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云南大理喜洲古镇一片三千亩的网红稻田被游客踩踏。从视频中可以见到,不少游客走入稻田拍照,毫不顾忌一旁竖立的标示牌上写着“爱惜粮食...
2025-10-19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希林 设计 汤佳昀
汤佳昀/制图
“都是古老文明,良渚文化和玛雅文化有何区别?”“我想去玩VR大空间,要怎么去预约?”
微笑接待每一位游客的社交专员,在无人驾驶观光车内轮值的安全员,跟在巡逻机器人身后的工程师……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你偶遇的工作人员,他们背后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良渚遗址公园文旅运营团队。
走出公园,遗址区周边,落成不久的艺术品制作空间、小剧场、策展空间等文化空间内,一批批新的文化创意团队,被良渚文化吸引而来,落户在此。
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构筑起一座远古王城;五千年后的今天,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此开幕。向世界讲好良渚故事,一群文旅人正以创意为墨,书写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新故事。
科技赋能与文化沉浸
文旅人用创意打造文旅新场景
走进良渚古城公园游客中心,一块印着讲解员头像的展示牌,吸引了广东游客张先生的注意。“我看公园内还有英文讲解,服务真专业。”
工作人员在为游客讲解
“说到公园文旅人,一般人想到的只有讲解员。但我们其实有后勤、绿化、工程等多个部门,都在保障公园的日常运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运营负责人郑佳,2019年开园后一直负责运营团队调度。她告诉记者,公园文旅人“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户外轮值做讲解员。“我们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公园的每个点位,了解游客感兴趣的是什么、要怎么回答,他们也要在和游客的沟通中做积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旁,就是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我们会邀请考古与保护中心的专家来分享,让讲解员学习到最新的考古成果。我们也鼓励他们,将良渚文化衍生成各类体验课。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陶器、玉器、植物等主题系列的研学课程。”
在遗址公园一待就是6年,郑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们的公园是在生长的。”郑佳的办公室书柜旁,一张半人高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影像图很引人注目。她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社会各界开放,当时只开放了核心城址区。但如今,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全开放了。”不断扩大的公园区域,也要求郑佳必须“追”热点。“2023年,游客对考古问题感兴趣;2024年,大家更想了解良渚的水利工程;今年,公众更关注的,可能是公园里的‘文旅+科技’体验。”
郑佳办公室的地图
如何推动良渚文化与旅游新场景相融合?郑佳的团队也一直在做功课。走到公园的莫角山驿站,一辆驶来的无人驾驶观光车格外吸睛。它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穿梭于反山遗址与莫角山宫殿区之间。车内屏幕实时解析五千年前的水利系统。游客可以一边看车外实景,一边看车内的科普影像。车内也坐着一位“安全员”。当无人车遇到交通堵塞时,他负责拿出操作手柄,实现让路避障、拐弯等操作。“游客在公园内偶遇的科技产品,可能来自国内头部的科技公司。但背后的运营、维护者,都是文旅人。”郑佳补充说,随着“黑科技”项目增多,团队要掌握的技能也变多。“ 比如无人车,我们不仅会配备安全员,游客体验完后,工作人员也会咨询他们的乘坐感受,收集用户反馈给研发商,让文旅与科技体验融合更舒适、丝滑。”
公众考古,也是公园文旅人在书写的另一课题。为了帮助大众建立对考古学科系统、科学的认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公众考古和考古天地区域,设计了“田野考古”和“挖一挖”等体验活动项目。郑佳告诉记者,从组织人员、课程设计到手工体验等,均由讲解员与考古专家共同参与。
除了做研学、搞“黑科技”、玩考古,文旅人还做起了招商。“近年来,公园引入‘渚咖’稻香咖啡、良渚特色茶点、特制气味香氛系列产品等文旅融合成果。我们也期待,更多创意团队和文化品牌与遗址区牵手,让游客感受新的文旅融合形态。”
将艺创园变为“创新工场”
文旅企业想在良渚大地大放光彩
距离公园2公里左右,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的良渚5000+艺创园,是文旅融合新场景的代表。该艺创园2024年开园,目前已吸引日本手帐品牌Ashford杭州首店、余杭企业软盒哈哈(杭州)数字文化有限公司打造的“泡芙大作战”生命科学沉浸亲子知识科普探索中心等业态入驻。走进艺创园,门头呈良渚“玉鸟”形状、通体白色的Ashford杭州首店,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Ashford杭州首店
“对我来说,良渚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精神支撑。”Ashford杭州首店负责人崔京兰,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即将在良渚文创市集上发售的“中国限定款”手帐——“彩窗·逐光”。它由白、灰、黑等不同色块叠加,叠加了一点七彩色,在阳光下晃动时像玻璃彩窗一样,折射出不同光彩。“它的部分灵感来源就是‘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中‘良渚色’里的‘碳稻黑’。”
