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18:51 6 admin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吴家良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在云南哀牢山的崇山峻岭间,双柏这片土地珍藏着一个民族最深邃的记忆。这里,《查姆》创世史诗、查姆湖与查姆文化广场,共同构筑了一条连接古今的文化长廊,让我们得以窥见彝族人民如何理解宇宙万物,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守护自己的文化根脉。

《查姆》创世史诗,彝族的根谱与灵魂

“查姆”是彝语音译,意为“万物的起源”。彝族先民把叙述天地间一件事物的起源称为一个“查”。这部被称为彝族“根谱”的创世史诗,以其博大恢弘的内容被誉为彝族八大创世史诗之首。

《查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它将史前社会分为三个时代:独眼睛的“拉爹”时代、直眼睛的“拉拖”时代和横眼睛的“拉文”时代。这种以“眼睛”为象征的人类发展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演进过程,更蕴含着彝族先民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查姆》如同一部彝族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内容远涉史前神话,近至衣食民生,涵盖了天地演化、物种起源、人类形成和发展、家庭婚姻、医药卫生、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

《查姆》这部史诗采用五言句式,尾字押韵,朗朗上口,用彝族古歌“阿噻调”配唱,旋律优美,音律动听。在逢年过节、婚丧祭祀、播种收割等场合,彝族人都要唱诵《查姆》,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颂对万物起源的认识,追思先辈的光辉业绩。

《查姆》这部雄浑的创世史诗,宛如彝族的根谱,深刻镌刻着族群的起源脉络;又恰似彝族的灵魂,悠悠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内核。

查姆湖,从污染之水蜕变为生态明珠

查姆湖,这个以史诗之命名的水体,仿佛将《查姆》的古老故事深藏湖心。我们从高空俯视,查姆湖形似《查姆》创世史诗里记载的那棵多依神树,犹如天赐之水,将双柏这颗绿海明珠点缀得更加光彩夺目。

然而,如今的生态明珠有着不堪的过往。一位长期在双柏县城工作的老同学回忆:“谁能想到,20年前,查姆湖逐渐受到县城生活垃圾的严重污染,湖水浑浊不堪,岸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查姆湖成为县城的下水道”。

双柏县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大力治理,“湖水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变成如今的Ⅲ类水”。查姆湖水的这一转变,不仅是一场生态修复,更是现代双柏人对《查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当代实践。

今天的查姆湖,已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翻越过哀牢的群山,湖面波光粼粼、碧水荡漾、倒影婆娑;湖畔林木苍翠、光影斑驳、姹紫嫣红,水天一色。若逢雨季,湖面烟波四起、薄雾轻纱、若隐若现,再看湖畔飞檐翘角、小瓦花窗的徽派建筑,恍如来到了江南水乡。

查姆文化广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化空间

紧依美丽的查姆湖,查姆文化广场以图腾、雕塑、书卷等方式展示着彝族查姆文化。这里是广大群众纵情欢歌,参与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的舞台,也是《查姆》文化从传统走向当代的生动体现。

《查姆》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原本主要集中在祭祖仪式、丧葬仪式与婚礼仪式等特定场合。随着社会转型,这些传统文化空间正在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文化空间。查姆文化广场正是这种新型文化空间的典型代表。

在查姆文化广场上,我们能看到双柏县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巧妙融合,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湖心岛吊桥被命名为“同心桥”。这种设计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户外体育运动中接受浸润式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查姆》传承,文化空间的现代转型

《查姆》的传承,正经历着从传统祭仪到现代文化空间的转型。除了查姆文化广场,我们还看到:

查姆诗会,自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查姆诗会以来,每年举办一届,成为查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防主题公园,在因彝族民间文学创世史诗、毕摩文化而知名的查姆湖畔,建成了消防主题公园,将专业化的消防知识通过直观立体的表达方式呈现。

教育功能拓展,双柏县将妥甸中学、查姆小学打造成为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校园文化长廊、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中。

这些新型文化空间的出现,不是对传统的替代,而是对《查姆》文化生命的拓展与延伸。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查姆》传统文化空间必然发生转型……探讨《查姆》从传统的传承文化空间到当代文化空间的转型,并揭示转型的意义”。

《查姆》史诗,古老文化的当代启示

我站在查姆湖畔,抚今追昔,查姆文化给我诸多的启示:

启示之一,查姆文化展现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查姆》中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诞生的思考,与其他民族以及世界民族的创世神话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共同好奇与探索。

启示之二,查姆文化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查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查姆湖从污染到治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当代回应,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启示之三,查姆文化展示了文化传统的韧性。《查姆》从毕摩经书到文化广场,从祭祀仪式到诗会活动,形式在变,灵魂依旧,彰显了民族文化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

查姆文化,是一部史诗、一幅画卷

哀牢山水入画来,重新焕发青春的查姆湖只是展示“绿色双柏”的一个窗口。而《查姆》文化,正如这查姆湖水,源远流长,不断汇聚新的支流,形成新的景象。

我徜徉在查姆湖岸边,轻抚天地起源广场、葫芦广场、查姆文化广场的文化浮雕,读神秘的彝族创世神话,我仿佛能听到毕摩吟诵《查姆》的古朴曲调,能看到彝族先民开天辟地、创世立业的壮阔图景。

查姆文化,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史诗,是一幅永远展不尽的画卷。查姆文化告诉我,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不在于它是否被原封不动地保存,而在于它能否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找到新的表达形式与存在空间,让古老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绽放光芒。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曲靖楚雄纪行之十四: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查姆文化,哀牢山深处的彝魂诗篇

作者简介:吴家良,云南大学哲学学士,大理州破格中职新闻编辑,大理历史文化践行者,大理州徐霞客研究会顾问。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