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去超级工程楼顶喝咖啡

排行榜 2025年11月08日 06:56 3 admin

10月25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启动文旅试运营;9月新开通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凭借文旅消费新场景火出圈;“中国天眼”景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约38万人次;国庆中秋假期三峡大坝旅游区多日游客接待量达3.6万人次上限……一些超级工程正探索“工程+文旅”融合,以打卡地的身份走进大众视野。

去超级工程楼顶喝咖啡

超级工程何以成为旅游新选择?一方面,超级工程既展现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又形成震撼人心的景观风貌;另一方面,它们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游客在近距离感受工程奇迹的同时,还能领略山川之美、融入时代之潮、感受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工程+文旅”融合,既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又精准回应文旅消费升级需求。当前,游客早已不满足“到此一游”的观光,更看重文旅所带来的体验感、新鲜感与情绪价值。比如,在深中通道的科普基地里,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形式,让游客“穿越”至深中通道建设过程,感受超级工程背后的硬实力。又如,在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游客既可以在“高桥邮局”寄出专属明信片,又能在桥塔顶部的“云端咖啡厅”享受下午茶。多样化体验模式,让钢筋混凝土的硬核结构,变成可触摸、可互动和可感知的文化载体,让“诗和远方”有了更丰富的表达。

当然,工程与文旅融合,不能仅靠超级工程的名气,也不应止步于创造新奇体验,更需在文化内涵、产业联动、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力争让短期热度沉淀为长期吸引力。

文化内涵是灵魂。每个超级工程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比如,港珠澳大桥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文化脉络,“中国天眼”凝聚着科研工作者潜心钻研的精神力量。挖掘重大工程的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空间体验,让游客在游览中深入了解国家科技实力、感受工匠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产业联动是骨架。超级工程文旅不是孤立的观光打卡,而是以工程IP为纽带,串联起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比如,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围绕“中国天眼”形成科研、教育、旅游等产业,实现“工程兴多业、辐射一片区”的联动效应。这不仅放大了超级工程的文旅价值、丰富游客体验,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多元动能。

品牌建设是名片。提供不可复制的体验是吸引游客重复到访的关键。超级工程的品牌打造,应紧扣自身优势,通过精准定位、独特设计与多元传播,提高辨识度和竞争力,避免陷入“看桥都一样,看坝都类似”的困境,让游客在每次探访中都有新收获。

从硬核地标到沉浸体验,“工程+文旅”正以独特魅力,为“诗和远方”写下新注脚。期待更多重大工程承载温暖故事,将技术奇迹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文旅体验。(作者:王 琳 来源:经济日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