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读城记|再游菏泽城

排行榜 2025年09月30日 08:07 5 admin

文|岳灿

近来小雨淅沥,秋凉之感颇深。在老家,玉米长有一人多高,也少去看了。生活像航帆,飘摇在季节的波涛中。王维《终南别业》中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读来,真意味深长。

菏泽城,小时候觉得很遥远,距我出生地有一百多里地,是遥不可及的地方。到了外出求学的年纪,也都是搭车去,多是匆匆从车站路过,换乘一班车,再去往他处。我们常说远方,多远算是远方呢?对于一直生活的村庄,隔上两三个村落,就不常去,虽知道名字,但也不常去,便是远方。因为家不在那里,亲朋好友不在那里。人们定居一处,往往要生活几年,才能逐渐熟悉。

上周,去菏泽,游历曹州书画院、曹州古城、杨湖酒厂、菏泽市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五站曾去过后两站,这次前三站也得机会转转。由于时间比较紧凑,走马观花而增一丝阅历。专门查找了一番有关菏泽的诗句,多与牡丹有关。像唐代张又新、皮日休,也写有关于牡丹的诗句,还有一篇文章是汪曾祺的《菏泽牡丹》,原来他也曾到菏泽来赏过牡丹。

秋风袭来,阵阵清凉。北宋苏轼的《西江月》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文人抒情,自古使然。秋风落细雨,新凉绕心头,看柳丝飘荡,空气一改往日暑热。第一站,曹州书画院,院子里有一缸莲花,上有石刻金鱼,静静地看着往来游人。绕过一条小河,有长长的碑林,其中有臧克家的墨迹: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读城记|再游菏泽城

车过曹州古城,停在路旁下车。古之韵味扑面而来,永安塔矗立青年湖中,泰宁桥上雕刻十二兽首,寓意太平安宁。不远处还有一座牌坊,上书“甘棠遗爱”,是纪念明代曹州知府范希正的。从桥上下来,右手边有一座关帝庙,门外有游人闲玩。

到杨湖酒厂时,已近上午十一时。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文化一直流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酿酒工艺在各地都有传承,在杨湖酒厂,只见窖藏酒缸陈列在地下。登楼梯到另一处,还有比较宽敞的晒酱厂。几个工人正在忙着搬运,另外车间里也有几个工人,我们素不相识,却在这里相遇,他们忙碌的生活和我可能有些许相似,他用流水线上标签记录整装待发的瓶装酒,而我用键盘上的字母,拼出一个个汉语词汇。

第四站是菏泽市博物馆,也是臧克家的题字。东展厅有元代沉船,气势恢宏,距今有六百多年。馆里的剪纸展厅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个镂空字不是书写的,而是匠人用剪刀巧手剪出来的,那一刻,剪纸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同行的文友也是各有本领,有人擅长古诗词,有人会书法,有人能绘画,有人能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博物馆所能提供的展品记录了曾经的那些年代,人们默默地生活,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谋一份生活。比如:烧制一个瓷器,雕刻一把木剑。

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我看到的是一座曾经在战火中燃烧的菏泽城,纪念馆分星星之火厅、浴血抗日厅、平原逐鹿厅、革命儿女厅。在展厅里,一件件文物呈现过往历史,泛黄的纸页透过玻璃显现,那些翻旧的书页背后是曾经彻夜苦读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和鲜血建设激荡岁月中的菏泽城。

秋天已至,此刻秋风吹起纸页,也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