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15:13 3 admin

本期去周村。

周村是淄博下属区,而区下面还有镇,镇下面还有村,因此这回咱去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但在去东、西铺前,先去周村古商城遛一圈----我还是想买老粗布。为了老粗布,专程去过普集传李:太贵,没舍得,一百八九十块钱一床;又特意去了官庄三角湾,也是一百四五十块钱一床,还是没舍得。我在周村古商城买过六七十块钱一床的,自然不想要一百多块钱的。

老粗布价格差异的区别在于机器纺织和纯手工纺织-----但我一介小老百姓,机器出产的老粗布就完全可以啦。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再者带老妈出来,不能只转悠古村,她对古村不热,这老太太就喜欢大明湖东门附近的天联超市和三职专边上的刘家庄。故而带她去老建筑林立的古商城逛逛还是蛮不错的,至少和她家附近的芙蓉街很相像,她能感点兴趣。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第三次光临了我买老粗布的那家店铺,虽说打着买老粗布的幌子,实则买了条亚麻裙子----女人不都这样?言不由衷,像我这乎的更是见了喜欢的东西不买下来就难受。

醋味冰激凌,入口冰冰凉,进到味蕾深处确实是一股子酸溜溜的陈醋味儿。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古商城距离东铺西铺需时25分钟车程,看地图方位,先去东铺再去西铺。

东铺、西铺位于周村区王村镇,原名崔家庄,明朝初年,毕氏始迁祖毕敬贤因乐其风水,自博山石塘坞迁居此地。明朝中期,淄省大道路经该村,因而道路两侧多有商贾店铺,于是崔家庄又被称之为崔家铺,因有东西二村,天长日久,乡人把“崔”字省略,简称之为东铺、西铺。1970 年前属淄川区。

东铺

进村后将车停在村委会旁的办公室窗下,隐约看到窗内有人探头往下看我们,可能疑惑这么热的天气,这是啥人来了?再者我和老妈一直说济南话,人家一听就知道不是本地人,济南话和淄博话可是完全不一样。

留老妈在树荫下乘凉,我和二哈同学戴好帽子背上水进了村子。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周六那天应该是这次酷暑的最后一天了吧,周日大雨来袭后温度才慢慢降下来。头顶的太阳亮得像个超级大灯泡,关键是在天空的正中位置照着大地,我们走的巷子又偏偏是南北向,西边的屋墙只避下来几十公分宽的阴凉地,俺娘儿俩真是溜着墙根走的。天上这里一缕那里一溜扯破的云彩,如果聚在一起,孬好也能帮我们挡一挡太阳强烈的光线,但它们没有“凝心聚力”,全部四分五裂地散开来,晒死人了。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太阳当空高悬,温度也高,走了两条小街才看到迎面过来两位大姨,在大太阳的照射下没打伞没戴遮阳帽,就这么快速地一路小跑着从我俩身边经过,不知道着急忙慌干啥去,但百分之一万的铁定是被骄阳晒跑的,因为听到落在后面的那位大姨边跑边叨叨:“太热了,太晒了。。。”

嘿嘿,我也晒,我也热。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在烈日的照耀下,迎向天空的玉米穗泛着白光,蔫了的玉米叶则透着绿光。一间废弃的老宅屋顶的枯草更黄了,没了人气的滋润和养护,连野草也丧失了生机,不知枯黄了多久。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长长的小巷,斑驳的屋墙,唯有墙头上面一丛丛绿意盎然的桃树叶子透着四射的活力。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这又是一棵什么树呢?枝繁叶茂地在古宅的山墙上面铺洒下来一片光怪陆离的影子。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没有大树遮拦的屋子,只能直刺刺地被炙热的阳光笼罩着,古朴有年头的青砖也被阳光晒得失去了当初的墨青色,呈现出眼前的土黄色。屋檐下精心雕琢的造型木格也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褪去往日靓丽的色彩,成了今日历经沧桑的斑驳色调。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呀!牛头!在一户人家院门前,惊现了几个极其有趣的根雕木雕。尤其是那个牛头小板凳:牛角、牛耳、牛鼻子,和抵着地面的牛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太逼真了!主人又刻意给小牛头安装了四肢,刚好成了牛头板凳,坐在上面也很稳当。仔细看那木质,好像被火烧过,四条牛腿不知是木质经历的岁月太久,亦或者是从别的有年头的小板凳上拆卸下来的四根木棍,安到牛头身上的?整体看着都是旧旧的样子。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环顾四周,还有好几个造型各异同时各具特色的根雕木雕,这两条灰头灰脸的蛟龙怕不是从土里刚钻出来的吧?而这把微型国王椅更是有趣,忍不住我也一屁股坐了上去,哈哈,别说,我这120斤的体重没把国王椅坐塌了腿,嘿嘿。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我猜啊,这几个根雕木雕的主人一定是位童心未泯的可爱的大爷。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走于古街老巷中,除了偶尔的几户人家院门大敞着,绝大多数都是关门闭户挂着锁头。

