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排行榜 2025年09月08日 12:55 2 admin

在山西

传统文化与艺术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61年国产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中

“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所变的小庙

到86版《西游记》的祭赛国、唐僧扫过的塔

再到2024年《黑神话:悟空》的

27个山西取景地

以及今年热映的暑期动画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

再次带火山西古建筑

上下五千年

不止有古建

9月8日-9日,山西晋城

2025年山西省文旅发展主题推介活动举行

宝藏山西

等你打卡

“晋”在眼前

现在出发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1961年《大闹天宫》中的场景取自晋祠水镜台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场景取自大同永安寺


在山西,神话和历史都活着

女娲补天的传说

在临汾人祖山的山峰间流传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在运城盐池畔回响

陶寺遗址的观象台

仿佛能听见上古先民观星授时的低语

晋国霸业的风云

在侯马盟书的笔墨中翻腾

平遥古城的票号里

还能嗅到明清晋商走南闯北的风尘

太行山上的关隘

依旧回荡着八路军抗击日寇的号角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吉县娲皇庙、运城盐池、陶寺观象台


在山西,看见春秋风华

侯马晋国遗址的宫室台基

夯土中藏着晋侯霸业的恢弘格局

太原金胜村赵卿墓的车马坑

青铜构件在岁月里泛着冷光

映照出春秋贵族的仪仗威严

再看长治分水岭的蟠虺兽面纹铜甬钟

范铸的纹饰在青铜上凝结

钟鸣回荡着诸侯会盟的仪轨

是晋地礼乐与铸艺巅峰的双重见证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侯马晋国遗址、赵卿墓车马坑(太原)、蟠虺兽面纹铜甬钟(长治)


在山西,看见汉胡交融

走进云冈石窟

北魏时期的造像风格演变

清晰地记录着胡汉文化碰撞的痕迹

早期“昙曜五窟”的佛像

有着拓跋鲜卑刚毅劲健的王者风范

那是草原民族自信之美的彰显

到了中期

汉式建筑、服饰元素逐渐融入

佛像开始呈现华衣霓裳、笑靥雍容之态

胡风汉韵相互交织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云冈石窟早期和中期变化 ▲云冈石窟早期和中期变化


在山西,看见大唐雄风

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

古朴中尽显大唐建筑的简约大气

佛光寺东大殿

殿内唐代雕塑栩栩如生

彰显着大唐佛教文化的昌盛与艺术的纯熟

再看永济黄河开元铁牛

体量庞大、威武雄健

是大唐雄厚国力与卓越工程技艺的有力见证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雕塑、永济黄河开元铁牛


在山西,看见宋辽金繁华

晋祠圣母殿便是北宋建筑的璀璨标本

殿内四十余尊侍女像衣袂翩跹

殿外鱼沼飞梁十字交错

将宋代建筑的精巧与皇家祭祀的庄重融于一体

介休窑的瓷片上还留着宋金市井的温度

应县木塔高67.31米的辽代楼阁式塔

全凭榫卯斗拱承重

五十多种斗拱如精密齿轮分散压力

经千年风雨与强震无损

堪称“空中楼阁”活化石

侯马金代董氏墓的戏俑更是金代戏曲繁荣的见证

墓室正中的宴饮场景

夫妻二人从容端坐

上方微型戏台

五个戏俑正在唱戏

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应县木塔、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在山西,看见元代气象

临汾牛王庙戏台

现存元代戏台中较早的一座木结构戏剧舞台

台基题记犹存当年演剧痕

是元杂剧在民间扎根的实证

高平姬氏民居

历经七百多年风雨

木构的梁架、斑驳的砂岩石柱

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华营造技艺的精巧

是打开元代祖先生活之门的钥匙

晋城玉皇庙

二十八宿彩塑眼神流转

衣袂里裹着元代的仙气

将道教宇宙观捏塑成永恒的容颜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临汾牛王庙舞台、高平姬氏民居、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


在山西,看见明清盛景

沁水湘峪古堡

三寨民居连四寨兵防

三条明代涵洞藏着双用智

泄洪时是渠,战乱时是道

堪称明末堡寨工艺的活注脚

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

紫檀柜台还留着掌柜的指温

泛黄账册里藏着晋商的算盘声

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灵石王家大院

石雕照壁垒着家族的荣光

四合院里藏着宗法的肌理

每道飞檐都挑着晋地的家风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沁水湘峪古堡、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灵石王家大院


在山西,看见“磅礴”

太行山大峡谷峰峦如剑

千仞绝壁劈开天际

云雾在沟壑间翻涌

似大地撕开的壮阔褶皱

黄河壶口处

巨流奔突而下

撞碎成万马奔腾的涛声

水雾冲天而起

映出横跨两岸的彩虹

是自然力的雄浑宣言

雁门关城墙沿山脊蜿蜒

烽燧如巨兽蹲伏

关隘扼守咽喉

残阳下的轮廓透着

“一夫当关”的苍劲磅礴

写满山河的厚重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太行山大峡谷、黄河壶口瀑布、雁门关


在山西,看见“精微”

隰县小西天万佛殿悬塑

明代匠人雕千尊寸许小佛

眉眼分明

衣纹细如发丝

连璎珞珠串都透着毫厘间的精妙

应县木塔五十余种斗拱

最小的榫卯仅寸余

却严丝合缝咬合千年

藏着辽代营造的毫厘之功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

线条细如发丝却刚劲如铁

颜料层叠出微妙渐变

连神仙衣袂的飘动感

都被定格成永恒的细腻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隰县小西天悬塑、永乐宫壁画


在山西,看见“微笑”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

眉梢眼角藏着嗔喜

衣褶流转如真丝拂动

连发丝都根根分明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

合掌露齿菩萨

衣袂轻扬似被微风拂动

唇角一抹莞尔笑意穿越辽代时空

连发间珠翠与衣褶纹路都纤毫毕现

云冈石窟后室南壁

明窗西侧的菩萨

石质的笑靥洇着北魏的光

半敛的眼帘下

慈悲漫过石窟的年轮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云冈石窟后室南壁明窗西侧菩萨


在山西,遍地是宝藏

这里积淀着数千年的历史遗存

从远古至今

已发现53875 处不可移动文物

它们跨越了从史前文明到明清至近代的漫长时光

其中28027处古建筑

涵盖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

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技艺的演变与传承

尤为珍贵的是

元代及元以前的木构建筑存量占全国80%以上

现存唐代以来的彩塑1.2万余尊和壁画

5万余平方米

从盛唐的雄浑大气

到宋元的精致典雅

再到明清的繁复细腻

勾勒出历代艺术风格的流转轨迹

浪浪山外,“晋”是宝藏

▲第七届文博会现场游客体验MR铁佛寺“诸天宇宙”沉浸空间(图源:太行日报)

一眼千年

晋韵华章

一叶知秋

山河入画

一元复始

星空造梦

一见如故

“晋”在心中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