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排行榜 2025年08月10日 00:55 2 admin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逛街”正在被重新定义。

从郑州记忆破茧重生的工业风文创园,到重庆十八梯石阶上流动的烟火气;从成都猛追湾望平坊里咖啡香混着麻将声的魔幻组合,到武汉江汉路梧桐树下老建筑里长出的潮流买手店;从台州古街青砖黛瓦间苏醒的非遗工坊,到库车热斯坦老街彩色门廊柱间流淌的都塔尔古乐——这些被注入新灵魂的街区,正在成为年轻人探索城市的“新”入口。

迄今为止,文化和旅游部已发布的4批名单里,全国共有204个街区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认证与“野生”探索欲碰撞,年轻人的citywalk也突然有了参与城市进化的史诗感。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

旅游休闲街区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是如今郑州的一处网红街区。虽然开园运行已有6个年头,但对于历史风貌的修复仍然在持续当中,这种“边改造边运营”的方式展现出园区经营者的独特心思。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在商业店铺的引进方面,园区非常侧重于特色主理人,在园区中聚集了百余位生活美学家和文艺爱好者,90%的店主和摊主都是设计师、摄影师、策划师、音乐人,以及自北上广回流的时尚年轻人,他们通过个性化的小众店铺和潮流美学,在园区中打造出独特的商业消费场景。

在市集的召集方面,“郑州记忆1952”也别出心裁,充分利用园区在物理空间上的优势,将市集细化成朱雀市集、八大匠造物集、追风公路市集、十八拍音乐市集、复古市集、宠物市集等六大主题,让各类人群在园区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玩乐根据地”,同时为年轻的创业者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事实上,“郑州记忆1952”是中国各大文创园中唯一实现常态化市集的园区,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四季无休。此外,园区在正式运营的一年多的时间内,还组织了各种原创特色IP活动,诸如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潮玩节、520爱的仪式、七夕新人游园会、穹庐艺术中心沙龙、墙上诗歌书法等,不断刷新着园区文化氛围的新鲜感,也不断增强着消费者与园区之间的商业黏性。

正是因为始终保持着如此新潮的姿态,“郑州记忆1952”最终成为郑州城内最具商业活力的街区之一。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在获得商业成功并晋升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后,“郑州记忆1952”将推出更多的特色原创IP活动,比如,备受欢迎的城市音乐篝火节、节日主题游园、“时髦精”系列活动,并且创新互动型演绎,打造“工业硬核美学+沉浸式游玩”的新玩法。

在原有的六大市集的基础上,园区还会新增咖啡市集、爱情市集等,将每个市集都视为“城市生活的切片实验”,确保"周周有惊喜,月月不重样"。作为一个新潮的园区,“郑州记忆1952”还要为传统品牌植入社交基因,引进一批老字号的餐饮业态,比如,“杨记清芳拉面”,与这些老字号一起打造跨界碰撞的娱乐餐饮新体验。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经过今年的业态升级之后,人们在“郑州记忆1952”中将会邂逅一个“历史记忆可触摸、文创体验可带走、夜游经济可沉浸”的立体场景,这里将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空间,而是一处随时都在酿造惊喜的“城市文化发酵罐”。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重庆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渝中区被称为重庆“母城”,整座城市依山而建,有人住在山下,也有人住到了山上,久而久之,便分成了上半城和下半城,而十八梯便是连接上、下半城的重要通道。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关于十八梯,民间有着两种不同说法。一说,这里有口水井,附近居民都要来此取水生活,这口井距离居民区正好有十八级石阶,故名“十八梯”。二说,这一带山坡陡峭,因此每隔一段石阶便修有一个平台,供大家歇脚,依山而建的石阶由此被这些平台分成十八段,“十八梯”之名便由此留下。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十八梯是重庆29个传统风貌区之一,然而时过境迁,随着解放碑一带逐渐成为现代重庆的中心商圈,曾经繁华热闹的十八梯也逐渐陷入沉寂,直到成为重庆最大的棚户区之一。面对如此重要的街区,始于2010年的街区改造显得格外用心,改造者们想做的不仅是恢复十八梯的风貌,更是恢复曾经深植于此地的文化。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2021年9月底,整修一新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正式对外开放,重新回到这片街区的重庆人发现,洗去历史风尘的十八梯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传统式样的川东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石阶两侧,枝繁叶茂的黄葛树韵味依旧。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更令人惊喜的是,全新改造之后的十八梯非凡没有变味,反而弥漫着更加浓郁的“老重庆味道”。这里集聚了近20家非遗品牌、非遗产品及老字号美食品牌,在渝里火锅、洞子老火锅、仇婆抄手、厚巷·上游食堂、巷巷油茶等十八梯美食老字号都被原址保留下来,同时还引入了歌乐山林中乐辣子鸡、陆稿荐、德元酸梅汤、素椒炸酱面、祥和豆腐脑、陈昌银麻花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品牌,以此进一步丰富“十八梯菜单”。