曾经热闹喧嚣的商业氛围浓郁的古村:东铺,墙皮脱落、大门消失、影壁上丢失的石雕画。。。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没了,而今只徒留了那些历史故事。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在村子西头看到一条废弃的铁路,查了半天,猜测是不是胶济铁路?如果是的话,那这条铁路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耶。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最后在东铺村还遇到个疑问,就是在村子最北的林子里有一个凸起的大土包,四周围着好些大块青条石,凑近了看,还有两个方型深坑,不像是井,倒像是被掘了的古墓,探头往里瞅:黑漆漆的,不算深,也就两米多,在网上搜来搜去也没搜到相关资料。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而位于村子最后面也是最北位置的村委会,倒像是小学改建的。

----以上都是我个人胡琢磨的哈,具体是啥唯有村里老人知晓,可惜除了在骄阳下匆匆跑走的两位七十来岁大姨,没遇到其他年长的老人。

对东铺村的印象蛮好的,只是网上资料大多介绍的是西铺,对东铺的笔墨要少了好多,要不是因着东铺西铺距离近,不小心闯入,可能就错过了古宅院落集中的东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西铺

相较东铺,西铺知名度高,一是因为村里有座毕自严故居,二则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老先生曾在西铺居住了三十多年,而他的《聊斋志异》即成书于此。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记得我们今年春天去过的“尚书故里”万家庄吗?(游记请戳这里:「链接」)为明成化年间吏部尚书、首辅大臣万安所命名的村子,但在明洪武初年,从河北枣强迁来的毕氏家族始祖毕敬贤落户于西铺村,开始了毕氏家族的繁衍,至六世祖毕忠臣购置了被官府没收的万家庄里的万氏庄园,由西铺迁来了万家庄。七世祖毕木育有八子,其中第四子毕自严,官至太子太保,天启、崇祯年间任户部尚书,于明崇祯八年在西铺建了毕氏先祠,其孙毕盛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把毕自严的画像、圣旨、遗物藏于此处振衣阁中。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八世祖毕自严(1623—1692)在任户部尚书之前的天启年间,由于拒绝阉党魏忠贤的拉拢利用,受魏党排挤,曾一度被罢官归里。毕自严深知官场凶险,复官无望之际,只好做了颐养天年、了却残生的打算。于是,穷其毕生积蓄,在西铺村大兴土木,修建石隐园。毕自严也是一位嗜书如命的藏书家,“志欲读尽天下书”“书如遇买不论金”。他在园内建了藏书楼,名曰“万卷楼”,专门收藏他自己的著作及购得的珍贵藏书,最盛时达 10 余万册。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至九世祖毕际友时,在高珩的推荐下,曾两度邀请蒲松龄执教于绰然堂,这里也是蒲松龄在毕府教书、读书、著书的主要生活起居地,前后历经三十三年。

据记载,高珩[héng]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清顺治时期,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升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高称蒲为亲家。

蒲松龄醉心科举,但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为贡生),仕途失意,穷困潦倒。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做私塾先生,这一年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蒲松龄三十九岁。

毕自严创建的“万卷楼”也为蒲松龄提供了良好的读书和著书环境,毕府提供了有利的生活创作环境,加上蒲松龄自身的才华,在毕府的三十多年时间,蒲松龄完成了影响世界的《聊斋志异》,并由高珩作序。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余馆于毕刺史公之绰然堂,公家花木最盛,暇辄从杖履,得姿游赏……”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花神》篇提到的绰然堂。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毕氏家族在明朝末年富甲一方,科举连第,共计得到了万历、天启、崇祯三代皇帝的封、赠、褒奖的圣旨33道之多。毕家把这些圣旨视为传家宝,密藏在石隐园振衣阁中。后因后裔分家,圣旨也分藏于各家。“文革”时,大多被当作四旧查抄烧毁,有4道圣旨侥幸保存至今。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在最后面院子里的万卷楼旁边有座小高台,上面植了好多葡萄藤,蔓藤爬满了每一根架子,而每根枝条上面又挂着一串串青透的葡萄,有几颗已经迫不及待地变了暗红色,我和二哈同学两眼看得发直,情不自禁地伸手偷了一颗----甜,好甜,真正的葡萄味道,与那些市面上售卖的挤在一起的大粒葡萄味道完全不一样,这些葡萄是自由生长的天然的纯真味道。二哈同学吃了好几颗,我说你自觉点,人家有监控就麻烦了。。。其实整座故居只有我们祖孙三人,工作人员猫在门口办公室吹空调呢。

话说回来,那葡萄真得好好吃,好甜。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朋友们再去周村古商城的时候,可以来东铺西铺转转,毕自严故居&蒲松龄书馆也是免费参观的,进入这座四百多年的院子走一走,近距离与毕尚书和蒲大师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指不定蒲大师会给你介绍个像小倩那样漂亮的媳妇儿呢。

游罢周村古商城,再去寻访明代建村的古村:东铺和西铺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