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江苏淮安: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9日 15:55 5 admin

近日,第七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淮安展馆以“苏超”联赛、热播剧《北上》原型主题区、花街风情、西游文化以及淮扬美食等多元本土元素,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体验。

这场文化盛宴的背后,是淮安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持续探索。从码头轰鸣到鸟语花香,淮安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与文化传承的精准举措,不仅重塑了运河风貌,更让沿线百姓在保护与发展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生态修复,让城市空间绿起来

站在淮安市通甫路大运河桥凭栏远眺,东港体育公园绿意盎然、人流如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很难想象这片充满活力的城市绿地,曾经是尘土飞扬、噪声嘈杂的东港码头。之前,这里聚集了多家货运企业,装卸作业产生的粉尘与噪音不仅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更让运河岸线逐渐失去往日生机。

“这里原来是东港码头,白天黄沙漫天,晚上噪声刺耳。”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潘伟明对往日周边居民的频繁投诉记忆犹新。这位在航道、港口、船闸建设管理岗位奋战三十余年的“老运河”,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工业码头向生态绿地的蜕变。

为还运河一片清澈岸线,江苏省将东港码头整治纳入全省大运河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退港还河、生态修复”。2019年,淮安市与省交通运输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东港码头正式开启生态转型之路。通过拆除违章建筑、清运建筑垃圾、引入生态修复技术,并种植垂柳、芦苇等乡土植物打造滨水景观带,昔日的货运码头成功转型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公园,原有码头功能则转移至黄码港。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拆除方式。公园内两座高耸的龙门吊被精心保留下来,成为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这是码头留存下来的原物”,潘伟明解释道,“不仅承载着独特的运河历史记忆,更融入现代景观之中,如今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江苏淮安: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东港体育公园 图片来源/今日清江浦

同样的生态蝶变,也发生在洪泽湖大堤。曾经杂草丛生、停满住家船和餐饮船的湖岸,经过几年持续整治,重现水清岸绿的景象。“我们一次次登船耐心劝说,既要坚守政策底线,又要体谅他们的生计困境。”洪泽区水利局工程管理科科长卜奎予介绍。通过细致工作,当地共赔付、拆解省定任务内2500条住家船、27条餐饮船,让这片水域重新恢复清澈与宁静。

文旅融合,让沉睡遗产活起来

“明朝嘉靖年间,淮安大关八十万两税银,在淮安板闸镇离奇失踪……”这个暑假,淮安首个大型室内夜游沉浸式互动剧场《板闸夜未央之霓裳惊梦》在板闸遗址公园精彩上演,累计吸引游客达87万人次。

这里发掘出的“板闸”遗址,被确认为明代大运河清江浦段五闸之一,见证了明清两代淮安段运河的繁荣与变迁。2024年7月,板闸遗址公园全面对外开放,迅速成为大运河百里画廊的热门景点。“公园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更要成为文旅融合的创新者。”公园负责人、淮安水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新表示,首要考虑的是要让沉睡的历史苏醒,以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园不仅通过文物展示重现历史脉络,还运用投影沙盘、微缩模型等互动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板闸往昔盛景。一系列融合现代科技与趣味体验的创意活动,使古老遗址真正“活”了起来。

江苏淮安: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 图片来源/方志淮安

在二河西堤(洪泽湖大堤一部分),一尊铸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镇水铁牛静静卧于河畔,成为这片水域守护与记忆的鲜活注脚;绿树掩映之下的乾隆御碑,记录着乾隆视察洪泽湖水利工程的一段历史。

“把文化显出来,把水透出来,把堤护起来,把景秀出来,把产业串起来,把人引过来。”淮安市淮阴水利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顾婷婷这样概括二河西堤生态修复工程的总体目标。通过深入挖掘古堤历史文化价值,洪泽湖大堤正被打造成一条集生态廊道、交通要道、旅游热道、产业大道于一体的“世界遗产区、中国网红地”。

绿色发展,让运河岸边“火”起来

“现在是暑假,周五周六的客房基本上都住满。如果是春天游客更多,起码要提早半个月预订。”在洪泽湖畔蒋坝古镇,“云沧海”民宿主理人张小燕介绍道。这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评选出的国家“甲级旅游民宿”,也是苏北唯一一家。

民宿由7座传统民居院落修缮而成,既保留了老建筑的主体结构,又巧妙融入新中式设计元素和蒋坝本土文化,连寻常的蔬菜瓜果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张小燕仍清晰记得2017年初到蒋坝时的景象:“老街住户稀少,只有几位老人坐在墙角晒太阳。”随着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的推进,一批工作室、特色店铺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古镇面貌悄然焕新。

环境之变不仅重塑了水域生态,更激活了沿岸人气。蒋坝螺蛳美食季期间,全镇日均螺蛳销量超过一万斤,部分商户单日销量甚至突破300斤。节庆赛事也接连不断:2025年环洪泽湖马拉松赛暨第九届洪泽古堰半程马拉松吸引了全国2000多名跑者参与;同年举办的大运河龙舟赛更迎来3万多名市民现场观赛。据统计,百里画廊沿线的河下古镇、蒋坝老街等8处景点已跻身淮安人气景区前十,成为新晋打卡“顶流”。

文化传播同样热度不减。连续三年举办的“运河之都·百里画廊”主题征文活动累计吸引7.2万人参与,同主题短视频和摄影大赛收到来自全国的作品2500余件。今年5月,更有300多家海内外媒体将镜头对准淮安,向世界传递这条文化长廊的焕新故事,“运河之都”的城市名片越发闪亮。

如今,里运河沿岸焕然一新:老船厂改造的龙首湾驿站提供观景、阅读等多重体验,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宾客盈门……随着一批标志性项目在“五年展盛景”的关键节点陆续收官,运河美景串珠成链,沿水延伸。粼粼波光中,映照的不仅是漕运古镇沉淀千年的文化记忆,更折射出新兴产业发展的盎然生机。

文/李诗睿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新华网江苏频道、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文旅淮安、方志淮安、今日清江浦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