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台湾人到世界第一大桥—贵州花江大桥发出肺腑之言

排行榜 2025年10月31日 15:06 6 admin

花江大桥上的时代强音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我的身体逐渐被疲惫占据。然而,当花江峡谷大桥映入眼帘时,所有的疲惫瞬间被震撼所取代。站在观景台上,我——一个在贵州出生、两岸奔波三十年的中国人,终于深刻体会到了“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清晨出发时,朋友戏谑地说要为看一座桥折腾一整天。此刻,我只想将眼前的美景实时分享给他。这座全长2890米的钢铁巨龙横跨在“地球裂缝”般的花江大峡谷上,625米的桥面距离谷底如同两百多层楼高。抬头可见刺破苍穹的主塔,低头则能看见云雾在峡谷间流转,仿佛风都带着山河壮阔的气息。

沿着步道走近桥体,指尖轻抚冰凉的护栏,仿佛能感受到建设者们与自然博弈的温度。向导指着桥身的特殊结构介绍,这里的峡谷风瞬时风力可达14级,堪比强台风。建设团队独创的“上下水平稳定板”抗风设计,以及将下稳定板改为空中竞速跑道的智慧,成功驯服了这只“隐形刺客”。

不远处的智慧缆索吊装控制中心里,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93个钢桁梁节段、2.1万吨总重,在600多米高空实现毫米级对接,整个过程仅用了73天。这“贵州速度”背后是智慧缆索系统与北斗导航的精准配合。

观景台偶遇的 ** 同乡林威城夫妇正举着相机拍照。“在 ** 从没见过这样的工程!”林太太感慨道。他们退休后一直在大陆旅行,从港珠澳大桥到北盘江大桥,每一次都被震撼。林先生指着远处的主缆说:“你知道吗?这两根主缆的钢丝加起来超过10万公里,能绕地球两圈半。”这份自豪感,如今已扩展到整个中国的疆域。

午餐时在小花江村的民宿歇脚,老板安德江笑着说:“以前农家乐靠熟客,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桌游客,全是冲大桥!”窗外的大桥全景吸引了众多游客,他们一边品尝布依族特色美食,一边计划着下午的翼装飞行体验。

傍晚时分,夕阳为大桥镀上金边,几个来自 ** 的年轻人正对着大桥直播。他们细数着大桥的21项专利、纳入国家建设标准的技术成果,并认真地说:“ ** 离福建不过一百多公里,将来要是建起跨海大桥, ** 到福州半小时就能到,到时候买张高铁票就能喝下午茶。”弹幕里满是“期待那一天”的留言。

返程时车子驶过桥面,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震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群山,我回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来大陆时的情景。如今高铁四通八达,连最深的峡谷都架起了通途。那些所谓的“两岸差异”论调,在这样的基建奇迹面前显得格外苍白。

夜幕降临,大桥的灯光秀如期上演,水幕与灯光在峡谷间交织出梦幻的光影。刷到那位 ** 博主的视频,他说:“祖国的假想敌从来不是谁,而是星辰大海;我们的目标,是一起实现复兴。”关掉手机,晚风送来峡谷的清凉,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花江大桥的意义,不仅在于跨越天堑,更在于让每一个中国人看见我们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而那份联结的力量,终将跨越一切阻隔,通向共同的未来。

台湾人到世界第一大桥—贵州花江大桥发出肺腑之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