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贵州的黄岗村,凭啥要连合国点赞。

排行榜 2025年10月19日 19:01 3 admin

啥样的村子,能让联合国都竖起大拇指?

2025年10月17日,浙江安吉,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时刻。当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名单公布时,一个来自贵州深山里的名字——黄岗村,和它那800年的风雨故事,一同惊艳了全球。这可是贵州第一个拿到这份国际顶级荣誉的村子!

贵州的黄岗村,凭啥要连合国点赞。

说起黄岗村,那可真是个“宝藏男孩”。它不像那些网红景点,靠的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人家靠的是实打实的“家底”——从宋代就扎根于此的侗族木构建筑群。你想想,800多年的房子是什么概念?那可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是村民们一住就是几十代人的家。青瓦木楼,翘角飞檐,一排排立在绿水青山间,美得就像一幅会呼吸的水墨画。可光有颜值还不够,村里人脑子活络得很,借着政策的东风,给老房子装上了消防喷头,铺好了污水管。这下好了,祖宗留下的宝贝疙瘩保住了,自己住着也舒坦。更绝的是,他们把用来装粮食的老禾仓,改造成了带独立卫浴的“禾仓宿集”民宿。躺在古朴的木梁下,泡着热水澡,窗外就是田园风光,这滋味,谁顶得住啊?

贵州的黄岗村,凭啥要连合国点赞。

不过,黄岗村真正的“杀手锏”,不是眼睛能看到的风景,而是耳朵能听进心里的歌声。这里是“男声侗族大歌之乡”,那歌声,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就是一群汉子张口就来,多声部和谐得像天籁,能唱得你心里百转千回。这可不是什么表演项目,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日常。傍晚时分,鼓楼里歌声一响,可能是专业歌队在排练,也可能就是几个邻居大哥闲来无事“吼”两嗓子。为了让这宝贝不失传,村里想了个绝招:建个侗歌传习中心,鼓励年轻人学。谁要是来表演,一场还能挣个三五十块。村民吴许安,平时在客栈上班,闲下来唱唱歌,一个月就能挣4000块,这日子,有滋有味!2023年,黄岗大歌队更是杀到了国家大剧院,一首《乡村振兴颂党恩》唱得是荡气回肠,直播还吸引了数千万人围观,这排面,够大了吧?

光听歌看景还不够过瘾?黄岗村早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他们把侗族大歌、芦笙舞、木构技艺这些“压箱底”的宝贝串成了一条“侗族四韵”研学路线。说白了,就是让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白天跟着老师傅学学怎么搭榫卯结构的房子,晚上围着火塘听侗歌,饿了就吃一顿热气腾腾的侗家酸汤鱼,累了就睡进有故事的禾仓民宿。截至2025年10月,已经有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专门为这趟“文化寻根之旅”而来。非遗,在这里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的鲜活体验。

贵州的黄岗村,凭啥要连合国点赞。

要说黄岗村什么时候最热闹?那必须是“喊天节”!这可是村里最隆重的日子。今年8月,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寨门迎宾的拦路酒,神秘庄严的喊天仪式,还有那此起彼伏的侗族大歌,游客们看得是目瞪口呆,玩得不亦乐乎。跟着大伙儿一起打糍粑,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那份参与的快乐,比任何纪念品都珍贵。那一刻,你不是游客,而是寨子里的一份子。

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黄岗村的成功,恰恰是把最醇的“酒”,用最动人的方式,从最深的“巷子”里端了出来。它没有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丢掉自己的根,反而把文化变成了发展的引擎,让古老的歌谣唱出了新时代的财富。黄岗村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乡愁,不是守着破旧的老屋唉声叹气,而是让老屋焕发新生,让歌声传向远方。这,或许就是乡村振兴最动听的和声。

贵州的黄岗村,凭啥要连合国点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