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9日 15:55 5 admin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读走西藏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1.地理坐标:江达,藏语意为“江普寺沟口”,解放西藏的第一站。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东北部、金沙江上游。东邻四川德格,南接贡觉县,西靠昌都卡若区,北连青海省。东西最大距离28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27公里。

江达汉字曾译“降达”、“德格江达”、“江达寺”等。原系德格土司属地。1909年划归川西邓科府。1919年设江达西勒康,后改建为江达宗。1959年4月建县。面积13155平方公里。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92800人。辖2个镇(江达、岗托)、11个乡9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县政府驻嘎通(面积2平方公里),距昌都镇228公里,距拉萨1170公里,距成都1070公里。2019年2月,退出贫困县。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2.地势气候:江达县地处藏东横断山脉,为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地势险峻,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800米,最高海拔5300米,相对高差约3100米。

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干雨季分明,气候变化明显,日照时间长。年降水量548.5毫米,年无霜期60天~80天,年平均气温6℃。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雪灾、旱灾、冰雹、霜冻等。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3.名特产品:江达属半农半牧县。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油菜等,畜牧业有牦牛、黄牛、绵羊、山羊、马等。用材林以松、柏等树种为主,有经济林50亩。

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重晶石、冰洲石等。名特产品主要有麝香、虫草、贝母、大黄等珍贵药材,还有核桃、民族手工艺品和各类畜产品。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4.旅游资源:江达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古代遗迹、民族文化遗产等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人文景观有位于同普乡的瓦拉寺(萨迦派),位于仁普村的地本根寺(本教),位于波罗乡的色炯寺(萨迦派),位于西邓柯的青稞寺(格鲁派)等40多座寺院,这些寺院依山傍水,构造错落有致。

自然景观有距县城5公里处的果布白宗神山,距县城30公里处的波罗吉荣峡谷等,还有被誉为“圣水”的觉布温泉、卡贡温泉和青泥洞温泉,水温高达45℃,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对治疗关节炎、皮肤病、胃肠道疾病等有奇特疗效。

古代遗迹有距县城80公里处(德登乡)的古老动物化石群,主要是披毛犀、马、牛、羊、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对考证昌都地区历史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民族文化遗产主要有距县城14公里的同普乡山壁上的“普水”石刻,据说“普水”二字系清朝封疆大臣赵尔丰所书,同普知事张以诚所刻。

字嘎乡的“石刻壁画”图案清晰,刻工精细,充分体现了藏文化的独特风格。还有波罗古泽工匠刻制的大藏经、风马旗和佛像图案,刻技之高西藏亦少见,极具民族特色。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5.旅游交通:江达县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结合部位,也是藏东的门户,川藏317国道横穿县境达182公里,联结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等5个乡(镇)。向西经昌都镇可直达拉萨,往东越金沙江通抵成都。

还有县道1条、乡道7条。江达和昌都之间的达玛拉山,是国道317线上的险关,路面狭窄破烂,如遇上雨天,道路就湿滑难行。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江达县是川藏北路进入西藏境内的第一个县,也是德格和昌都之间来往车辆的人吃饭、住宿的一个重要地点。

——江达服饰极具特色,已入选西藏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昌都•江达,川藏北路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县,有“木刻之乡”之称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