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排行榜 2025年10月15日 14:10 2 admin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系金沙江、雅砻江上游。德格有传奇神秘的格萨尔王神庙(阿须草原);有被称为又一个香格里拉的“人间仙境”多瀑沟自然保护区;有群山环抱、清澈宁静被游客誉为“西天瑶池”的新路海白唇鹿自然保护区;有以高峻险要、矗立冰川、巍峨高耸著称于世的雀儿山;有更庆寺、八帮寺、竹庆寺、协庆寺、丁青寺、仲沙寺等众多名刹古寺;有两江流域的无限风光;有卡松渡原始森林。此外,还有许多冰川、温泉、草原及茫茫林海等。#四川#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德格”,藏语意为“四部十善”,为元代初帝师八思巴赐以德格家族萨迦名僧四郎仁清的个人名誉称号,此后依次演变为德格土司家族族号,土司辖区地名称谓,以致县名。德格古为藏族最早6族之一的“董族”聚居地,东汉属白兰,随属附国。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以后,德格属吐蕃所辖的下多康六岗的色莫岗地区。北宋、南宋时期,德格属格萨尔所建的岭国辖地。元初,中央朝廷统一藏区后,在境内实行土司制,设“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下置都元帅、镇抚、宜慰司、招讨使等土官治理,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在德格俄支置“朵甘卫指挥使司”,洪武七年(1374年),升朵甘卫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诏置僧官赞善王、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千户等土官治理。明末清初,德格土司迅速扩张家族政治势力。拥有今德格、石渠、白玉、江达,加上原邓柯县共5县地辖区。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庭封德格土司为安抚司,隶打箭炉厅。雍正十年(1732年),升德格土司为宣慰司,辖25个农业宗(县)和43个牛场部落。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在德格土司辖区、改土归流”,将原土司辖区划为登科府。德化州、白玉州、石渠县、同普县5部分,委派流官治理,德化州隶边北道登科府。1913年,废州改县,德化州更名德化县。1914年,改名德格县,隶川边特别行政区。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控制德格,置以军代政的“德西”机构管辖原土司辖区。1932年,川军收复德格,置县政府,隶西康政务委员会,1939年,隶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6月9日后,隶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德格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撤销邓柯县,原邓柯县3区、8乡划入德格,县政府驻德格更庆。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元、明时期,德格地区无明确区划。朝廷依据各地方势力的大小分别封任土酋以都元帅、同知、招讨使、万户等土职,初步形成了以土职高低为标志的自然区划轮廓,但随着各土酋实力的变化,相互兼并或反叛,各自然区划也极不稳定。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清初,第七代德格土司向巴彭错建立政教合一的法王政权制度,以头人分封制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分为农区、牧区两大部分;在牧区以部落为区划单位;农区则设宗(县)、大村、小村行政区划,共设18个农业宗(县)、5个牛场部落。第十二代德格土司登巴泽仁执政期(1721~1739),德格土司辖农业宗增至25个,牛场部落增至43个。

1910年,改流后的德化州行政区划为玉隆东区、麦宿南区、更庆西区、汪布顶北区、东北牛场区、竹庆扎柯区6个行政区,下设134个村。民国初,变更德格县行政区划,全县划为东、南、西、北4个区、14个乡。其中,东区辖玉隆、扎柯2个乡;南区辖麦宿、八乌、八邦3个乡;西区辖更庆、龚垭、白垭、柯洛洞4个乡;北区辖银南(今汪布顶境内)、汪布顶、卡松渡、马聋、竹箐5个乡。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18年至1932年7月,西藏地方政府控制德格期间,废原德格县行政区划,恢复土司清代的宗和部落区划。

1932年底,国民党西康政务委员会在德格建政后,将全县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13个村,实行区、保正、村长制。

1935年,全县区划改为序数称呼,仍为5个区,13个村。分别为一区辖更庆、柯洛洞、龚垭3个村;二区辖玉隆、扎柯、竹箐3个村;三区辖马聋、卡松渡、银南3个村;四区辖白垭、麦宿2个村;五区辖汪布顶、八乌2个村及八邦寺属地。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37年,全县改为4个区、14个村。其中,一区辖龚垭、白垭、更庆、柯洛洞4个村;二区辖麦宿、八邦、八乌3个村;三区辖银南、汪布顶、马聋、竹庆、卡松渡5个村;四区辖玉隆、扎柯2个村。

1939年成立西康省后,德格划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实行区以下设乡,全县区划分为4区、8乡、32保。1945年以后,废区设乡,德格曾设东、南、西、北4个乡,不久又改划为扎柯乡、玉隆乡、麦宿乡、八乌乡、更柯乡、龚白乡、银汪卡乡、竹马乡共8个级,下设64保,529甲(含寺庙在内),此区划一直保持至1949年。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51年5月成立德格县人民政府后,沿袭民国时期区划,于同年8月建立起东(玉隆)、南(麦宿)、西(龚垭)、北(柯洛洞)4个区人民政府。全县区划为4区、8乡、14村。

1956年,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东、南、西、北4个区分别改称玉隆区、麦宿区、龚垭区、柯洛洞区人民委员会。

