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鹰潭: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排行榜 2025年09月29日 12:07 6 admin

从龙虎山的丹山碧水到白鹤湖的湖光山色,从道文化的深邃底蕴到国漫IP的创新活力,从《寻梦龙虎山》的精彩演绎到方特乐园的水陆欢腾……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锚定全域一体方向、紧扣文旅融合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实施“品牌升级、景区提质、产业兴旺、文化提升”四大工程,推出一系列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度假式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鹰潭: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实施品牌升级工程 助推品牌“响起来”

我市坚持以道文化为核心,深度融合角山文化、古越文化、心学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构建起“核心品牌引领、媒体矩阵宣发、节会活动助推”的文旅品牌体系,推动“龙虎天下绝”品牌成为鹰潭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放大品牌声量成效显著。近年来,累计举办文旅体活动1000余场,赴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开展专题推介20余次,整合发布宣传文章与视频3000余篇,文旅曝光量突破50亿大关;积极承办“全球学子嘉游赣・大美江西发现之旅”系列活动,学子入鹰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通过多举措联动,推动品牌声量显著提升,文旅热度持续上涨。

高规格节会为品牌口碑加分。近年来,成功举办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鹰潭分会场、2023“龙虎天下绝”文化旅游节、2024年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交流活动等一系列省级以上重大节会,其中“龙虎天下绝”文化旅游节在规模、品质、效益上位居全省前列。与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开展合作,集中展示贵溪錾铜雕刻、上清豆腐、畲族山歌、余江龙舟等4项非遗技艺,促进传统文化基因与新时代文旅需求有机融合,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寻梦龙虎山》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白鹤湖、灵溪湖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数量翻番;龙虎山景区先后获评省级“两山”实践基地、“风景独好”名景区及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上清古镇入选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和旅游名镇,茨荸弄老街、周塘小镇创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加快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实现了文旅品牌建设的多维突破,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

实施景区提质工程 助推景区“强起来”

我市通过强化以龙虎山、方特乐园、白鹤湖为主体的“一山一园一湖”核心资源联动,推出一批体验感强、持续性好的新兴景区集群,打通“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壁垒,逐步形成“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的发展新态势。

龙头景区带动效应凸显。龙虎山景区立足丹霞山水与生态优势,通过“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建成栖山居、隐泸等道文化主题民宿,研发天师八卦宴、铁皮石斛养生菜品;创新推出修学抄经、青萍剑、太极拳等百余项文化体验活动;连续11年承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构建“赛事引流+多元消费”体育旅游模式。

产品供给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完善旅游交通、旅游厕所等配套,增设外卡支付、外币兑换服务,推动源境、隐泸等高等级民宿集群化发展,同时推进周塘小镇、韬奋小镇、象山书院等景区设施升级与运营优化,提升旅游承载能力。服务优化方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旅游秩序专项整治,严查低价游、强迫购物等违规行为,健全完善价格监管机制与诚信退赔体系;实施景区错峰预约限流,提升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标准化水平,通过常态化暗访督查保障品质,并创新推出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全面优化游客体验。

实施产业兴旺工程 助推产业“旺起来”

我市纵深推进文旅产业链链长制,通过谋划、引进和实施一批重大特色文旅项目,加快构建“重大项目引领+多元业态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文旅产业从点状分布向链状生态跨越,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显著。总投资36亿元的鹰潭方特东方神画与水上乐园相继开园,成为全省首个水陆同欢的大型主题乐园;投资51亿元的龙虎山蓝绿城度假小镇,是集文化、旅游、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道文化生活区”;投资2亿元的白鹤湖嘻嘻哩生态水世界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开发30余项体验式产品,成为亲子游乐与网红打卡的热门选择。此外,茨荸弄老街、象山书院、韬奋小镇等特色街区,大上清宫遗址展览馆、道德经文化长廊、龙虎山道学院等道文化项目陆续运营,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元业态焕发新活力。龙虎山景区创新“动漫+旅游”模式,与现象级国漫《一人之下》深度合作,落地主题动漫嘉年华,单场吸引游客万余人次。同时,在上清古镇、古越水街打造“谷子经济”街区,引入潮玩手办定制工坊、二次元表演赛事、动漫集市等新型业态,举办龙虎山动漫IP征集赛,开发原创周边产品,实现了“二次元流量”向实体经济的高效转化。

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立足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全面丰富旅游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发展道养、道膳、道医等衍生产品,推出“上清故事”文创礼盒、“龙虎十菜”等道文化产品,着力推动道文化显性化、大众化、体验化;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上清古镇、古越水街、寻梦龙虎山、鹤鸣溪谷等夜游夜娱项目人流呈现“井喷式”增长;创新仙侠主题街区、妆造体验等新业态,引入錾铜雕、木雕等非遗技艺打造工坊集群,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实施文化提升工程 助推文化“活起来”

我市以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品佳作创作成果丰硕。推出《家风》《赣风——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等优秀作品;小品《杏林春暖》斩获长三角戏剧小品大赛金奖,实现在该赛事奖项上零的突破;赣剧《人民至上》、儿童剧《酷虫学校之最强魔法》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单年度获扶持资金35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全市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打造“公共文化共同体”,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23处新型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便捷多元的文化服务。年均开展惠民活动2000余场,培育“群星课堂”“戏曲票友演唱会”等特色文化品牌,其中“戏曲票友演唱会”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云项目,市群星艺术团获评全国优秀团队,5人荣获省“最美基层文化人”称号,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增强。

文物与非遗保护利用扎实推进。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地复查不可移动文物928处,复查率100%。打造“预防性保护+数字化应用”科技保护体系,强化非遗传承发展,成功承办2024年江西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活动周,推动非遗展示展演与传承人研培,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健康、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唱响“龙虎天下绝”品牌,大力实施“引客入鹰”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文旅体验,绘就更加绚丽的“诗与远方”新画卷。

来源:鹰潭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余德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