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排行榜 2025年11月07日 06:55 4 admin

历史的长河,总在砥砺前行中奔涌;时代的华章,总在接续奋斗中书写。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回望,一幅文旅体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博物馆门前长龙蜿蜒,见证文化传承保护的全面深化;绿水青山间游人如织,展现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遍布城乡的健身身影,描绘着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蓬勃景象……

五年来,我市文旅体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促健,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

文化根基深度筑牢,城市文脉“活”起来

“我们挖掘的不仅是文物,更是一段段被尘封的城市记忆。”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志刚的这句话,道出了我市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深层意义。过去五年,我市在考古发掘与系统性保护两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文化遗产实现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的深刻转变。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五年,我市考古发掘取得新发现。2018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寺洼遗址开展7次发掘,累计揭露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并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和寺洼文化大型墓地,2025年,寺洼遗址考古发现被评为“2024年考古论坛六大考古发现”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仅揭示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的大型聚落面貌,更填补了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关键缺环,为深化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五年,系统性保护卓有成效。实施战国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临洮西起首展示园、马家窑遗址等40余个文物保护展示项目,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与提升。

这五年,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构建起以马家窑文化为核心,融合李氏文化、红色文化、书画文化、民俗文化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核多元”陇中特色文化谱系。

这五年,非遗传承融入当代。成功推动“陇西刺绣”“通渭书画”等22项非遗项目进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新增传承人15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4个、传承人63人,2人获评国家乡村工匠名师,7人获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48人获批省级乡村工匠,命名授牌21家市级非遗工坊,19家市级非遗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

文艺精品竞相涌现,城市名片“亮”起来

“十四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聚力打造“定西秦腔”“定西书画”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五年,舞台艺术结出硕果。新编《元古堆》《大坪故事》《山楂红遍常家河》等秦腔剧目8部,《许铁堂》《七郎八虎闯幽州》等创(复)排剧目亮相中国秦腔艺术节、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等全国性展赛,定西秦腔影响力持续扩大。

这五年,美术佳作迭出。7件书法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等国家级展览,绘画《天险腊子口》入选中宣部党史作品展。

这五年,群众文艺水平提升。音乐《不唱花儿心不甘》、广场舞《皮影之舞》等12部作品荣获甘肃省群星艺术大奖,群众文艺创作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文化福祉“实”起来

“自从社区建了智慧书房,我们看书、参加活动方便多了!”家住城区的王女士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共同感受。五年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水平显著提升,文化体育的阳光雨露普惠全体人民。

这五年,设施网络日趋完善。12座城市智慧书屋、7个文化馆和8个公共图书馆如繁星点点,照亮了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开展惠民活动2000场次以上,文化馆、图书馆上等级率达93.75%;全市8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被公布为上等级站。争取“戏曲进乡村”资金1815万元、完成演出3630场,开展“双百双千”惠民活动1万余场,有效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这五年,“书香定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举办全民阅读活动2800多场次,10个社区、17户家庭和35名个人获评省级“书香”称号,市图书馆“定图讲堂”获第四届陇韵书香季优秀阅读推广活动案例,“书香定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这五年,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全域覆盖。建成7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122个乡镇平台、3770个村级平台,安装11016个大喇叭、932个音柱,覆盖122个乡镇、1927个行政村和1843个自然村。全市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44%、99.27%,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文旅融合深化拓展,城市魅力“显”起来

“十四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突出“项目为王”导向,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一批批特色融合实践正不断刷新定西旅游新形象。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在G75兰海高速临洮县段太石服务区,一座普通的高速服务区正在悄然蜕变。通过创新采用“公路+路衍”“服务区+文化旅游”建设理念,充分挖掘周边9.7万平方米水域资源,有机融入洮河文化、马家窑文化和紫斑牡丹等特色元素,打造出以“花香洮河·水韵太石”为主题的“洮河如意湾”文旅综合体。这里已从单纯的休息站点,升级为集“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于一体的热门打卡地。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没想到服务区也能这么有文化味!这本身就是个值得专程来的景点。”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先生惊喜地表示。

据甘肃新丝路交旅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康文婧如介绍,“洮河如意湾”自2024年“五一”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曾进行现场直播报道,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太石服务区的成功实践,是我市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渭河源5A级景区提升改造等重点文旅项目100余个,完成投资75.75亿元;推出24条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培育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A级旅游景区13个。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五年来,业态创新活力迸发。开发涵盖马家窑彩陶、灞陵桥碳雕、洮砚、剪纸、麦秆画等在内的文创产品400余个,成功打造“定西湖畔的歌声”、《再现貂蝉》实景演出、“洮河大合唱”“点亮陇西堂”、岷州不夜城等夜间消费新场景,“花儿原上健康跑”“长城之源山地自行车赛”品牌赛事,实现“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的转变。打造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1个,文旅融合正在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体育事业充满活力,健康城市“动”起来

“十四五”期间,我市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体育设施从“有”向“优”迈进。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五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通过实施市体育馆、通渭县体育馆等10处场馆的新建与改造,并有序推进定西市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等标杆项目,城市体育“主动脉”得以打通。与此同时,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实施体育公园5个、“国球进社区”项目89处、健身路径90余处,建成全民健身场地补短板工程15个、健身步道6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1平方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文化“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 体育“动”起来——我市“十四五”时期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这五年,品牌赛事活动引领风尚。成功承办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西北五省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100余场次,成功举办定西市第三届运动会,竞技体育水平和赛事组织能力显著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活力。

这五年,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在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我市代表队以金牌43.5枚、银牌20枚、铜牌34枚,总奖牌97.5枚、总分1040分的成绩,位列总分榜第3位,同时,全面实施“123”计划,持续打造“奔跑吧·少年”品牌活动,体教融合不断深化。

对外交流持续扩大,城市朋友圈“广”起来

“十四五”期间,我们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文旅体交流,讲好我市故事,提升城市影响力。

这五年,文化交流有声有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深挖定西特色旅游资源,通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大会等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这五年,旅游推介精准有效。聚焦东西部协作城市及重点客源地,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及“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等目标区域,成功举办“当‘镇江南’遇见‘定西北’”“山海之约·青定之恋·当归定西”等系列文旅推介活动,高质量举办马家窑文化节、通渭书画文化交流活动、李氏文化发展大会、渭水文化旅游季、花儿艺术月等特色品牌活动,成功承办2024年全国地方旅游协会座谈会(陇西),显著提升了定西文旅的省外知名度和吸引力。

“十四五”的辉煌成就已载入史册。站在新的起点,我市文旅体事业将继续厚植为民情怀,深化改革创新,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为人民群众书写更多“诗和远方”的精彩故事。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文雪娅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