运输能力均完成跨越式突破。十年的砥砺奋进,广西高铁从无到有,从“慢车”起步到“超车”提速,愈益成为各族群众的出行首选,率先在西南民族地区开启“同城时代”。“同城效应”为各族群众带来了新的出行体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深刻塑造了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共有时空观、居住观、身份观,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坚持外通内联,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创造新的动力引擎。近些年,广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拓宽发展新通道,激发了各民族共谋发展的实践伟力和协作精神。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要求,“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沿门户,广西是我国唯一同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在连接我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以及促进双方经贸合作、产业联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诸如平陆运河建设等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乃至中国西南、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结束广西沿海但无江河通航入海的历史,真正实现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
当前,广西正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加快构建“两广互通、通达港澳、连接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截至2024年6月,广西已建成37条出省出海出边高速公路通道,动车与20个省份直通“当日达”。随着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纵深,沿线地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这不仅显著扩大了民族地区的就业容量并带动增收,更成为以兴边富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不断创造新的良好条件和契机。
交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纽带。对于广西来说,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从“交通大省”迈向“交通强区”的过程中,广西将继续铺就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快车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更宽广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在建设活力澎湃的八桂大地进程中贡献交通力量、畅通经济走廊、凝聚发展合力、促进民族团结。
相关文章
湖州,这座镶嵌在江南大地的璀璨明珠,既有温婉秀丽的水乡风情,又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今天就为大家盘...
2025-09-12 0
近日,“黄河牵晋陕唐风遇晋韵”山西中部城市群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西安民乐园盛大启幕。市文旅局与太原、忻州、晋中、吕梁四市文旅部门携手赴会。此次活动由忻州...
2025-09-12 0
秋日的兰州,黄河之上的百年中山铁桥,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耀眼的“明珠”。白日里,它见证日出霞光铺洒河面、日落余晖染红河浪;待夜幕降临,桥身灯火次第亮起...
2025-09-12 0
今年暑期“18度祁门”激活康养避暑旅游市场,7—8月全县公安住宿系统登记接待过夜游客超10万人次。清凉经济火爆下,全县旅游市场“热”中有“序”,安全生...
2025-09-12 0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魏亚慧 通讯员司永康)近日,为提升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宣传推广力度,全面塑造太行山旅游品牌...
2025-09-12 0
湟中水峡盛景。何杰 摄 文化表演,游客消费热。 青海民族特色美食。 生态旅游。 青海特色美食,获得游客青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
2025-09-12 0
通勤路上,实时到站预测、下车智能提醒,出行体验智能又便捷;出游途中,地铁博物馆专列载着千年文物“穿越”而来,沉浸式感受古都文化;休闲时刻,骑上单车逛吃...
2025-09-12 0
新疆网讯 (记者薛玲)9月9日,在新疆和田迎宾馆内,一场名为“论道昆仑”暨“西部漫行——昆仑记忆”环昆仑山新藏天路自驾活动的文化沙龙成功举办。“论道昆...
2025-09-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