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排行榜 2025年09月19日 16:01 1 admin


在临安天目山的苍翠怀抱中,一都村静卧于东西双峰之间。据说,以前每当秋风掠过山谷,漫山枫树与柿林便燃起一片灼灼红云,这正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所载“枫柿成林,秋时红叶满目”的醉人景致。这片被千年古道贯穿的土地,其“一都”之名,承载着自然造化与人文积淀的双重印记——它既是俞氏家族开枝散叶的历史胎记,也是天目山文化长卷中一枚朱砂钤印。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从“俞家”到“一都”的时空里,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村庄变迁轨迹。

南宋咸淳年间,於潜县嘉德乡的山谷中,俞氏族人筑屋而居。他们开垦梯田、栽种枫柿,将家族血脉深植于这片云雾缭绕的土地。宋代,“都”这一概念被采用,每个县都划分出若干“都”。在民国的於潜县,就设有二十三个都 ,一都便是二十三个“都”里的“首都”。这一划分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和它独特的位置戚戚相关。

宋元时期的一都村,地处天目山枢纽,位于东、西天目山之要冲,控扼天目古驿道咽喉,如同两山之间跳动的心脏,很早就成为天目山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天目古道东起昭明禅寺,途经湧慈庵,翻越上排岭、六谷岭,直抵一都村核心地带夏家和俞家,再越过朱陀岭,经过蟠龙桥,抵达西天目山禅源寺,全长约20公里,夏家东500米处有一石块上阴刻“天目大路”四字。在过去,无论是达官贵人、商贾巨富,还是平民百姓、八方香客,都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足迹。

这条原蜿蜒于枫柿林间的天目古道,不仅托起了一个村庄的繁华,更曾见证多少历史瞬间。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古道不仅是交通要道,还隐藏着神秘的力量。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目山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大家绝望之时,一位云游的高僧途经一都村。他告诉村民,天目古道连接着天地灵气,只要大家心诚,沿着古道前往天目山深处,便能找到解除旱灾的方法。村民们怀着一丝希望,纷纷踏上寻找水源之旅。当他们沿着古道走进一处山谷时,发现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地从岩石缝里流出,村民们欣喜若狂,他们赶忙取水引水灌溉农田,没过多久,旱灾就解除了,庄稼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支水源就是西关水库的源头西关溪,现一都村就是西关溪和东关溪交汇后流经的地方。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从此一都村风调雨顺,商旅发达,农耕兴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从村庄留存的大量古宅中可见一斑。一都村曾有过留春堂、琴鹤堂等大宅,至今仍留有俞康寿、俞金坤等老屋,其中号称“半颗印”的老宅,占地320平方米。

一都村旅游资源丰富,古道、溪流、高山湖泊,以及神秘的原始森林,都给一都村带来商机,成为远近闻名的度假胜地,延续了村庄千年的文脉和“一都”品味。“半颗印”被打造成融展陈、品茶、住宿、书画创作基地于一身文旅地标“润古轩”。天目山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俞家后人、一都村党支部书记俞涛冲,不仅自己带头开了一个东坡文化的主题民宿“晴雨居”,还亲自代言村庄,代言天目山,破圈成为最接地气的“跨界博主”,成了当地有名的网红。

一都村:天目古道上的古今传奇

他讲一都村的来历,讲红庙,讲天目山的古树……在他镜头里,昭明禅寺的木门吱呀作响,仿佛太子推门而出;天目古道的苔痕,折射着苏轼、李白踏过的月光,地名的灵魂,在手机像素与俞涛冲的声波中重焕新生。“一都”二字早已超越地理坐标,化作一部缩微的江南史诗,在天地间续写着永恒的传奇。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