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3日 01:01 6 admin

2025年8月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道令人费解的风景线:成群结队的日本游客推着特大号行李箱,却绕过了故宫和长城,对烤鸭和炸酱面也视若无睹,反而专注地穿梭于老药铺、茶叶市场和古玩城之间。

这种高度目标导向的行为既非传统旅游,也普通购物,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跨境补给行动"。日本游客为啥这么做?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日本游客独特的“购物清单”

日本汉方药市场一直以来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汉方药80%以上的原材料都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日本本土汉方药的价格居高不下。

而北京的老字号药房,如同仁堂等,所售卖的中药材不仅品质优良,被认为更加“地道”,价格也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这就使得许多日本游客来到北京后,会对中药材进行专业的采购。他们会仔细挑选各种药材,一次性采购数万元的情况并不少见。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即使把机票等成本计算在内,在北京购买中药材仍然比在日本购买同类产品更具经济效率。

日本虽然也有自己的茶文化,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茶叶种植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本土茶叶种类相对单一,而且价格也比较昂贵。

而北京的茶叶市场则丰富多彩,茉莉花茶、碧螺春、龙井等各种品种应有尽有,价格也十分亲民。

日本游客喜欢购买散装的茶叶,因为散装茶叶更符合他们对“未经过度加工”的追求。许多日本游客会批量采购十几斤茶叶,然后进行真空包装,带回日本。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些茶叶不仅可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饮用需求,也是性价比极高的社交礼品选择。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北京著名的古玩市场,这里也吸引了不少日本游客。与其他游客不同的是,日本游客在潘家园并不追求高价的古董,而是青睐那些带有历史痕迹的平民物件。

比如一些几十元的明清瓷片、旧书、老照片等,这些在国内看似普通的物品,在日本却可能成为文化沙龙的展示品。

日本游客对这些物品的偏好,反映了他们对“老北京烟火气”的情感认同,以及在日本小众收藏圈中“文化故事”的价值。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他们认为,这些物品虽然价格不高,但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秀水街市场的高仿奢侈品也是日本游客的采购目标之一。这些高仿品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与正品相比,价格相差悬殊。

但日本游客却将它们视为性价比高的社交礼品,用于回国后赠送同事朋友。这种行为反映了日本职场礼品文化的实用主义转向,以及对中国市场仿品接受度的现实认知。

在日本职场,礼品赠送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但由于经济压力等原因,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些价格适中、质量不错的礼品。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秀水街的高仿奢侈品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虽然是仿品,但在外观和质量上都有一定的保证,而且价格实惠。

教育“旅游”与跨国生活提前规划

有些日本游客大多是有孩子的家庭,他们来学校详细咨询课程衔接、双语教学和入学条件等问题,实际上是为跨国生活做前期准备。

日本家长将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视为一种国际化履历的投资。他们认为,在中国学习过的孩子回国后兼具双语能力和跨文化适应力,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种“早期海归投资”观念,促使许多日本家长将旅游与教育考察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旅游”模式。

他们会在旅游的过程中,带着孩子参观北京的学校、文化场所等,让孩子提前了解中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

日本游客对望京、三里屯等日籍人士聚居区的关注,已经超出了简单观光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生活信息收集过程。

他们会打听学校周边的租房行情、了解生活设施的配备情况等,为企业外派可能带来的跨国生活做准备。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望京地区有许多日本企业和商店,生活设施也比较完善,是日本游客比较关注的地方。

日本家庭带孩子参观北京的文化场所,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享受旅游的乐趣,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跨文化适应力。

通过让孩子提前接触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未来可能的跨国生活做准备。这种“沉浸式预习”将旅游变成了实际生活能力的训练过程,体现了日本家庭对文化适应的重视。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跨境流动新形态

北京在日本游客眼中的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传统文化符号,逐渐转变为了多功能的跨境节点。

城市的功能性价值,如药材的地道性、茶叶的性价比、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等,已经超越了观光价值。这反映了国际游客对城市评价体系的转变,实用优先于体验的观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对于日本游客来说,北京不再只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满足他们各种需求的城市。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比如他们可以在北京买到性价比高的中药材、茶叶等商品,也可以为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了解到更多的教育信息。

日本游客不再是漫无目的地观光旅游,而是带着明确的目标和需求来到北京,他们的行程安排也更加紧凑和高效。

这些日本游客在北京表现出了极强的文化判断力和消费自信,他们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北京市场上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具体地点。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这种高度成熟的跨境消费行为,反映了日本消费者对中国特定商品质量的认可,甚至是对中国文化正宗性的承认。

他们相信中国的商品和文化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面对日本游客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北京的商业生态已经开始做出适应性的变化。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许多药铺开始提供日语服务,方便日本游客沟通和购买药材;茶叶店也配备了真空包装设备,满足日本游客批量采购茶叶的需求;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一些商家也开始学习简单的日语,用来招呼日本游客。

总之,日本游客在北京的消费行为和需求的变化,是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缩影。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大量日本游客涌入北京,打着旅游幌子不去旅游不吃美食,为啥来?

资料来源:

1.北京口岸出入境超1400万人次2025-08-3109:40来源:北京日报

2.“你好,北京”文旅推介活动精彩亮相2025大阪世博会——北京时间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