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排行榜 2025年09月02日 01:05 4 admin

湖南临武因在武水河边得名,是湘南置县历史最悠久的县之一,战国时期设临武邑,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这就是武水,居然还有妇女在河里洗衣服,这场景北方人难得一见: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邓家祠堂

1934年11月14日至20日,红一方面军分多路从宜章、郴县、桂阳进入临武境内,途经金江、水东、汾市、麦市、万水、楚江等十余个乡镇,历时5天。

红八军团急行100多公里和红五军团同时到达临武县城,并在临武县舜峰镇西城村邓家祠堂共同成立了对敌作战的司令部。

但不知为什么,在地图导航上却没有标注这个点,害得我们多走了一些冤枉路。打车到舜峰镇西城村后,从大路拐下街巷,又经过蜿蜒曲折、仅可容一人穿过的小巷子,终于来到这个邓家祠堂。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邓家祠堂是一栋清代古建筑,历经200多年光阴,青砖黛瓦的古建筑依旧保存完好,而且现在还是邓氏村民进行家族活动的场所。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邓家祠堂的后墙上,有一行用朱砂书写的红色标语,还依稀可辨,内容为“要抗击外侮必须巩固革命战线”,标语距地面2米,长13米,单字字径约80×90厘米。这行标语就是中央工农红军长征经过临武的历史见证: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这个村子的楼房建得比较密。祠堂旁边的房子开着门,里面有一个姑娘在屋里坐着玩手机。我们上前请她为我们拍个合影。她看了我们的旗帜后,立即热络起来,带着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好几个祠堂。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原来她是个大学生,在长沙读书,姓邓。据她介绍,她的祖上是从河南迁移到这里的,这个邓氏祠堂就是她们家族的祠堂。

小姑娘非常热情,我们还到他家坐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我们不让她送了,但在村里弯弯绕,竟然又重走一遍小姑娘带我们走过的路。这个村子着实规划的不好。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临武古道

湖南临武自古是南北交通要道。临武城南有秦汉时代修建的古道,翻过小山坡,就通往了粤北: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从临武县城往北走十几公里,有个村子,叫合面铺村。村子东侧山坡上,有一条古道。几百年前,大旅游家徐霞客从蓝山县来,在这个石板路上经过,来到临武考察被称为龙洞的溶洞(可惜没有开放)。

1934年11月,红军队伍也是沿着这条路,北上蓝山、嘉禾。

我们踏上这条小路,走上了当年红军走过的青石板路。

路在半山腰,顺着山势蜿蜒曲折,“远芳侵古道”,两旁青草、翠竹遮住了石板,研修小组拨开青草,踏着当年红军走过的石板,走过这一段小路。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从小路下来后,向左拐,便是一个大大的土坯房,猜想过去这是个大旅店。旅人们经过长途跋涉下山后,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想喝上一口热乎汤、吃上一顿热乎饭,在这里设个旅店,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向村里老人求证,果然这里曾经是大饭店,后来还是村里的大食堂。沿着老街,还散存着不少老房子。

可能平时来得人比较少,当我们向路旁一户村民了解当年红军经过的情况时,好几位村民也都凑过来,向我们介绍情况。

一位村民告诉我们,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小街继续前行的。这里原本都铺着石板路的,后来水泥路取代了石板路。原先路旁有凉亭的,村民在凉亭里向旅客出售食品,后来都被拆掉了。

重走长征路(21):临武这条千年古道,徐霞客走过,红军走过

走过这段古道,翻过远处这座大山,红军就到达了宁远县。——在宁远,毛泽东越来越感受到按原计划前进的危险,力陈己见却不被采纳。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