此外,风貌区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聚焦非遗文化,引进了国家级非遗品牌朱炳仁·铜、渝丹凤银楼与国家级非遗制作技艺荣昌安陶制作、益德成闻药制作。同时,通过举办非遗文化周、非遗川剧巡游等非遗活动,让传统文化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事实上,在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前,十八梯已率先入选了全国非遗旅游街区。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十八梯的文化复兴不仅是传统的,也是年轻态的。如今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共分为5个区域,A区和B区是摩登复古街,C区定位于社交第三空间,D区定位于格调生活剧场,2024年全新开放的E区最为时髦的,定位于“24小时放逐基地”,围绕潮流戏弄、微醺欢聚、悠活新玩三大主题,引入了数科·山下剧场、张小泉、雾都炭局、三生有信、扶摇旅拍等数十家人气品牌,将夜景、夜市、夜游、夜玩的“四夜狂欢”概念与十八梯传统风貌有机融合,形成以大型酒吧、特色餐饮、沉浸式互动剧场为符号的夜经济集聚地。

顺便提一下,十八梯同时也是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如今,十八梯的年客流量达到了2400万人次,在城市更新的大潮下,这个一度没落的老街区正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武汉市

江汉路步行街区

2025年,武汉市江汉路跻身“第五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条全国唯一同时跻身“历史文化街区”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街道,以91%的历史建筑活化率与47%的Z世代客群占比,证明真正的左岸精神无须刻意复制,它本就是时空交错的共生体。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江汉路步行街的历史可以溯源到清末,1861年开街时,它叫“广利巷”,是上海商帮集资开辟的一条狭窄的人行土路,从长江边到鄱阳街口。随着英国在汉口强辟租界后,改名“太平路”。1901年,汉口的“地皮大王”刘歆生在租界区修建了“歆生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是华界和原英租界商业金融区衔接地带。1927年,歆生路与太平街合并,以街头的江汉关而命名为“江汉路”。

乘着城市环游大巴,在江汉关博物馆下车,是逛江汉路的经典路线。随着钟声抬头看去,是一座仿照文艺复兴样式修建的“江汉关”大楼,在路口画出弧线,镇守着长江气。江汉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3座海关大楼之一,1924年11月4日落成,是武汉当时最高的建筑。这里也是触摸中国近现代史最好的标本。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准点的钟声100年来构成了武汉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这里已经化身为江汉关博物馆。1万多件藏品涵盖文物、油画、金属器、瓷器、资料文献,展示着江汉关始建的背景、设关、机构设置以及各个时期的变迁。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建筑的活化焕新,经常给本地人带来惊喜,江汉路上的老建筑依旧延续着各自的生命,被机关单位、影楼、饭店使用着。

始建于1946年的永利银行大楼,主楼被改造成了风貌安坻酒店,副楼被改造成了茑屋书店的华中首店。安坻酒店修旧如故,保留了建筑原貌,在酒吧里还能看到老的房梁,银行金库门的设计。酒店二楼的缪斯艺术空间美术馆,每3个月都有新的艺术家展出作品,主题和内容也时常更新。用艺术、书籍、设计来唤醒老建筑的活力,输入最年轻的生活方式。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武汉是水之城,在江汉路地铁G出口,有一个红房子建筑是本地人不得不提的:115岁高龄的八边形建筑——汉口水塔。直到20世纪80年代,水塔还在供应着武汉居民的自来水。这里现在因美食出名,在不到200米的街道上,排列了近100家美食商铺。

