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探访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邂逅诗意抚仙湖

排行榜 2025年09月18日 11:56 5 admin
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探访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邂逅诗意抚仙湖

古生物化石三叶虫。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 摄

东南网9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9月16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宣传推广活动采风团走进玉溪市,邂逅抚仙湖风光,探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有着“生命摇篮、山水澄江”美誉的澄江,坐拥我国最大深水型淡水湖抚仙湖,更拥有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这片土地不仅生态优良、文化厚重,其化石地更揭示了地球早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物多样性奥秘,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0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在化石遗址上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式开放。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互动技术,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脉络,完整讲述了地球生命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不断演化发展,形成现今地球多姿多彩生命形态的历程。

秋日抚仙湖凉风习习,碧波轻漾。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静静矗立,宛如巨大的“生命摇篮”。刚入馆,采风团便被“生命演化树”吸引。“每个分支对应一种生物类型,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此找到踪迹。”讲解员指着“镇馆之宝”介绍,“就像这根代表脊椎动物的分支,正是‘凤娇昆明鱼’化石。”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昆明鱼化石标本被放大50倍,采风团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始大脑、心脏等器官结构。在澄江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探访澄江化石地博物馆 邂逅诗意抚仙湖

现场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标本。东南网记者 卢超颖 摄

徜徉在馆内,5.18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在柔和灯光下静静展现,三叶虫、奇虾、昆明鱼等标本栩栩如生。在“源宇宙”奇幻探险乐园和多场景XR沉浸探索体验展区,采风团记者和达人佩戴VR设备穿梭于虚拟时空,与远古生物“亲密接触”。

驻足“化石修复数字体验”展台,各位媒体达人用指尖划过触屏,随着模拟工具“清理”掉化石周边的“岩层”,屏幕上实时弹出标注,“从这么渺小的远古生物,到如今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这亿万年间的演变,就像大自然写就的一部震撼史诗!”

在OLED柔性屏打造的“海底隧道”,采风团仿佛穿越至5.18亿年前的寒武纪:体长近2米的奇虾挥舞大抓肢游过,半透明的水母随“水流”浮动,昆明鱼灵巧穿梭其间。“这里通过3D技术复原了数十种寒武纪生物,每次走过都像一场时空穿越。”讲解员介绍。

走出博物馆,步行5分钟,抚仙湖便在眼前。阳光洒在湖面,芦苇摇曳、白鹭掠水。采风团一行人悠然漫步于滨湖步道,不远处的湖畔民宿里,铜锅鱼香随着炊烟袅袅飘来,让人驻足。当“数字化石”遇见“生态湖水”,澄江正成为秋季游云南的亮眼地标。跟随采风团的镜头与笔触,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

来源:东南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