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15日 11:56 2 admin

在长江一级支流黄柏河源头,海拔千米的夷陵区樟村坪镇,正上演着一场精彩的“转型大戏”。


7月11日,“矿”世星光·夏宿云上“荆楚四季村晚”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基层示范展示暨樟村坪镇“云上避暑季·宿来樟村坪”第六届民宿文化季活动在该镇羊角山村启幕。


这场融合了“村BA”、非遗展演、农特市集的跨界盛宴,让线上线下20多万名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了“矿与绿”“新与潮”的碰撞。


作为亚洲第二大磷矿腹地,樟村坪因“地下黑金”闻名,如今正以“智慧矿区、康旅胜地”为支点,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地下,智能化开采让“黑色矿石”焕发绿色生机;地上,万亩林海间民宿错落,避暑游客络绎不绝。


从“卖矿石”到“卖空气”,从“挖资源”到“造风景”,樟村坪这颗“高山明珠”正在书写“矿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故事。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文化搭台

“村晚”唱响跨界融合协奏曲


7月的樟村坪,黄柏河源头碧波潋滟,云上西寨木屋被青山环抱,掩映在1314米的高山绿意中。


11日,全国夏季“村晚”灯光照亮羊角山村的夜空,这场国家级群众文化盛宴成为展示樟村坪“矿农文旅”融合的最佳舞台。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璀璨烟花点燃高山夏日激情


主舞台上,非遗巫音围鼓的韵律与现代摇滚的电音交织融合,传统与新潮的碰撞让台下掌声雷动;矿工们脱下工装换上舞鞋,用活力舞蹈与说唱演绎“生态智慧矿山”的转型故事。


“没想到深山里有这么带劲的演出,这趟来得值!”来自襄阳保康的游客肖春艳兴奋不已,她一边高举手机,一边与家人一同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看“村晚”表演


舞台之外,“沉浸式体验秀”同步上演。非遗展示区里,皮影戏艺人指尖翻飞,引得观众拍手叫好;农特市集上,玉米浆粑粑传来阵阵香味,桃花寨的脆桃供不应求;文创摊位前,冰箱贴等带着“矿味”的文创变成“抢手货”,让冰冷的矿石有了温度。


更令人惊喜的是,“村晚”还串联起多元业态,“村BA”在山间球场开赛,矿工与村民组队PK,欢呼声震彻山野;民宿文化季同步启动,游客入住高山木屋,体验“宿在云端”的惬意。


据统计,当晚活动现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万多名游客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数22万人次,樟村坪“村晚”故事唱响夜空。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生态转型

“黑色矿山”蝶变绿色新画卷


“以前这里是露天矿场,粉尘漫天,谁能想到现在成了避暑天堂?”11日晚,站在云上西寨的观景台,创始人岳述明望着眼前的木屋和嬉闹的游客,感慨万千。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由废矿山生态修复后改造的云上西寨已成为热门避暑地


6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坑,如今通过生态修复与业态植入,已成为集特色住宿、葡萄采摘、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暑期客房提前半个月就被订满。


云上西寨的蜕变,是樟村坪“地下智能开采、地上生态修复”的缩影。


作为中国磷矿之乡,樟村坪拥有26亿吨磷矿储量,曾长期依赖“挖矿”的单一发展模式。


近年来,当地打破“资源依赖”路径,在地下推进智能化开采,用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水循环利用,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在地上实施“矿山复绿”工程,把矿场改造成民宿,让“伤疤”变“景点”。


如今,漫步樟村坪,发展蜕变随处可见。环S277省道的“生态康养圈”里,云上枫轻、华西云和等民宿集群次第铺开;殷羊片区通过“微改造”,让乡村变成高山避暑“后花园”,成了游客饭后散步的首选地。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樟村坪镇打造的高山“后花园”广受游客喜爱


为了方便游客,该镇当晚还发布了“云上樟村坪”小程序,在小程序内,一键预订民宿等功能一应俱全,让高山旅游更便捷。


生态的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据统计,2024年,樟村坪游客量超5万人次,民宿业主户均增收超5万元。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产业融合

“清凉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森林覆盖率89.66%,负氧离子浓度超5000个/立方米,夏季平均气温21摄氏度——这组数据是樟村坪发展“清凉经济”的底气。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云海与群山相互交织,景色雄伟壮丽


依托独特的高山气候与生态资源,当地突破“磷矿独大”的产业格局,探索出“农业筑基、旅游赋能、文化铸魂”的“矿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在产业融合中,“民宿+”成了关键纽带。当地民宿从单纯的“住宿”升级为“综合体验体”,秦家坪的民宿周边种满向日葵,游客可赏花、收割冷水红米;羊角山的民宿紧邻湿地公园,饭后散步能观鸟亲水;三堡垭的桃花寨民宿,春季可赏桃花,夏季能摘桃,实现“季季有景、季季有玩”。


农特产品也借势“出圈”。“樟村坪味道”伴手礼矩阵不断扩容,殷家坪蜂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橡子豆皮、红脆李、秋月梨等成了游客“必带清单”。“每次有活动我都来摆摊,蜂蜜能卖出去几十斤!” 返乡创业的“豆腐西施”范友琴笑着说,她的手工豆腐在市集上常常被抢购一空。


文旅业态更趋丰富。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圈椅淌国家湿地公园两大国家级生态IP联动,串联起秦家坪向日葵打卡点、羊角山湿地公园、桃花寨等景点,形成“可赏、可玩、可尝”的独特体验;徒步、露营、采摘等活动接连不断,“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了樟村坪镇新潮流。


宜昌这颗明珠,被22万人“围观”……

▲青山环抱间的樟村坪集镇美如画卷


2024年,民宿文化活动期间,该镇累计吸引上万名游客慕名而来,“村BA”更是“吸睛”,线上线下观赛量达10万人次,带动餐饮、商超收入同比增长一倍、住宿收入同比增长50%,形成“旺季更旺”的火热景象。


从“卖矿石”到“卖空气”,从“挖资源”到“造风景”,樟村坪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也要让老百姓真正拥有增收致富的‘幸福靠山’。”樟村坪镇党委书记胡智勇表示,将继续以“智慧矿山”筑基、“康旅胜地”塑形,在林海间、矿山上续写新时代的“两山”故事。来源:白龙岗纪事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