走进街道,大多是以姓氏命名的小店。每家店的门口都排了不少人,潘老板炸鸡、苹果妹冰粉、李氏酥饺、五星鸡柳、生煎馆、黑芝麻糊、锅包肉、老薯条、烤苕皮……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如今的江汉路,已经不仅仅是逛街购物的休闲街区,它正在悄然变身为一个艺术、潮流、创意共生的文化磁场。许多新锐品牌和快闪店、餐厅,都选择利用历史建筑空间进行创意改造。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成都市

望平坊旅游休闲街区

成都从来不缺少好玩的街区,在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成都市成华区望平坊。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关于望平坊的街区改造故事,需要从它所在的猛追湾说起。猛追湾的由来有不同的版本,先是缘于地形之说,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开石筑城(罗城),引郫江水为护城河,河水(今锦江)在由北转东时形成急湾,湾急水猛,故得其名;再是成都人口口相传的版本。明末崇祯年间(约1643),张献忠攻打成都,一路势如破竹。但在大慈寺被寺院武僧追赶,逃到此河湾一带,武僧依旧一路紧追。为纪念这一事件,此地取名“猛追湾”。

随着都市变迁,猛追湾不仅通过自己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优势,打造出西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大乐园,延续年轻的“游乐精神”。

上湾地标性的339是年轻人的聚集地,而下湾,随着望平坊、祥和里、香香巷还有望平滨河路的更新,成为一个兼顾“集体回忆”与“新兴姿态”的猛追湾。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望平坊前身是成华区国税局、人民纸箱厂和东风路1、4号院组成的复合空间,这次更新在保持建筑原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改造。

入口处,左右两边的长廊皆做了镜面设计。基于想要表达“穿越时空”的理念,通过镜面折射,将来往匆匆的痕迹叠加在此。光滑、流畅的镜面材质,按相同比例一次铺开,镜面内塑造的空间加之顶部LED组合屏,形成一个内部的空间,来往的游客能够与之互动,体验“时空之廊”的有趣。

“纸云广场”的设计也颇具特色。设计师通过最下沉空间的改造,建成了这个露天音乐广场,而“纸云”的出现为广场增添了不少灵动性。如今DouNight街头音乐会、音乐剧街头快闪、街巷音乐展演等各种青年特色活动轮番在这个灵动的小广场上演。与时髦音乐同时响起的,还有川剧的传统唱段。2011年,“梅花剧社”从一心桥迁至“纸云广场”,此后的10余年间,200余席的剧场总是座无虚席,除了那些老街坊,台下也不缺乏年轻人和外国游客的身影。真可谓“小街巷、大艺术”。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与望平街并行的望平滨河路也是猛追湾城市更新的重头戏。入口桥头处,由著名艺术家JasonBruges设计建造的“追光逐梦”装置。轻盈的铝片层层叠加出一个高度8.8米,共59层的装置。铝片之间藏有LED灯,会根据天气及时节相应变换。它能够与来往行人产生互动,主动捕捉人们的动态。

与《追光逐梦》相距不远的街边,是一个缅怀本街区历史的装置作品。设计师通过一个线性透视装置,以投影的形式在这张线性幕布上进行重现往日时光。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此外,“一里”(祥和里)、“三巷”(香香三巷)也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鲜元素的加入,通过“再生设计”理念赋予街区全新的活力。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生活美学猛追湾的本性里有着“鲜艳”的少年气息,它承载着一代成都人的青春。

如今,你可以循着“香香巷”里一盆诱人的耗儿鱼前去,在大快朵颐之间不知不觉触摸到老成都的脉络。也可以闲步市井,看看望平街大大小小的商铺,开始明白方言“巴适得板”的奥义。祥和里的麻将桌,是人们优哉游哉摆龙门阵的开始。这样鲜活的市井面貌,是猛追湾的日常。他非但没有在飞逝的时光里蹉跎暗淡,反而在革新的时刻不断“创新”,比往日更加生猛有力。

上饶市

金龙岗青年艺术街区

说到上饶市信州区,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在历史上,“信州”之名却名震江西,是如今上饶地区的首府,而如今的金龙岗也被称为“三府弄”,是古时信州府的权力中心,也是上饶人的历史记忆中心。然而蹉跎的岁月早已抹平了信州区的历史风采,随着人口的增长,昔日的权力中心成了今日的堵车中心,那些记载着珍贵历史记忆的老街旧巷,似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然而对如今的上饶青年一代来说,他们似乎需要一块历史重地来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就这样,他们在鼓楼、寺庙、公园、学校和老旧居民小区之间寻找自己的空间,逐渐开出了一家家充满个性的酒吧、咖啡馆、烘焙店、小酒馆和杂物店,因为这些年轻商业形态的出现,这片逐渐陷入历史沉寂当中的老街区,又开始显现出了新兴的生机与活力。

