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前往罗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排行榜 2025年08月30日 08:21 5 admin

大皖新闻讯8月29日,湖北罗田县胜利镇烈日当空,由鄂豫皖三省主流网络媒体组成的“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采访团,踏上罗田县烈士陵园的369级台阶,向着高耸的革命烈士塔一步步迈进。

烈士陵园内,苍松肃然,翠柏挺立,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采访团成员拾级而上,走进这片被红土地深刻铭记的历史,致敬曾经在此奋战牺牲的革命先辈。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前往罗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红色基因,早已刻进我们的骨子里”

罗田县烈士陵园静立于胜利镇磨儿石山之上。12米高的革命烈士塔肃穆庄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老一辈革命家王任重亲笔题写。

罗田是一片浸润着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据统计,罗田现996名在册烈士和3万多名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采访团成员在塔前鞠躬、默哀寄托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

在罗田革命历史陈列馆,一件件革命文物安静地躺在展柜中,无声地讲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革命进入到全民族抗战时期。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罗田政治形势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讲解员告诉记者,彼时,罗田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以及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并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

“我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上小学时候就拿着竹筐去老烈士塔上劳动课。建设新烈士塔时,我们同学一起帮忙拎土上去填路,还帮忙扯草挖路,把拿得动的石头往上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胜利镇红色宣讲员叶丹告诉记者,从1988年烈士塔建成后,1989年开始每年的清明节,当地的中小学生风雨无阻,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篮,开展祭扫活动。

“烈士陵园建成之后,几乎每一个胜利镇的人来到这里,都会自然而然地给孩子们讲起革命先烈的故事。”叶丹说,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人把红色的种子传承下去。

从革命热土到文旅热地:红色基因正在“活化”

胜利镇,原名“屯兵堡”,又称“滕家堡”,地处鄂皖交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贸往来重镇。这里是罗田县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更是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之一。

近年来,胜利镇依托深厚的红色历史,积极推进“红色文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烈士陵园不仅是革命教育基地,也逐步成为罗田及周边地区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的核心目的地。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前往罗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开展“红色研学”,孩子们在烈士塔前宣誓、在展览馆里听课、在红色讲堂中互动;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前来,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堂党史课、吃一餐“红军饭”。

红色资源“活”了,乡镇发展也找到了新引擎。民宿、餐馆、特产店逐渐在陵园周边形成小型服务集群,过去“藏在深山”的胜利镇,正以“红色胜利”之名被更多人知晓。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让红色记忆不仅被铭记,更被体验、被传播。”胜利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胜利镇正通过红色文化带动旅游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姚一鸣 余康生

编辑 张大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