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十大品牌 2025年07月23日 19:17 5 admin

2021年6月1日,儿童节,莺河村杨书记相约去莺河看看,正好无事,也想实地了解一下1931年我党的赤卫队战斗和流血牺牲的地方---马蹄畈去考察一下,便约定去看看。

  莺河,古称南泉河,发源于宜城、枣阳交界的红山大坡的麻(石麻组合的一个字)琪山东麓,在雅口汇入汉江,莺河在马蹄畈拐了一个弯,造就了一片美丽的风景区,就是现在的莺河村所在地,莺河在这里象一个温顺的大姑娘,水不深而清澈,居民依河建房,房屋鳞次栉比,不高而有特色,古树林立,水车低语,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集吃、喝、玩、游以一体的综合景区,这就是“醉美莺河”了。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从城区出发过了宜城汉江大桥,向南驱行了大约十六七公里,到达了莺河大桥,见到了杨书记,在一番自我介绍后,我主要想看看先烈的故乡及一些有革命故事的地方,杨书记便带我来到了马蹄畈。

我跟着杨书记的车从莺河大桥转而向西,便进了一个村庄,我和杨书记在入村处下得车来,只见入村口有一座村标,是用一个碾子雕琢而成,上面用魏体阴刻着十几个大字,上半身刻着“挥不去的乡愁”六个大字,下半身刻着“莺河.马蹄畈”五个大字 。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杨书记介绍道:“马蹄畈,是一个三面环水的一块岗地,形似马蹄,故名马蹄畈,民间传说,马蹄畈是马头山金马一蹄踏出,旧时登高而看,马头山昂首向天,可惜那时候青山绿水的意识不强,把马头当着矿山开发,现在已经没有一点马头昂首的样子了,马蹄畈下古有饮马泉,传饮马泉是由金马献祭神魂幻化而成,泉水汩汩涌出,清澈甘甜,冬暖夏凉,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现在也已经荒弃了。”他不无遗憾的指着饮马泉道:“这里的风景旧时非常美丽,我们少时就在这河里游泳抓鱼,听老人说,那时河边有很多的参天大树,芦苇密集,水鸟众多,这一次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拟把这里打造成醉美莺河风景区的一个点,目前已经初具雏形,要不了几年,这里将又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我们边走边看边聊,杨书记知道我此行的目的是看一下1931年我党的赤卫队与国民党“铲共团”战斗的地方,便引我走上了一所高处,用手指向东方一片微微隆起的地方,说道:“那里就是战争遗址。”我顺着杨书记手指的方向,向前方看去,并慢慢的向四周缓缓看去,力求更多的去找寻历史。但是我很失望,战争的遗迹已荡然无存,百年变迁,只能根据地形想象一下当时战斗的艰难和残酷。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1931年4月,当时的宜东赤卫队大队长范家义和区委的几个同志率赤卫队在马蹄畈休整,期间,外号”黑大苕”的王崇礼率雅口铲共队前来”清剿”。王崇礼阴毒地抓了一批老百姓夹在铲共队中行走,使战斗很难展开,范家义指挥若定,命战士们散开隐蔽,瞄准端枪的敌人作近距离射杀。“黑大苕"见我举枪不放,知道赤卫队员不忍心伤害百姓,便放心大胆地率众冲杀上来,不料得意忘形,反把老百姓甩到后面去了,范家义当即下令射击,毙伤十余敌,其余慌忙后撤,战土们又高喊着“缴枪不杀”,扑进敌群,生俘30余敌,解决了战斗。这里牺牲的有记录的烈士还有一名,肖大安(1900 -1931),南营土城村人。1929 年6月参加襄南二区六乡民团。1931 年3月在马蹄畈牺牲,可知这里的战斗不止一次。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范家义


  从马蹄畈高地下来,我们来到了马蹄畈村,杨书记介绍道:“我们这个村,旧时大约有十几户人间,有一个朱姓大地主,占据着约百分之七十的田地,他家的庭院有几十间房,就他一家砖房,其他都是草屋,现在这个村已有六七十户人间了,基本都是楼房了。”

我们转到一棵古树前,杨书记介绍道:“这棵皂角树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听老人们讲,这棵树中间空了,过去死过一次,后来从树中又长出一棵小树苗,不知怎么的又把大树盘活了,因为树中有树,所以我们当地人都叫它子抱树。”我近前仔细的一看,果真树中有树,我看过不少子抱树和夫妻树,但是马蹄畈的这一棵却另有不同,里面的子树独立于父树之外,而长大之后却又盘活了父树,不正是植物中的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吗?不正是人类应尽孝道的本性吗?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踏上归途,马蹄畈的一草一木、一史一事仍在心头激荡。那棵历经三四百年风雨的 “子抱树”,父树虽老,子树却以蓬勃生机将其唤醒,这般生命的反哺,不仅是植物界的奇迹,更像是这片土地的精神隐喻 —— 正如 1931 年赤卫队员们在马蹄畈的浴血奋战,他们以年轻的生命争取解放,为后代铺就了安宁之路;而今天的我们,踏访先烈战斗过的土地,既是追寻红色记忆,更是以铭记与传承,回应那份沉甸甸的牺牲。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正是先烈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莺河从昔日血腥战场到 “醉美莺河” 的蜕变,不正是先烈们当年用枪杆子要守护的,而今天我们笔下的 “乡愁”、眼中的 “美景”、手中的 “幸福”。那碾子村标上 “挥不去的乡愁”,不仅藏着田园记忆,更镌刻着不能忘却的红色基因。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风吹过古皂角树,叶声簌簌,像在低语:所谓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于这片土地而言,是后辈对先烈的告慰 —— 我们记得你们为何而战,更懂得如何守护你们换来的山河;是今人对历史的承诺 —— 让马蹄畈的每一寸岗地都生长希望,


走遍宜城之——寻访马蹄畈战斗遗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