面对野生的青年商业形态,信州区顺势而为,以“青年文化”为核心,对金龙岗一带进行了全新的规划。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经过整体策划和包装设计,金龙岗已成为如今上饶地区最具活力的网红街区,尤其是在入夜时分,金龙岗的灯光显得特别亮眼,承载着白色和橙色基调的3D裸眼大屏、集装箱市集、涂鸦墙绘和随处可见的吉祥物“岗蹦儿”,令整个街区显得愈夜愈鲜活。

由金龙岗社区孕育出来的青年商业文化越来越兴旺,甚至蔓延到了相邻的大井头街区。在信州区的整体规划下,大井头片区采用了现代审美与本土特色相融合的设计思路,尊重城市肌理和文化底色,借助巨幅灯饰画和巨型墙绘,展现出聚远楼、龙潭塔、上饶大桥、四门通天、稻作文化、上饶鸡腿等各色上饶元素,又融入了信州、广信、广丰、弋阳等县区的特色美食元素,显得既时髦又接地气。“创意活水,灵感城市”的巨型水龙头是大井头街区的网红打卡点,寓意为在大井头,每个人都将获得充满创造力的“创意活水”。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这里的精神传达主旨,利用创意和艺术手法造景,100个“巨型艺术家”与上饶符号完美融合,实现著名油画与街区的跨界互动。建筑外立面的涂鸦也充分展示着青年艺术精神,融合赛博朋克与Z世代风格,营造出青年街区的年轻活力。大井头街区的沿街还排布了200多个艺术花箱和400多个垂直绿化区域,让整个街区不仅有烟火气和年轻味,还有绿植遍地的人文情怀。

如今金龙岗已变身为文化创意高地,连接起老城区与青年人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造梦空间”,让他们能够沉淀年轻的浮躁,埋首耕耘梦想。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库车市

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

“热斯坦”在维吾尔语中意为“皇家驿站”,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老城区核心,全程1公里,这条西北往东南走向的弧形街道,东抵库车王府博物馆,西头没入库车河古河道淤积的沙土中,像一柄斜插在天山南麓的铜钥匙,又像一段截取丝绸古道的光阴切片。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追根溯源,热斯坦老街的根基深植于龟兹古国的千年文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核心枢纽,龟兹(今库车)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富庶的城邦之一,汉唐时期的安西都护府设于此,见证了中原与西域文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

这里是库车现存最完整的民族特色老街区,180余栋百年民居错落有致,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镌刻着丝绸之路文明的痕迹。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2023年,库车市启动“拯救老屋行动”,一期选取35栋文物及历史建筑开展修缮加固。以“修旧如旧”原则,对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龟兹小巷等街巷的外立面进行改造修缮,同时用艾德莱斯绸、小花帽、毛驴车、葫芦等元素,装饰出一个个不同场景,突出“原汁原味”,让倾斜的房梁、坍塌的土墙和破旧的巷道重获新颜。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修缮后的老街变身为各种非遗文化展馆、特色民宿和文创空间,街区内有餐馆、茶馆、咖啡馆、香料店、非遗展示销售店、花帽店等几百家商铺,用现代方式演绎丝路文化。将过去老乡赶着驴车逛巴扎、尘土飞扬却又嘈杂热烈的场景变成时代记忆。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老街是库车老城的“色彩担当”,体验老街的无限魅力,一次沉浸式的citywalk是必不可少的。

步入老街,石板路两旁是清一色的传统维吾尔族民居,土黄色的外墙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窗色彩斑斓,每一扇都独一无二。有的门窗以蓝色为主调,搭配白色的雕花,宛如深邃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有的则是热烈的红色,镶嵌着金色的装饰,洋溢着热情与活力。这些门窗是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热爱的表达,也展现着这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除了民居,老街最有特点的当属“门巴扎”——每扇门后面,都是一个小巴扎,藏着一个活色生香的微型宇宙。