1957年调整区划,将建国初4区、8乡区划为4区、17乡。

1957~1959年,17个乡全部建起乡人民委员会。其中,麦宿区人委辖上麦宿、中麦宿、下麦宿、八邦4个乡人民委员会;龚垭区人委辖龚垭、更庆、汪布顶、白垭4个乡人民委员会;柯洛洞区人委辖柯洛洞、卡松渡、俄南、竹庆4个乡人民委员会:玉隆区人委辖玉隆、中扎柯、窝公、马尼干戈、上然姑5个乡人民委员会。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60年3月,新增设错阿乡人民委员会,属玉隆区人委辖。同时,合并更庆、汪布顶两乡,成立更庆公社。全县区划为4区、16乡、1个人民公社。

1961年,更庆公社分划为更庆、汪布顶两个乡。全县区划为4区、18个乡。

1966年,竹庆、窝公乡人委改建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全县区划为4区、16乡、2个人民公社。其中,麦宿区辖上麦宿、中麦宿、下麦宿、八邦4个乡人委;龚垭区辖龚垭、更庆、汪布顶、白垭4个乡人委;柯洛洞区辖柯洛洞、卡松渡、俄南3个乡人委和竹庆人民公社管委会;玉隆区辖玉隆、中扎柯、马尼干戈、错阿、上然姑5个乡人委和窝公人民公社管委会。“文大”期间,各区人委、乡人委和公社管理委员会瘫痪。1968年,各区、乡相继建立革命委员会。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73~1975年,通过整建人民公社,各乡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5年,全县区划为4个区、18个人民公社、54个生产队、169个生产小队。

1978年7月,撤销邓柯县建制,原邓柯县辖3个区、8个人民公社划进德格。年底、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改设区公所,是年全县区划为7个区,26个人民公社,59个生产大队,217个生产小队,分别为:

龚垭区:辖龚垭、更庆、汪布顶、白垭4个人民公社(革委会);

麦宿区:辖上麦宿、中麦宿、下麦宿、八邦4个人民公社;

柯洛洞区:辖柯洛洞、卡松渡、俄南、竹庆4个人民公社;

玉隆区:辖玉隆、中扎柯、窝公、马尼干戈、错阿、上然姑6个人民公社;麻嘎区:辖俄支1个人民公社;

温拖区:辖温拖、年古、浪多3个人民公社;

阿须区:辖阿须、所巴、亚丁、打滚4个人民公社。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79年,经州人民政府批准,麦宿区辖上麦宿更名普马,中麦宿更名达马,下麦宿更名岳巴。1981年,撤销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恢复乡、村区划建制,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为村民小组。全县区划为7个区、26个乡、117个行政村。

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麻嘎区建制,原麻嘎区辖俄支乡归柯洛洞区公所管辖;在县城增设更庆镇(乡级镇),原更庆乡改称八里达乡。此后,全县区划无变化。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至1988年,德格县现行区划为6个区、26个乡、1个镇、11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直辖更庆镇(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麦宿区辖普马、达马、岳巴、八邦4个乡,15个村民委员会。垭区辖垭、八里达、汪布顶、白垭4个乡,18个村民委员会。柯洛洞区辖柯洛洞、卡松渡、俄南、竹庆、俄支5个乡,30个村民委员会。玉隆区辖玉隆、中扎柯、窝公、马尼干戈、错阿、上然姑6个乡,23个村民委员会。阿须区辖阿须、打滚、亚丁、所巴4个乡,16个村民委员会。温拖区辖浪多、温拖、年古3个乡,13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德格县总面积11955.55平方公里,人口11719户,共57270人,县人民政府驻更庆镇,辖6个区、1个镇、26个乡、117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239个村民小组。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989年,全县辖6个区、26个乡、1个镇。1992年12月,撤销龚垭区委所辖的八里达乡,并入更庆镇。

1990年辖6区、26乡、1镇(乡级镇),117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239个村民小组。

1993年3月,开展撤区并乡工作,撤销全县6个区,建立6个工作委员会,属县委部门序列,是县委、政府派出机构,同时将原温托区委所辖的浪多乡划属阿须工委,原柯洛洞区委所辖竹庆乡划属玉隆工委,原玉隆区委所辖中扎科乡和上然姑乡划属温托工委。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01年11月,撤销龚垭工委,将其所辖的龚垭乡、汪布顶乡划属柯洛洞工委,白垭乡划属麦宿工委。

2005年,全县辖5个片区工委,25个乡、1个镇、171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26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387户,总人口68043人。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3年,全县辖5个片区工委,23个乡镇、162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户籍户数15500户,户籍人口88860人。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4年德格县辖10个镇、13个乡:更庆镇、龚垭镇、柯洛洞乡、马尼干戈镇、竹庆镇、玉隆乡、错阿镇、麦宿镇、八帮乡、岳巴乡、白垭乡、俄支乡、俄南乡、卡松渡乡、汪布顶乡、阿须镇、打滚镇、浪多乡、亚丁乡、上燃姑乡、温拖镇、中扎科镇、年古乡 [28],县人民政府驻地更庆镇。

四川省德格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美四川欢迎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