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云淡风轻,安徽迎来最美旅游季。从皖南的阳产土楼晒秋到淮北的相山红叶季,从“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到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江淮大地绽放着既是“...
2025-09-21 2
二十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那个臭气熏天、蓝藻满湖的巢湖,会在今天成为合肥最靓丽的名片,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渔民"以渔为生"到"以湖为生",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超6700万元,实现村民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可这场变革的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说起巢湖治理,就不得不提一个最关键的转折点!
那就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之前因为管的部门多、权责乱,治理效率低,在2011年巢湖市整体并入合肥后,终于实现 “统一规划、集中发力” 。
为了管好巢湖安徽省不仅专门成立了 “安徽省巢湖管理局”,还准备了专门的治理资金、梳理了要推进的项目,甚至请专家组成 “智库” 出主意。
过去 “九龙治水” 的混乱没了,变成 “一龙管水”,治理效率一下子提上来了。
巢湖污染的一半来自城镇生活污水,所以治理团队没走 “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的老路,而是定下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 的思路,从源头解决问题。
从 2012 年开始合肥花了约 150 亿元改造排水管道,新建了不少污水处理厂,还提高了污水净化标准。
现在合肥已有 25 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处理 292 万吨污水 ,相当于每天帮近 300 万人把生活污水处理干净,大大减少了脏水直接流进巢湖。
而且巢湖不只是一个湖,它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湖泊,占长江下游来水面积的 11.3%。
每年要往长江送 40 亿立方米水,所以治好巢湖也帮了长江大保护的忙,形成了 “河、湖、江” 一起管的良性循环。
经过十多年努力,巢湖水质方面有了飞速的提升,全湖平均水质从差的 Ⅴ 类,提升到了 Ⅳ 类。
国家考核的水质断面全都达标,流进巢湖的河流再也没有劣 Ⅴ 类水,流进长江的水更是稳定保持在 Ⅱ 类好水质。
生态修复也有大成果!环湖建了十大湿地,像 “巢湖之肾” 一样净化环境,合肥还因此评上了 “国际湿地城市”,现在巢湖流域有 650 多种植物、300 多种鸟类,比以前多了不少。
如果说治理污是环境的根本,那么巢湖十年禁渔,是治理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举措之一。
2020 年1月1日起,巢湖在长江流域的重点湖泊里最先开始全域禁捕,一禁就是 10 年。
1400多户靠捕鱼为生的渔民,要告别祖祖辈辈的捕鱼生活,也让巢湖的鱼虾有了生养的机会,水下生态越来越好。
靠捕鱼为生的人家开始选择“上岸” 开启了新生活。抓住了巢湖生态修复的好机会,搞起了新营生。
比如有人在湖边开起了茶社,一天能吸引两三百个游客,稳稳当当地从 “靠捕鱼过日子”,变成了 “靠好湖景过日子”,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政府也一直帮着这些渔民找新出路,有了政策和资源的支持,绝大多数渔民都顺利找到了能养家的新工作。
安徽师范大学还有个 “渔见新生” 团队,专门跑到长江流域安徽段的 11 个县,去了解这些退捕渔民的生活情况,帮着大家把日子过得更稳当。
现在的巢湖,生态变好了,渔民们的生活也跟着 “升级” !
既保护了好风景,又挣到了踏实钱,真正实现了 “鱼和熊掌都兼得”。
如今的巢湖不仅是生态明珠,更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依托优美的湖岸线和绝佳的湖景,巢湖全力推动沿湖茶舍发展壮大。该项目投入小、见效快、收益高,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目前总数有40多家。
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6700余万元。
仅仅是沿湖茶舍一个项目,就创造了如此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让我们看到了生态修复的经济价值。这种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好风景"和"好项目"的"相遇",碰撞出巢湖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好前景"。
一条条沿湖、沿山、沿路的美丽风景线纷纷"解锁",沿湖茶舍、尖山湖粉黛等一批文旅IP火热"上新"。
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湖泊,如今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
从2025年春夏的照片就能看出,巢湖云水湾附近,年轻人开着跑车在湖边打卡;观景台上,市民带着孩子躺在吊床上休闲。
摄影师在给新人拍摄婚纱照,远处是合肥滨湖城市天际线。这样的场景在二十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巢湖治理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湖泊的重生,更是为全国湖泊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它的华丽蜕变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巢湖故事"在中华大地上精彩上演。
编辑:木
信息来源:“安徽司法”——(巢湖市司法局多措并举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
相关文章
暑去秋来,云淡风轻,安徽迎来最美旅游季。从皖南的阳产土楼晒秋到淮北的相山红叶季,从“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到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江淮大地绽放着既是“...
2025-09-21 2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黄榆岭,宛如一颗镶嵌在华北大地之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太行山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有着极为深厚的地...
2025-09-21 2
阿根廷华人在线布宜诺斯艾利斯9月17日报道 “这是一生至少该见证一次的奇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最新评选的“阿根廷与智利最佳徒步胜地”榜单中,阿根廷...
2025-09-21 1
若在周末逛公园时看到人头攒动,听到动人的旋律和齐声歌唱,不必感到惊讶,你或许将与一场音乐会不期而遇——据媒体报道,一种文化现象正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年...
2025-09-21 1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内藤虎次郎)日本近代著名的中国学研究者,曾提出“唐宋变革论”等重要假说本文是他在1899年初次到中国旅行经历的记...
2025-09-21 1
地形分隔,文化多元西班牙这地方,看它地图上那么一大块,实际面积也就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跟咱们四川差不多大,可里面地形复杂得像个拼盘。北部有比利牛斯山脉挡...
2025-09-21 0
我前面写过的3篇游记都跟迈阿密有关,如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在迈阿密市戴德县,基韦斯特(或克兹,Key West 在迈阿密南边,马可岛临近迈阿密,但似乎迈阿...
2025-09-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