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割稻比赛、拔河比拼轮番上演,大人小孩赤脚抓稻花鱼、摸田螺,尽享秋收野趣。稻田文艺秀以青山为幕,现代旋律交织稻穗声;农特产品集市汇集柑橘、槟...
2025-11-10 3
最近走在上海街头,我突然发现——导航里的地名和实际对不上了!昨天还能找到的老弄堂,今天可能就变成工地围挡。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内环内近五年消失的里弄长度,相当于从外滩到虹桥机场的距离。这可不是简单拆旧建新,而是一场真正的“城市失忆症”。

虬江路淘宝市场,今天已经成了历史,百年虬江路“淘宝地”正式落幕。
那里曾经是上海著名的电器一条街,被称为“上海秋叶原”。老人们不只是去购物,更是享受那种来回杀价的快感和朋友见面的乐趣。
同样命运的还有东台路古董街。这条1902年建成的老马路,80年代逐渐形成古玩特色,曾经被海内外游客挤得水泄不通。如今这些具有独特文化意味的马路都已消失殆尽。

• 金陵东路乐器街:老上海时期的广东移民带来了骑楼建筑,这里曾经是乐器一条街,如今已消亡。
• 北京东路五金街:与南京路平行的北京东路,曾是上海人买五金的必去之地。
• 云南路、乍浦路、黄河路美食街:这些曾经人山人海的美食街,如今要么风光不再,要么面目全非。
• 虬江路电器街:1914年以来形成的独特商业街,以电器、光盘、音响闻名,随着改造已不复存在。
• 文庙、福州路书城:曾经爱书之人的淘书圣地,随着升级改造,书摊已不复存在。

好消息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首次明确“留改拆”顺序,要求每个地块更新前必须完成“文化基因图谱”。

在张园改造中,设计师用激光扫描记录下每块砖的纹路,连墙角的青苔都被制成标本。
更让人惊喜的是民间智慧。在即将拆迁的虹镇老街,年轻人发起“声音地图”计划,用AR技术复原叫卖声、自来水站接水声。
当手机扫过废墟,虚拟影像里阿婆正用正宗本地话抱怨:“今朝落雨,衣裳勿好晒。”(今天下雨,衣服不好晒。)

随着老城区街道的大规模旧改,老居民的后代纷纷搬离故土。那些蕴含着丰富海派历史文化的故事和记忆逐渐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上海特有的本土文化正逐渐淡化,历史文化的流失导致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旦错过保护的黄金期,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形式恐再难寻觅。

虽然很多老街已经消失,但仍有一些历史风貌区被保留下来。最新规划显示,上海保护着26个历史文化街区、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下是还能去看的老街清单:
1. 南翔老街(嘉定区):拥有1500年历史,是上海最有名的老街之一。
2. 娄塘老街(嘉定区):被称为“上海最后的探戈路的老街”,现在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3. 高桥老街(浦东新区):浦东三分之一的名胜古迹、民宅故居都在高桥镇。
4. 山塘老街(金山区):拥有三四百年历史,保持着最淳朴的乡野田园风光。
5. 新场古镇(浦东新区):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那些被“平移保护”的老建筑,就像被拔掉牙齿的老虎,失去原有社区肌理后,70%沦为商业道具。城市发展不可能停滞不前,但如何在更新中保留记忆、延续文脉,是需要智慧与耐心的课题。老街不仅是砖瓦,更是上海人的记忆、文化的根。
相关文章
11月8日,割稻比赛、拔河比拼轮番上演,大人小孩赤脚抓稻花鱼、摸田螺,尽享秋收野趣。稻田文艺秀以青山为幕,现代旋律交织稻穗声;农特产品集市汇集柑橘、槟...
2025-11-10 3
11月7日清晨,微雨。家住南翔的翟步生和老伴轻车熟路地登上地铁。5站路,21分钟,地铁“一部头”直达——早上7点半刚过,56岁的他已拖着拉杆箱,和老伴...
2025-11-10 3
【来源:平凉日报】柳湖公园又添新景“柳湖号”仿古游船下水10月30日拍摄的“柳湖号” 平凉日报记者 杨昕 摄每日甘肃网11月4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记...
2025-11-10 2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11月8日,SM淄博淄川城市广场(以下简称“SM广场”)在负一层中庭举行“超粉你”主题亮灯仪式,以一抹温暖而浪漫的粉色点亮2...
2025-11-10 2
11月5日,位于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的水杉、梧桐等乔木枝叶逐渐变黄,在深秋或初冬时节,美若画卷的景色成为众多游客及市民的打卡地。花溪十里河滩位于贵阳市花...
2025-11-10 2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进入11月,时光仿佛按下温柔的切换键,潍坊经济开发区的秋色美得让人驻足惊叹。秋天的经济区,从不是单调的萧瑟,而是一首满溢...
2025-11-10 2
大家好,这里是《下一站,青年路》,听见青春的无限可能。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景点举着相机排队拍照大半天,特意为了出游买新衣服——说到底都是为了...
2025-11-1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