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黑龙江肇州县: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文旅新篇

排行榜 2025年09月13日 20:55 4 admin

“院角那个不起眼的小狗窝,实则是通往地下指挥部的秘密通道,抗联将士从这里进出。”肇州县托古乡党委书记张兴华指着复原旧址介绍。

在黑龙江肇州县托古乡东南,距县城30公里处的大沟村李道德屯,一座青灰色的陈列馆静静矗立。这里,1940年2月,中国共产党北满省委下辖7个党委之一的龙江工委在此成立。如今,这里已成为黑龙江省一处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

黑龙江肇州县: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文旅新篇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

9月9日,记者一行走进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据讲解,1940年7月,为更好地进行革命斗争,龙江工委决定利用这个位置偏僻、独门独院的土房,修建了地下室,成为龙江工委领导“三肇”(即:肇州县、肇源县、肇东市)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肇州人民抗日的星星之火燃起的地方。

这里,曾藏过机枪、步枪、子弹,也隐藏过很多伤员。这里,曾指挥过抗联十二支队在三肇大地与日伪军大小战斗20多次,其中大的战斗有夜袭丰乐镇、激战四撮房、血战敖木台、破袭肇源城、火烧启明村公所等。日伪当局把12支队的抗日武装斗争活动叫做“三肇事件”。

1941年初,抗联十二支队撤出三肇,日伪当局全面开展了大搜捕,对三肇人民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肇惨案”。肇源城19名旗公署公职人员,因配合部队破袭肇源城,被日寇残忍的塞进冰窟窿。肇源城42名所谓“通共分子”被集体枪杀。肇州县没有撤走的抗联官兵和抗日救国会会员32人,在肇州县南门外被集体枪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三肇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抗日英烈的鲜血染红了青马湖畔、松花江边。

……

缅怀革命先烈,砥砺初心使命

分布在三肇大地上的一处处纪念碑,镌刻着民族英雄、抗日英烈的丰功伟绩,讲述着他们感人的故事,他们的英名永远被后人铭记。每一处红色遗址遗迹,都是浓缩的革命历史,是不朽的精神传承,是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2020年12月,大沟村被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总投资631万元,复原龙江工委旧址,建设了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红色文化广场和主题教室。

步入陈列馆展厅,“肇兴之州 红色沃土”主题展览以五大篇章展开:“家国危亡 三肇沦陷”展现日军铁蹄下的山河破碎,“救亡图存 中流砥柱”记录龙江工委领导群众奋起抗争、“浴血奋战 前赴后继”、“风起云涌 共赴国难”再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景,“舍生取义 碧血英魂”展现英烈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抗联指战员使用过的土枪和草鞋、缴获的战利品、伪满洲国用品等200余件珍贵文物、300余幅历史图片,讲述着抗联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史诗。

“为充分释放红色资源育人效能,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旧址事迹陈列馆建成后,我们创新推出7大特色课程。”张兴华介绍,托古乡党委以旧址事迹陈列馆、红色教室为载体,结合“烽火抗联路”等红色遗迹,推出“草鞋编织”体验抗联艰苦生活、“军粮制作”感悟军民鱼水情等7项特色实践课程。

此外,同步开发了抗联主题文创产品,谋划设计了“烽火抗联路”、党性教育、红色研学、体验农耕等红色文旅项目,2024年以来,龙江工委红色教育基地先后承接县内外研学活动20余场次,举办专题培训9期,1030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创收10.2万元、群众增收50余万元。(统计数据)推动农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做强村集体经济“新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黑龙江肇州县:赓续红色血脉 谱写文旅新篇

追寻红色记忆,融入城市肌理

“通过手机就能360度参观展馆,还能AI答题互动,太方便了!”乡村党员通过“智慧党校云平台”完成了线上学习。

张兴华告诉记者,旧址事迹陈列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数字化展陈体系,建成VR展馆,让观众可以“穿越”回抗战现场,与历史对话;开发了语音讲解等功能,让红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目前,已形成覆盖7个村、463名党员的数字教育网络。

2023年以来,该馆龙江工委旧址事迹陈列馆先后被确定为“肇州县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全国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和“肇州县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实践地”,已累计接待10079人次参观学习,线上浏览超2.5万人次,成为肇州县弘扬抗联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各级党组织、党员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唤醒红色记忆、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从狗窝暗道到VR科技,从实物陈列到沉浸体验,龙江工委旧址创新传承方式,让烽火岁月“活”在了当下。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新时代砥砺初心的精神高地。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从承载抗联记忆的革命烈士陵园,到引领 “三肇” 地区抗日斗争的红色地标,这片土地正以独特的红色资源为笔,书写文旅融合推动县域发展的崭新答卷。(记者高伟)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