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10:03 2 admin

2025年9月25日,四川康定那玛峰出了个大事,一段“驴友滑坠落崖”的视频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上游新闻报道说,当时一队登山者在雪峰上走,前面几个人站着,有个穿红衣服的蹲在那儿,起身的时候突然往前倾,接着就滑下去了,最后直接从画面里消失。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两天后,康定市教育体育局确认,人找到了,但已经没了性命。

这事儿听着就揪心。

后来查了才知道,这些登山的是“偷登”,没报备,也没申请,悄悄就上了山。

甘孜州教体局早在8月6号就发了公告,说那玛峰出现了50米长的冰裂缝,所有登山活动许可都暂停了,啥时候开放得等安全评估完再说。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明知道有禁令还往上冲,这不是拿自己的安全当儿戏嘛?而且那玛峰本来就不属于景区,康定市文旅局也强调过,登山得向教体局报备,还得联系乡镇政府问能不能去,结果这些人啥都没做。

本来想先把那玛峰的事说透,再提另一件事,但后来发现,几乎同一时间,慕士塔格峰也出了登山意外。

《新京报》报道说,9月20号,登山爱好者王先生发文,说自己爬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时从悬崖掉下去了。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好在悬崖下面有个平台,没让他继续往下坠,之后他自己爬回了大本营,前前后后花了三天,现在还在休养。

王先生能活下来,运气占了很大成分,意志力也够强。

他自己说,是因为手脚被冻伤脱力才滑坠的。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你想啊,在海拔七千五百多米的地方,温度低得吓人,防寒措施没做好,手脚一冻伤,力气全没了,行动能力直接垮掉,这风险多大?要是当时天气突然变了,或者他体力彻底耗光,后果真不敢想。

俩登山事件都踩了坑:一个违规偷登,一个装备拉胯

这两起事儿,一个没了命,一个侥幸脱险,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咱们对登山的风险,到底有没有真的搞明白?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先看那玛峰的悲剧,“偷登”俩字就是关键。

这些登山者不光无视禁令,还低估了自然的危险,又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可能有人觉得那玛峰是“初级技术型雪山”,难度不大,但它海拔足足有5588米,山顶还被远古冰帽盖着,只有天气特别好的时候才能一天登顶。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不是说初级就等于没风险,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本来就复杂,违规进去连个安全保障都没有,出事是早晚的事。

再看王先生这边,冻伤脱力说明啥?防寒装备没备够啊。

新华网今年4月发过一篇《徒步登山,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里面明确说要根据季节带“防风保暖外套”。

王先生这明显是没按建议来,不然也不会冻到脱力。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而且他居然一个人去爬七千五百多米的山,这也太不专业了。

登山本来就该结伴,万一出事身边有人还能搭把手,独行的话,遇到危险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光有人为问题还不够,高海拔雪山本身就不是善茬。

那玛峰山顶“太滑了”,这就是典型的地理风险;慕士塔格峰有两条巨大的冰川横在山体上,地形特别陡,王先生坠落的地方救援难度极大。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而且高海拔地区的天气说变就变,气温骤降、风雪突袭都是常事,这些都不是咱们能完全控制的。

可问题是,明知道有这些风险,为啥还要硬闯?尤其是那玛峰,官方都亮红灯了,还是有人要闯关,实在让人想不通。

谁该为户外安全负责?个人、政府都得搭把手

这就引出个根本问题:高风险的户外运动,谁该负责?很显然,答案得是参与者自己。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你选择去登山,就得承担所有后果,政府没义务为每一次冒险埋单。

这次那玛峰事件,康定方面出动了消防专业队伍救援,这是出于人道主义,但绝对不能成为常态。

要是每次有人违规进山,都要动用公共资源去搜救,成本让全社会承担,对那些守规矩的人多不公平?新华网也说过,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及时求救,但求救之后呢?救援费用该谁出?现在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按逻辑来讲,应该由当事人或者他的保险公司承担。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不然的话,就是在鼓励大家盲目冒险,反正出了事有人救、有人买单,这样只会导致更多事故。

当然,政府也不能一刀切地禁止所有登山活动。

像那玛峰,攀登难度相对小,风景又好,还能清楚看到贡嘎主峰,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完全封死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关键是要建立规范,比如严格执行报备制度,要求登山者提供登山计划、装备清单、保险证明,还得聘请专业向导;对没开放的区域要坚决管控,违规的人得依法追责;同时还要推动民间专业救援力量发展,形成市场化的救援机制,再加强安全教育,这样才能既满足大家的登山需求,又能保障安全。

对咱们参与者来说,做好风险防范是底线。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新华网列的那些注意事项很全面:结伴而行、选正规景区、合理穿搭、保持通信畅通,这些都得记在心里。

要是真想去参与探险活动,至少得做好五件事:第一,查清当地政策,绝对不做违反规定的事;第二,充分准备,防风保暖的衣物、高热量食物、急救药品、通信设备都得带够;第三,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关节有毛病的、肥胖的、有慢性病的、体质弱的老年人,就别去搞高强度登山了;第四,学会自救,比如怎么发SOS信号、怎么找水源、怎么搭建庇护所,摔倒后别盲目移动;第五,买好保险,万一出事受伤,至少经济上能有个兜底。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登山、攀岩这些探险活动,不是闯关游戏,更不是逃避生活的出口,它需要专业训练、周密计划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那名红衣登山者在雪坡上起身的一瞬,意外突然降临;王先生在悬崖平台上挣扎的三天,每一秒都在跟死神对赌。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你可以追求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对自己负责。

登山事故一死一生!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不能少

命是自己的,别把它交给侥幸。

只有做好风险认知和应急准备,才能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让户外运动真正成为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