古玩店里,摆放着各种古老的物件,铜镜、陶罐、木雕,每一件都见证了岁月;手工艺品店中,精美的艾德莱斯绸、绚丽的地毯、琳琅满目的铜器,流淌出传承千年的技艺;香料摊前,辛辣与甜腻在热浪中纠缠上升,300多种香料在陶罐里一应排开:喀什的玫瑰、和田的沙枣花、阿克苏的薄皮核桃,还有从撒马尔罕远道而来的阿魏胶;网红咖啡馆与传统茶馆比邻而居,旅拍工作室用艾德莱斯绸与壁画元素打造具有西域风情的网红打卡点。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一路上,蓝、白、金、绿、五彩颜色跳入眼帘,形成赏心悦目的冲击波。林林总总特色商品,如同阿里巴巴的宝库。远处茶馆里,有人手持都塔尔(民族弹拨乐器),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着,声音动听。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让历史基因在当代生活中生根发芽、焕发光彩。

临海市

紫阳街

文化是台州府城的灵魂,也是文旅流量的密码。

作为浙江省保存最完好,最能体现宋代州城肌理、文化脉络和生活气息的古城,临海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带置县,三国设郡,南宋成为陪都,历史上的台州府城经济文化鼎盛一时,如今的台州府城古韵犹存,主街三纵三横,延伸出50余条小巷,生活着2.8万名本地居民,始建于东晋的台州府城墙巍峨环绕,紫阳古街延续着唐代里坊制的格局。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古城内的历史文韵一脉相承,可以说城内的一砖一瓦皆有文韵。从一跃成为全国AAAAA级景区,到如今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台州府城靠的不仅是历史余存的“硬件”,更有文化复兴的“软件”。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2023年,首届“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临海举办,这座小城从此成为中国的文学重地。百年前,文学大家朱自清曾客居临海一年,并在这里写下了散文名篇《匆匆》。

紫阳街上也上演了百年老店激活的复兴大戏,将面临消失的临海非遗项目拉回大众视野,16家主题博物馆、12家非遗展示馆和10余家百年老店如“文化星火”一般点缀在老街上。台州府城还与慕田峪长城牵手开展“中国南北长城合作计划”,扩大台州府城及临海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朋友圈,实现“台州府城”与“万里长城”的认知联想,用文化地位提升文旅流量,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文旅收入。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既然是文化复兴,那就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面对青年一代的文化创新。

就在去年,临海成功举办了一场“老街古城”全国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最终收到了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200余篇优秀剧作,剧本内容风格多样、题材各异,将紫阳老街和台州府城的历史文化、烟火气息和人文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示了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无限可能,更展现出文旅微短剧赋能文旅融合的美好前景。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传说中,曾有灵鹿下凡帮助临海居民修建长城,所以台州府城又有“鹿城”之称。如今,临海将古老的民间传说与年轻的动漫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宜古宜今的城市吉祥物“鹿韵韵”,并由此延伸出一系列的古城文创产品,非常讨年轻游客的喜爱。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据统计,近年来紫阳老街新增各类文旅业态200多家,其中25%为传统文化店铺,35%是新引进的年轻业态。宋韵市集、台州府“三十六行”巡游、实景演出、情景演艺、音乐会、越野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来台州府城和紫阳古街打卡,也令临海在不断迭出的“网红城市”当中脱颖而出,在国内文旅市场里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就在今年3月14日,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美国MUSE奖揭晓获奖名单中,台州府城城墙光影秀以其卓越的创意与技术,从全球108个国家/地区的4万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2025MUSE创意奖的最高荣誉——铂金奖。台州府城正借助文化复兴而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街区的蜕变,本质上是一场文明的对话。它们见证了城市从“更新”到“焕新”的哲学演进: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让历史脉络与当代生活完成光合作用。街区的意义也早已超越商业本身,而是以温柔而坚定的方式,重塑着属于城市的现代性叙事。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滑动查看更多

策划、编辑|《时尚旅游》编辑部

文|陆毅、毕然

李靠谱、一筑一事

图片来源|沈卫新

牙克地尔·买买提江、潘瓶子

一筑一事、安康、视觉中国

新媒体编辑|Kiki

新媒体设计|April

* 本文原载于《时尚旅游》7月刊

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这些被遗弃的老地方,挤满了失落的年轻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