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排行榜 2025年07月23日 17:15 4 admin

【编者按】洛阳镇,属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地处环江县中南部,东临大安乡、明伦镇,西连川山镇、下南乡,南接思恩镇、水源镇,北与驯乐苗族乡毗邻。八仙山位于环江县洛阳镇,以奇峻著称,分为底座、高山、旗峰三层,形似半开碧莲。主峰旗峰如旗帜,有八仙跃马奇景。山中多怪洞,如八仙洞、德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德洞曾为避乱所,抗日时击退日军。八仙山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区希范起义于此。洛阳镇富庶,盛产大米、壮锦,交通便利。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八仙山金碧辉煌,分外妖娆。

翻开《思恩县志》,一览山陵胜地,八仙山名序其中。坐落在山下的洛阳镇,正是八仙山麓的一盘璀璨的明珠。

靠天工造化的神力,八仙山以奇称胜,以峻扬名。她的奇在于洞怪山奇,她的峻在于山峰重叠,山上有山。

人们习惯地把"凸"字形的八仙山分为"底座"、"高山"、"旗峰"三层。第一、二层构成"凸"字形,第三层旗峰屹立在"凸"字的顶部。整座八仙山形成一朵半开的碧莲花。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从东边山下的山脚屯踏着青苔的山径,迂回而上,便到山腰的桂泉石台,这是登山小憩的佳境。这儿泉水淙淙,古藤老树。清风徐来,石崖间山花芳香四溢。再上一程,山路分岔,一路向右横斜而上,经香火岩下二里波龙、洞杭长林。另一路是直上寒山石径,穿过白云深处,到天梯石门,门两侧石壁削峭,入石门,几乎是咬着石阶往上登攀。这里的山势不亚于南岳的南天门

登上崖顶,别有洞天,人们由此而真正领略山外有山天上有天的风光,悟通了人生的某些哲理。崖顶石坪广阔,山花草树芬馥,香风扑面,别是一番境界。停步放眼洛阳全景,那漫长的街道、机关、学校、繁忙的火车站、堂皇的红茂矿务局、崭新的农贸市场等一系列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体,映入眼帘。东方远处的巴霞山如凤凰展翅。还有东、南、西、北远山如黛、紧接天际。近山苍翠妩媚层层罗列环绕。大千世界,令人胸襟滁荡,荣辱毁誉,付之九霄云外。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旗峰八仙山的主峰,形胜奇伟,活像一面刺破青天迎风飘扬的旗帜。从石坪盘桓而上穿越石林树野,约半里到旗峰脚下,山势突然陡峭。再上林间奇石幽径。久居闹市的人,会倍感僻山幽林的清雅。登上峰巅,头顶蓝天。举目远眺,南方的猫鼻岭、三铁炮岚烟中遥遥在望,寒坡岭下的环江县域,楼台映隐。鸟瞰四周群山,远处的宜山、金城江的高山,也隐约可见。正像一朵朵鲜绿的牡丹迎向八仙山,真是一派奇观。旗峰如天柱,流云缭绕,偶尔有几只击空的苍鹰,从云崖边掠过。峰的北面千仞峭壁上,有一列八座如人的巨石,巨人胯下的山崖酷似骏马。这便是八仙跃马腾腾,惟妙惟肖。那八仙凝视、欣赏着眼底盛开的"绿牡丹"。这就是"八仙山,八仙骑马看牡丹"的佳景。在八仙跃马附近,原来有几株千岁古柏,横柯伸臂,胜似迎客。只是20世纪60年代不幸被毁。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八仙山奇山怪洞很多。旗峰北麓二里许,有皇冠、玉辇诸峰,拱卫着旗峰。何谓"皇冠"、"玉辇"?即山峰如皇帝的帽子和车子。怪洞有十多个去处,多在悬崖峭壁间。有的要架设栈道才能攀缘入内。诸洞中尤以八仙洞、德洞为最胜。

八仙洞,又叫会仙洞。位于旗峰石崖间,东西贯通。西洞口在峰壁间,吞云吐雾。东端为入口,幽深隐蔽在浓荫密林中。登洞来路由峰下东面石林中攀登,将到洞口,渐有石径,拾级攀缘,临洞口有天然石门,转折而入,洞中的大小洞串通接连,全长约半里。可容数千人,洞中明亮,洞顶及两边石壁平削。中有大厅,厅中有大块方石如八仙桌,桌面平整,四周有八个仙座。厅旁上方有涓涓小泉,叮咚滴沥,泉水清甜。滴水处正下方有石如缸,承纳泉水,盈满外溢。厅后有厨间,内有石如灶、如锅、如樽、如盆;还有的如勺、壶、杯、碗、盏;如刀似斧,如戈矛……,鬼斧神工,形象逼真。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洞中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塑造了"五谷丰登"、"布匹"、"纱帐"、"衾被"、"床毯"。还有各种人态、"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神形盎然,呼之欲动。

德洞位于八仙山"底座"的半山腰,也是东西方向贯通,两端洞口,均隐蔽于长林中,洞顶有洞,据说可通山上的洞杭、波龙林中。东洞口山脚屯溪流的源头。每年仲夏,山洪爆发,洪水从东洞口喷出,临空飞流直泻,犹如天仙布下干丈垂帘,堪称壮观。

