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排行榜 2025年10月26日 09:27 3 admin

运河之畔,历经半个世纪沧桑的老影剧院焕新亮相,以“红房子艺术盒子”之名,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唤醒集体记忆;大阳山下,文化供给不断延伸,文体中心开到家门口、小区公共空间打造全龄共享阵地,让乐享生活可感可触;社区之内,“微治理”撬动“大民生”,让公共服务精准触达每位居民……在千年文脉浸润的苏州高新区浒墅关,一座以文化赋能民生,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宜居宜业乐享之城已悄然崛起。

千年运河,古韵新姿唤醒文化记忆

10月17日,位于浒关大码头、始建于1971年的红砖建筑——浒墅关影剧院经保护性修缮,华丽变身为“红房子艺术盒子”焕新亮相,连续3天的音乐盛宴吸引超4万人次汇聚。这座承载着几代浒墅关人记忆的老影剧院在沉寂20多年后,以音乐的名义回归,用澎湃声浪唤醒集体记忆。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文脉的传承同样需要契合民生之需。”“红房子”项目负责人介绍,老影剧院并非简单的“翻新”,而是一场“与历史对话”的保护性修缮。项目团队在完整保留老影剧院原有建筑的红砖立面材质同时,将其内部改造为综合性展示空间,旨在打造一个兼具历史厚度与城市温度、呼应民生的文化体验新地标。“红房子艺术盒子”要做的,是让老建筑从“记忆标本”变成“生活现场”,从“放映故事”的文化地标,变为“发生故事”的生活游牧驿站,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激活历史空间、唤醒集体记忆的关键载体。

在浒墅关,顺应民生所需,以文脉传承、文化赋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房子”并非个例。就在距“红房子”咫尺之遥的大运河上,造型别具一格的浒关南桥、北桥吸人眼球。桥身,大量运用三角形与菱形元素,充分彰显现代结构美学;桥中,几座“尖顶阁楼”突起,是特意营造的观水场所;桥下,运河汩汩流淌,一艘艘货轮推开波纹向前驶去。

“我们致力于将浒关南北桥打造成苏州首个运河上的文化艺术空间。”大阳山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桥上的公共区域,两座大桥已引入网红餐饮、咖啡店等进行文化植入,同时不定期开展书画、摄影、文创作品展,举办漫游打卡、非遗好物、亲子手作等文化体验。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如今,浒关南北桥已成为融合艺术、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浒墅关特色文旅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每天来此休闲、休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文化惠民,家门口尽享惬意生活

上午去图书馆看报,下午打打乒乓球,和邻居们唠唠家常,再听一段评弹,这是家住浒墅关新浒花园二区的顾伯伯的生活日常。“文体中心就在家门口,想玩啥都有,方便。”顾伯伯乐呵呵地说。

顾伯伯口中的文体中心是指浒墅关文体中心(永莲分中心)(以下简称“永莲文体中心”),就在新浒花园二区东门口。这里原为浒墅关镇文体站,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三层,2024年9月完成整体改造升级。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改造后的永莲文体中心以人文、便民、互动交流为核心,以浒墅关特色文化为符号,打造留有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共享空间“浒韵乐享中心”,复苏往日关口巷间的人情交织,成为文化传承的新标杆。这里设有日间照料、评弹书场、苏州图书馆新浒分馆、羽毛球场、音乐室、乒乓球室、舞蹈室、棋牌活动室、妇女儿童活动室、多功能展厅、书法室等丰富的活动场室。同时,依托浒韵乐享中心,培育了“永莲益家”“暖阳银龄”两支居民自治社会组织和“永莲悦韵艺术团”“永莲雅韵戏曲团”“舞动莲花舞蹈队”“莲香舞韵舞蹈队”四支民间文艺团队。

推进文化惠民,丰富基层文化供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各类生活服务,是浒墅关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在韵动四季花园小区,浒墅关龙华社区在小区14幢一层设立“韵享·幸福空间”,打造全龄共享阵地,并通过嵌入式悦享服务,浸润居民幸福日常。龙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悦享服务覆盖老年关怀、青少年成长、亲子互动、邻里融合等多个维度,截至目前已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惠及居民1200余人次。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浒墅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2025年以来,浒墅关以“山水韵 人文情 和美浒墅”为主题,开展“寄情浒墅关”社区组团专场活动和“共擎浒乐梦”惠民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山、水、田、城、民等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梨园雅韵,邻里有戏”“自然农耕 智育心田”研学会等社区组团专场活动8场,主题惠民系列活动180余场,累计惠及居民群众2.3万余人次。

“微治理”,小改动撬动大民生

一直以来,浒墅关聚焦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微治理”的形态,精准对接需求、盘活闲置资源,将社区空间升级为功能复合的“幸福载体”。一个小小的改动,往往成为触手可及的民生关怀。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共享客厅的图书角,几位老人正安静阅读;空地上,孩子们在崭新的秋千上欢笑嬉戏,家长在一旁惬意交谈……这鲜活的生活图景,是浒墅关文运社区盘活闲置空间的生动缩影。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水语金成花园的闲置空间化身“共享客厅”,集议事、阅览、手作于一体,成为居民精神生活的“加油站”;运河水岸花园的边角地则变身全龄共享的“活力角”,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秋千跷跷板,满足从孩童到长者的多元需求。

这种改变得益于和祥社区创新推行的“网格+志愿骨干”双轨治理模式,针对楼道堆物、小广告等顽疾开展专项整治,同时通过居民共商共议制定文明公约,推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

浒墅人家社区为激活居民参与热情,创新推出“社区馆长日”制度:每周选取2-3日,邀请有热情、有能力的居民担任“临时馆长”,全程主导舞蹈房、乒乓球室、健身区等公共空间的管理。老党员华师傅主动请缨任“乒乓球室馆长”,不仅每天提前到岗清扫、检查器材,还牵头组织8场“邻里乒乓球友谊赛”,让冷清的活动室变成居民以球会友的“热闹地”。如今,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率提升40%,“我的社区我做主”的意识深植居民心中。

苏州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 绘就活力乐享城

此外,为解决居民“看病远、问诊难”,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健康小屋”,配备血压仪、血糖仪等基础设备,由退休医护志愿者轮流坐班,提供免费健康检测。截至目前,“健康小屋”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义诊惠及13000余人,真正实现“健康服务在家门口”。

浒墅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浒墅关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推出更多贴近生活、富有区域特色的文旅活动,让文化建设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倾听民声、回应关切,持续推动更多“小而美”的改造落地生根,让每一处细节都浸润关怀,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熟悉的风景里,感受到真实的幸福与温暖。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