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排行榜 2025年10月11日 10:59 2 admin

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八天“超级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呈现多元场景与品质化升级特征。

依托中国联通建设的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对全国358家5A景区、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性地区抽样数据进行监测。整体来看,2025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国内品质化、出入境双向扩容、区域特色鲜明”的特点,文旅消费正从“流量驱动”向“体验驱动”加速转型。

一、5A级景区“人从众”

据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假期内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位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3622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72.4万人,按8天假期计算,平均每家景区每日接待深度游客约9.1万人,“人从众”模式持续显现。

表1 国庆中秋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好依旧显著,秋色主题游热度居高不下。主打秋色与自然景观的旅游目的地,热度呈现出清晰的上升态势。从技术创新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游客量 TOP50 的热门景区中,自然山水型景区占据主导地位,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苏州市金鸡湖景区的游客量始终保持高位。南方滨海度假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在假期前七天,福建滨海旅游市场始终保持火爆态势,该省纳入监测范围的滨海旅游类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34.86万人次。游客们在感受秋日氛围的同时,也纷纷前往海边,畅享滨海休闲时光。

超长假期引燃远游热,拼假出行掀起避峰潮。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游客量前50位的热门景区中,有28家景区客源的中远程出游(出行距离500公里以上)占比超过30%。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相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游客更愿意借助延长假期安排中长途旅行线路。

青春启程远方,心向诗意栖居。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深度游客量前50位的景区中,有33家景区中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三成,年轻人成为国庆中秋假期游客的主力军。与近年流行的 “特种兵式” 高强度赶景点旅游不同,今年假期年轻人转向探索旅行——以沉浸式、慢节奏的体验,寻觅生活诗意与精神栖息地。从试穿民族国潮服饰、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手艺,到选择早市周边酒店、探访工业遗址,再到环岛骑行、复古妆造打卡古建筑等,年轻游客更倾向于将深度体验与精致生活结合,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二、休闲消费升级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3031.6万人,其中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523万人,承担一半以上接待量,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76.14万人。对比2024年国庆假期前20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日均深度游客量,实现3.4%的增长。

表2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过夜游热度上升,提前出行尽享闲情。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停留时间显著增长,近程游客占比突出。在深度游客量前20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13家景区的近程游客(出行距离较短)占比超70%,平均停留天数为2天。

团圆出游两不误,家庭自驾享闲适。度假游恰好为游客搭建了实现“阖家欢聚”与休闲出行的理想场景:宽敞舒适的住宿、丰富多元的亲子项目,加上贴心的配套服务,既能让旅途放松身心,又能让家人共享团圆时刻。在此背景下,家庭出游已成为双节旅游的重要构成。

三、旅游城市谁又“称王”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名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3.16亿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1055万人。对比2024年国庆假期情况,前30名的接待外地深度游客的城市平均每日接待量实现13.0%的增长。TOP3热门城市分别是成都市、重庆市和北京市。

表3 国庆中秋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5名的省区共接待66828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4455.2万人,河南省、湖南省、河北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国庆中秋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5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大城小镇互促共荣,业态活力潜能释放。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一线大城市仍是游客首选目的地。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再度成为游客出游的首选地之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 42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让游客在浓厚节日氛围中领略古都文化魅力。此外,县域小城凭借独特资源和文化魅力脱颖而出,成为假期出游的新焦点。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国庆前试运营,开启“桥旅融合”新模式,国庆当日辐射带动周边村寨旅游热度飙升。

文旅融合提速快,体验经济热度高。大众文化旅游消费的快速流变,促进文旅消费从单一、表层的感知向体验性融合,游客越来越倾向于“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游客对沉浸式文化体验需求强烈,故宫博物院的客流指数继续引领文博院馆,据互联网平台数据显示,苏州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场馆参观热度一直持续至中秋前后。“阖家团圆”也带动了餐饮消费的新高潮。

四、入境旅游热度高涨

根据技术创新中心的数据,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入境深度游(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大数据显示,前15的省级目的地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446.9万人,平均每省接待29.79万人。入境深度游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

表5 国庆中秋假期省级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前20名的热门城市目的地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255.5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12.77万人。入境深度游客量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海市。

表6 国庆中秋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入境旅游热度高涨,海外游客共团圆。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在入境游客源国前十五位中,美国、缅甸和马来西亚游客的入境热度最高。在中秋佳节,海外游客们主动投身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亲手揉制月饼、编织古典宫灯,更有身着汉服漫步月下,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领略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韵味,直观感受中华佳节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团圆氛围。

表7 国庆中秋假期入境深度游客来源国家和地区TOP20

国庆遇中秋 联通大数据解析“超长假期”文旅消费

注:图中深度游客量已折算成指数体现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监测数据。

(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

(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

(4)入境深度游客量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访客人数。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