崔京兰向记者展示“彩窗·逐光”
崔京兰是浙江大学建筑系出身。2024年10月,她偶然来到良渚采风,被玉鸟、玉琮等文化元素所吸引。“一直以来,我们希望品牌能扎根在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良渚文化代表着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它不仅是历史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延续。我是朝鲜族,对文化传承特别重视。我们的主打产品是手帐,它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传承’——记录个人的思考和生活。这一点,和良渚文化‘留存与传续’的精神是非常契合的。”于是,她将店铺打造成一个含咖啡店、手帐店、书店等多重业态的点位。开业后,有北京、江苏等地的游客来打卡,第一次对良渚文化有了更具象的认知。良渚论坛期间,除了推“良渚色”限定产品,店里还上新玉鸟/玉琮集章打卡玩法。“我们还将邀请日本手帐的知名设计师,来店分享手帐背后的文化故事。”她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用户能来到店里,在手帐上书写良渚的故事。
“泡芙大作战”馆长谭卫国,则想晒出“良渚+生命探索”的独家沉浸式玩法来揽客。记者跟随他走进“泡芙大作战”发现,这里被打造成2000余平方米的室内乐园,主题是“微观人体世界”。体验过程主打一个边玩边学。比如在模拟大脑的“髓海”区域,游客可以和全息投影的神经元互动,感受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淋巴哨站”区域,游客能通过互动装置演示免疫系统运作……截至10月中旬,该室内乐园已累计接待数千人次游客。
“泡芙大作战”馆长谭卫国
软盒哈哈今年刚搬到良渚新城数字教育港,在数字交互领域经验丰富,核心团队曾参与打造粒子动画电影《深海》线下沉浸展“深海号”以及“诗路e站·数字文旅展馆”等项目,擅长将文化、科技与沉浸式体验深度结合。
“我们想把馆内的细胞形象与良渚先民形象作融合。游客玩的时候,感觉在和良渚先民一起守护生命健康。”谭卫国本人,来良渚扎根才半年,但他对这里充满信心。软盒哈哈还在积极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周边博物馆等本地文旅资源洽谈联动,探索科普研学与良渚文化IP结合的新路径,为亲子科普教育注入活力。
从IP活化到文旅赋能
良渚描绘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文旅人纷纷落户良渚的理由有什么?
这里有强大的文化基因和“二创”可能。近年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以“良渚讲堂”“良渚沙龙”等系列学术交流品牌为载体,持续解码良渚文化基因。2022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启动并实施了“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成立了由多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良渚MEI”生活美学联盟。如今,“良渚MEI”生活美学工程已形成良渚色彩、良渚纹样、良渚气味等系列化创新应用成果。无论是良渚文化内在底蕴,抑或是美学价值及艺术内核,都是滋养文旅人成长的富矿。
从VR大空间里重现的古城风貌,到5000+艺创园中蓬勃生长的文化品牌——良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的文旅体验。而这背后,是一群深耕于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的先行者。他们让良渚不再只是历史的注脚,更成为未来生活的灵感源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云南大理喜洲古镇一片三千亩的网红稻田被游客踩踏。从视频中可以见到,不少游客走入稻田拍照,毫不顾忌一旁竖立的标示牌上写着“爱惜粮食...
2025-10-19 0
金准每逢节假日,我们已经习惯于讨论那些涌向田野乡村、名山大川与历史古都的人潮。然而,在这些熟悉的风景之外,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正在兴起,其不以悠久的历史或...
2025-10-19 0
硒食物十佳排行榜? 1、鸡蛋:是补硒的好选择,含有丰富的硒元素。鸭蛋、鹅蛋:同样含有一定量的硒元素。水产类食物:牡蛎:在所有海鲜中含硒量最高,是补硒的...
2025-10-19 2
18日傍晚,来自江苏的游客黄先生体验完厦门五缘湾游艇出海,一上岸就惊喜邂逅了一场富有厦门烟火气的“奇妙夜市集”。在这里,他惊喜地吃到了来自厦门老牌酒店...
2025-10-19 4
悉尼歌剧院的白帆在阳光下闪耀,海港大桥的钢架在夕阳中镀金,邦迪海滩的浪花卷着冲浪板起落。明信片上的悉尼,美得让人想当场撕掉回程机票。但当你定居当地,坐...
2025-10-19 4
车过外环,远远便望见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浮起的一片青瓦白墙。导航提示“高桥古镇”到了,我摇下车窗,湿润的风裹着甜糯的香气涌进来——是高桥松饼的味道。 初...
2025-10-19 2
黄梅人文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县发展全域大文旅工作组紧扣红色资源禀赋,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大河镇吴祥村红十五军军史馆改造提升、下新镇宛大村红色研学基地...
2025-10-19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