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东湖评论:收费风波再起,丽江古城如何讲好“保护”与“发展”的新故事?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07日 11:56 6 admin

近日,丽江古城即将恢复收费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根据《丽江古城维护费征收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游客进入丽江古城核心区域需缴纳每人50元的维护费,有效期一年,可多次进入。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表示,这次收费是对2007年政策的调整,旨在为古城保护和公共设施维护筹集资金。

东湖评论:收费风波再起,丽江古城如何讲好“保护”与“发展”的新故事?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确实需要持续投入,合理的收费有助于其发展,但也有人担忧收费可能劝退游客,影响当地的旅游经济和商户经营。古镇古城收费一直以来都是文旅行业中的敏感话题,江西瑶里古镇、湖南凤凰古城等地都曾因类似问题调整政策。而丽江古城的收费新规再次将“古城是否该收费”这一复杂问题推至舆论前台,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与公众体验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平衡?

收费的关键,在于标准合不合理。据公开数据,丽江古城年均维护支出约2.9亿元,2024年游客量超过6000万人次,创造了1149.92亿元的旅游收入。如果按照每人50元的收费标准,收入将高达30亿元,远远超过实际支出。如此悬殊的差距,难免让人质疑收费的合理性。

要破解争议,关键在于厘清“谁受益、谁分担”的责任逻辑。近年来,丽江市紧紧围绕游客需求,不断创新旅游业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古城的存在不仅提升了丽江的城市形象,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和税收增长,政府应适当从财政收入中划拨专项资金反哺古城维护。剧本杀游戏体验馆、手工艺馆、民宿、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和景区运营方因流量红利获得直接收益,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古城居民与一日游游客则可以减免。

“看得见,用得明”的维护费,让政府赢得群众和游客的信任。公众对于收费的抵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对资金使用去向的不透明。如果能够定期公示维护费用途,让游客、居民清晰地看到收费如何转化为古城保护成果,就能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与说服力。如杭州西湖景区的“志同道荷”微笑联盟,各领域志愿者围绕“西湖志愿工作”各抒己见,保护西湖,打造“西湖样板”,为景区保护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当群众的“被动接受缴费”转变成“主动参与管理”,实现全民共治,治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能,古城才能讲好“保护”的故事。

古城“商业化,同质化”现状,亟需挖掘精神内核,回归文化本源。古城的魅力不在于千篇一律的网红店铺,而在于其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与生活气息;发展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文化的赓续。

古城可以收取维护费,但维护费也应为游客提供“物有所值”的体验。变“维护费”为“粘合剂”,变古城“千城一面”为“千姿百态”,拉近游客与古城的文化距离,加强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的有机联系。比如,可以将云南纳西族的“三叠水”宴席礼仪转化为沉浸式的饮食文化体验;通过展览与互动讲解展现白沙壁画的艺术价值与纳西族的精神信仰。湖北作为内地省份,古城的商业化改造虽然起步晚,但充分吸取了部分地区因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失真的经验。面对同质化问题,襄阳古城另辟蹊径,以“一街一景一文化”的核心设计,打造文旅融合产品,创新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军事文化、诗赋文化、戏曲文化体验场景,展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古城才能讲好“发展”的故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维护费的征收不应只是一种财政手段,而是应该成为探索文化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起点,更是推动治理能力提升和文化价值传承的生动契机。只有抓好责任“主体”、赢得群众信赖、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命力,丽江古城才能真正讲好“保护”与“发展”的新故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湘(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