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排行榜 2025年09月03日 16:00 2 admin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读走西藏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1.波罗古泽木刻:波罗古泽,位于昌都江达县境内的波罗乡。波罗古泽刻板制作技艺,被尊称为西藏雕版印刷的“鼻祖”,于2008年6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波罗古泽木刻雕版起源于公元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当时的德格第十二世土司、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次仁发起了兴盛佛教的行动。基于信教需求,用于印制佛教经文及图案的木板雕刻工艺得到了空前发展。

当地土司、宗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兼蓄并收各类历史文献和各教派典籍,以较原始的制版刻板方法,在寺院刻制数以万计的木刻雕版。波罗古泽的木刻技法就此应运而生。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这里有刻制经板艺人200多人,现藏于四川德格印经院的经板,80%以上都出自于他们之手。这些艺人不仅能刻大部头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佛经,而且也能刻难度很大的风马旗和佛经故事中的佛像图案。

波罗古泽刻经历史之长、刻工人员之多、雕刻技艺之高,是西藏其他地方少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木刻之乡”。波罗古泽森林茂密,树木繁多,尤其是用于刻经板的桦木更是这里特有的树种,称“桦胶树”。

刻板原料选取质地顺直且无疤的树段,经过分割,去除水分后放入特殊的液体中浸泡,次年再熏烘、刨平,用作版胚。木版雕刻工具大小有40余种。由于选材优质,雕刻技艺精湛,刻板做工精致,数百年来,波罗古泽木刻经久不衰,享誉藏地。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2.波罗吉荣峡谷:位于江达县境内的同普乡与波罗乡的交界处。从县城流来的多曲河向东注入金沙江。两岸雄峰夹峙,悬崖千丈,峡谷长5公里,最宽约100米,最窄仅2.3米。

人行谷中,仰视天空一线,环视数座秃峰直冲云霄,风光险峻。两侧绝壁上有鲜艳夺目的藏文佛经摩崖石刻,字体苍劲有力。

在峡谷的多曲河中,有传为格萨尔下棋用的四方形“骰子”、珠牡的“天桥”、石刻佛像等景观。在峡谷半山腰有格萨尔降魔洞,甚是奇异。传说以前有一女妖名萨觉姆住在西同山洞,兴妖作怪,残害生灵。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格萨尔得知后欲降伏她,激战数回后,萨觉姆逃至吉荣峡谷深处山洞,最后被格萨尔擒住缚于此洞,至今洞口仍有一似被捆人的形象。人们说,那就是格萨尔王处死的女妖。

据当地人介绍,洞口横亘的绳索数量每年不同,依照此变化,可以预测当年农作物的收成。

——县城距波罗吉荣峡谷约25公里。相传,峡谷曾经是格萨尔王战斗过的地方,游览者较多。峡谷的下游处就是木刻之乡波罗古泽。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3.德登溶洞:位于江达县城北面德登乡的高山牧场。海拔4000米。洞口角砾岩块上散布着各种动物化石,主要有披毛犀、马类及牛、羊、鹿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该溶洞是我国迄今所知海拔最高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对考证该地区地质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溶洞距县城约80公里,距同普乡50公里。有兴趣的朋友,可坐车至同普乡,然后步行前往。沿途风景很美。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4.岗托民俗村:人称“18军进藏第一村”。位于江达县城东面的岗托镇驻地。全村80多户600余人。岗托村地处横断山脉,山高谷深,森林密布,自然景观丰富,有熊、鹿、雪豹等国家级珍稀动物,还有云杉、红豆杉等珍贵树种。

静谧纯美的雪巴沟,宛若仙境的朗饶神山,都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朗饶神山,是康区25座神山之一,骑马转山一圈需要一天时间。山上建有宁玛派古寺朗饶寺,已有340多年的历史。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岗托村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红色”的历史遗迹。当年18军战士在金沙江渡口山壁上书写的“西藏”二字,遒劲有力。如今人们路过这里都要驻足停留,缅怀那些为解放西藏而英勇献身的先辈们。

岗托藏戏在江达乃至昌都都很有名气,基本活动区域在金沙江沿岸,集中在每年8月演出。主要以展现宗教仪式的面具戏为主,曲目较多,共有21个剧目,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等。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5.玉龙铜矿:位于青泥洞西30公里处、国道317线公路旁的玉龙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带长200公里,可与日本“墨矿”媲美。

玉龙铜矿是1966年发现的。矿区海拔4570米~5118米,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海拔最高的大型矿床,也是亚洲排名第二的大型铜矿。

开发玉龙铜矿,将带动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昌都地区的经济建设,还可带动多霞松多、马拉松多养总斑岩铜矿的开发,在藏东形成一个特大型的铜业基地。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6.金沙江:藏语意为“母牦牛河”。位于江达县驻地以东,是西藏与四川的界河。亦称“植曲”、“治曲”、“州曲”、“布曲”、“珠曲”、“泌力曲”、“布垒楚”等。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它在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金沙江在昌都地区段河长587公里,江面海拔2296米~3340米,落差1044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01.9亿立方米(巴塘站)。江内产裸腹重唇鱼。流域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肥沃的良田。

——县境内的金沙江18军渡口,是川藏线进入西藏所能看到的具有标志性的第一个景点。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红色遗址。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昌都•江达,必须去的打卡地,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