德洞曾是历史上群众避乱之所。洞口狭窄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洞内由明而暗,再进复暗而明。清代及民国初年,每及地方匪乱,入洞避难,安全无恙。1944年冬,日本侵略者入侵,荷枪实弹进山扫荡,来到洞前,守洞的覃太元、覃明指挥勇士覃老主、覃太廉等开枪迎击,敌寇受挫,负伤溃逃。入夜,洞中男女老少得以安全转移。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洞内深处,有水潭,渊深莫测。据老人传说,从前曾有人浮筏明火探险,约八里可出西洞口到妙石村才考屯后山崖间

长林波龙、洞杭为最大,林木茂密,翠竹葱茏,阴森蔽日,可使万人隐没得无影无踪,不识方位的人人林,迷途难返。这里还有优美动人的传说,古代农民起义反抗朝廷,得到天仙援助。当破竹子作箭时,每一竹节内跃出一位披甲挂盾的勇士。这便是八仙山的竹林"每支竹子有十个兵,每支竹子做百箭"的"一竹十兵百箭"的故事。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八仙山鳟峙环中,以她特有的地理位置和险要山势,历史上兵家必争。看了这斜阳下芳草绿林、古寨残垒,浮想联翩。这儿曾是宋代进士、礼部官员壮族知识分子区希范(洛阳古昌下黄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活动的心腹地区。起义斗争历时一年。最后失败,区希范被杀害,还将他的身躯 解剖,血淋淋地绘出了人体五脏构造。(这就是宋代大科学家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下的《区希范真五脏图》)当代作家蓝鸿恩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人体解剖图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传说明末武公大夫覃琅富招兵买马,从团结村到八仙山沿山修筑城堡,于八仙山誓师反清。后来又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回师广西时指挥部将赖裕新驻军洛阳据守八仙山,为人民强征腐恶,除暴安良。

"八仙山上好风光,八仙山下小洛阳;二圩得地天独厚,六里新楼街道长。"这是传唱的一首壮歌的翻译。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人们勤劳艰苦创业,建设了崭新的天地。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洛阳镇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中心洛阳圩原叫新编二圩,在朝北水(洛溪)之北,水北为阳,所以叫洛阳。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区、乡治驻地。唐至民国均属思恩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仍是区、乡政府驻地为区别于河南省洛阳市,人们习惯称为"小洛阳"。

小洛阳一带沃土遍野,良田阡陌,牧场广阔。八仙山四周清泉密布,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洛阳人洛阳自古成为富庶的大米之乡,人们乐口称道,"洛阳熟,思恩足。"因而被誉为"思恩粮仓"。一年四季逢二圩日,上市大米成交在10000 公斤以上。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宋代文学家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号山谷)谪官宣州(宜山庆远)时;喜欢食用洛阳产的大米、小米、木瓜、山药、山芋等农土特产品。他的记事中记写他与下属好友普义寨(今普乐、洛阳、江口、地蒙、妙石、古宾)寨官邵革(号彦明)带溪寨(今合作八圩、古昌、中田)寨官文欣(号仪甫)过从甚密。邢革、文欣二人正常地派专人给他送去上述土特产品。他们的交往活动,无疑给环江古代文化带来良好的影响。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小洛阳还是一个古老的牛只交易场,常年每圩上市300-500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几年间上市近千头之多。

这里历史上还是壮锦之乡。今天上了年纪的人,总还记得,这一带素有"添锦村"、"织锦村"的美名,缘是八仙山一带的妇女们,用她们的巧手,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精湛工艺、织成盘龙、对凤、孔雀、仙鹤、花好月圆……等绚丽而富于变化的种种彩锦。这些彩锦,均以质地优良、工艺上乘而畅销外地。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1930年4月,红七军北上贵州,攻打榕江,胜利班师取道洛阳(军部驻扎才六屯),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从此八仙山一带,渐渐隐约地有了特殊的变化,人们开始进行新的求索。

小洛阳原来街道狭窄,路面鹅卵石铺砌,万人赶集,拥挤不堪。1987年,一条平直宽坦三公里长的柏油大街,从商场向北延伸,连接了汽车站、火车站。小洛阳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班车货车南来北往,川流不息,除通往县内的下南、驯乐、东兴、县城外,还通往外地金城江贵州荔波等地。铁路有金(城江)红(山)金(城江)茂(兰)两条过境。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小洛阳的兴,是随着红茂矿务局普洛铁路管理段带来的,从金城江上朝金红铁路和从洛阳这里到贵州荔波县平寨洛茂铁路,在洛阳街东北不远处的普洛火车站交会,运煤列车昼夜不停地从洛阳街边轰鸣而过。洛阳街上红茂矿务局门口人来人往,街上的茶楼酒肆灯红酒绿,穿过洛阳镇的公路上,从北部山区运煤往南边的汽车也是络绎不绝。

你不知道广西河池的环江胜地——八仙山

当时,管理金红、洛茂两条铁路的机关单位——广西地方铁路公司普洛管理段,管理北边红山和茂兰两个大矿区的机关——广西煤炭厅红茂矿务局,都设在洛阳镇上。两个大单位几千的职工和家属,还有前来办事的外来人员,加上方便的公路和铁路,是洛阳镇繁荣的底气。当时人称“八仙山上好风光,八仙山下小洛阳。”八仙山,就是洛阳镇西边的翠屏般一座山。在洛阳镇东边还有一条小河,名字就叫洛阳河。

小洛阳的衰,是因为时间到了2002年,红茂矿务局因为煤炭资源枯竭,宣布破产。而此前两年,普洛管理段机关也搬迁到了金城江,并改名金城江管理段。从此,小洛阳没以前兴胜了。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环江文史资料》、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关于八仙山图片的缺少,暂用河池和环江照片代替;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