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从“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 看文旅融合新范式 本报记者 戴美玲

排行榜 2025年08月12日 10:00 4 admin

八月的青海,格桑花肆意绽放,高原一片绚烂。在这块被阳光深情眷恋的土地上,“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从初夏五月出发,以文化之名让雪域盛夏充满活力与激情。这是青海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文旅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生动实践,是青海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宏伟蓝图。文旅融合不仅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抓手,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场将持续至金秋十月的文化盛宴以其特有的海拔高度与文化厚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文旅融合本质的契机——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应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存,而应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动态实践,是能够让民众在参与中感受、在体验中传承的活态存在。

通过以市集这一古老而永恒的商业形态为载体,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良性互动,为破解当前青海文旅融合中存在的对文化资源开发不足,许多珍贵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以及过度商业化开发现象频现,导致文化失真、同质化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彰显了文旅融合不仅需要商业逻辑,更需要文化高度;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守护精神价值。

时跨这一盛夏,“西海2261”已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文化地标,它标记着青海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高度,也指引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未来方向。从长远来看,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既是青海的优势所在,也是其难得的发展机遇。青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高质量融合,需要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纵深贯穿于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全过程,使生态+文化+旅游带动第三产业蓬勃生长,实现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旅游人气不断攀升,真正让“流”量变“留”量。

从“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 看文旅融合新范式 本报记者  戴美玲

《青海日报》(2025年08月12日 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