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寻访忻州特色村 | 静乐县:乡村蝶变满目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2日 09:56 5 admin
寻访忻州特色村 | 静乐县:乡村蝶变满目新

辛村乡柴水村:

从偏僻山沟到乡村游好去处

夜幕降临,柴水村的烧烤体验区亮起星星点点的暖黄色灯光,游客们围坐在烤炉旁,一边翻动着滋滋冒油的肉串,一边欣赏着乡村的璀璨星空。“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小山村,能体验到这么有氛围感的露营烧烤,白天还能带孩子去农耕博物馆体验磨面、织布,行程特别充实!”从太原自驾而来的游客张女士兴奋地说。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寂寥冷清、常住人口仅70余人的小山村,如今竟热闹起来,成了集旅游、露营体验、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体乡村。

柴水村地处静乐县西部山区,蜿蜒乡道一路向上,将这里的青山绿水、清新空气和宁静村落串联起来。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曾被封闭的地理环境束缚,长期以来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年轻人大量外流,留守老人无力发展,增收困难。2021年,一场以“乡愁记忆”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转型,彻底改写了村庄命运。

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柴水村秉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理念,分两期投入850万元:首期350万元率先启动野外露营、农业观光、儿童游乐等基础项目;二期追加500万元,将7座破旧民居改造成青砖黛瓦、设施齐全的民宿小院,同步打造酒坊醋坊文创体验院、孝善文化展示院等特色空间,让传统文化元素浸润每一处角落。

目前,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由盛鼎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主运营。

电影广场、创意民宿、星空屋、传统文化产业园、游客服务中心、智慧导览图……这些多样化的旅游元素,让柴水这个小山村愈发精致,也愈发熠熠生辉。

行走在柴水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既感似曾相识,又觉耳目一新,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让游客仿佛穿越回记忆中的乡愁岁月。每遇节假日,那15处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小院便成为游客住宿的首选之地,有的游客一住就是几天。

“闲置的民居摇身一变成为优质民宿,大大小小的旅游项目让整个村子充满了生机。”谈到发展乡村旅游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拴文感触尤为深切。

“政府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免费帮我们铺院、发菜苗,还为每户送了30只小鸡呢。”村民姚翠莲感慨道。随着旅游项目的推进,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游客临走时总爱到村民院里采摘蔬菜、购买土鸡蛋,这让村民们也能轻松赚上“旅游钱”。据悉,2023年,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柴水村大力推进“5+3”模式,按照一块菜地、一片果林、一窝家鸡、一间客房、一桌土饭的“五个一”模式,串联“农家经济”“后备箱经济”“假日经济”,把“方寸地”变成促农增收的“聚宝盆”。截至目前,柴水村共改造农户院子29套,种植菜地18亩,户均菜地0.6亩;种植山楂树30株,养殖土鸡350多只。“小庭院”可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上千元。

从偏僻山沟到乡村游好去处,柴水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不仅提升了乡村生态“颜值”,还转化为经济“产值”,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元。

“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等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让柴水不仅美在环境,更火在产业、暖在民心,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辛村乡相关领导表示。

双路镇五村:

小菜苗种出“致富路”

夏日,漫步于静乐县双路镇五村,只见街巷洁净、绿树环绕。山风拂过,带来沁人的清爽气息。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该村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就在几个月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菜苗发放活动在五村村委会大院开展。活动当日,村委会大院里热闹非凡,3000株优质菜苗整齐摆放,有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十余种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村民们早早来到现场,有序排队登记。

为确保菜苗种得活、长得好,镇村干部主动担当,化身“多面手”。发放现场,他们是“技术员”,耐心细致地讲解从整地施肥、科学移栽到后期养护的全流程种植要点;他们还是“宣传员”,积极动员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间,把“方寸庭院”打造成“绿色银行”。

“当时发放的菜苗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质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五村党支部书记赵晋国回忆道,“我们不仅把菜苗送到了村民手中,更提供了全程服务,让每一株菜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据了解,发放菜苗后,该村还定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农户庭院,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及时解决村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今,农家院子已换了模样——茄子紫得发亮,西红柿压弯了枝头,黄瓜藤蔓顺着架子爬得老高。村民李大姐家的院子更是成了“样板”,她摘了满满一篮子新鲜蔬菜,笑着说:“别看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这收成还真不错,自家吃不完,我们就拿去镇上集市卖……这都是托了村里的福,不光学到了技术,还多了份收入呢!”

据悉,该村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带动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引导村民盘活庭院资源,发展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等,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越来越多的农家小院变身“微田园”,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从“方寸庭院”到“致富田园”,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庭院经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村将继续响应县里号召,以庭院经济为抓手,引导村民打造“一院一品”特色格局,推动庭院经济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小庭院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白雪萍 赵丹琦 吕芳)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