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04日 13:03 6 admin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老街就像一本用时间装订的线装书,每走一步都像翻到新的一页,页页都写满了光阴的故事。它也是刻在居民心里的生活符号,藏着喜怒哀乐,也记着这座城市的风雨与荣光;更像是城市文明的血脉,每个角落都透着温暖的烟火气。惠州惠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这次来游玩,我除了逛了些常规景点,还特意抽时间钻进老街里转了转,颇有收获。这不,我今天就来到了“九街十八巷”之一的金带街。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金带街东头连着水门,西头通向西湖,像一条绸带飘在城里。街边的屋子之间还延伸出不少小巷子,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宽有的窄,纵横交错,每条小巷都藏着自己的故事。这条街的历史能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历经了明朝的发展、清朝的演变。过去,金带街住的多是书香门第和名门望族,街上遍布着书院、祠堂和名人故居。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逛金带街不用特意找什么,慢慢走就总有新发现。那些老房子上,斑驳的壁画、精致的雕花、厚实的房梁,还有透着岁月感的墙壁,都是当年这里繁华过的证明。就连路上的一块石头、房上的一片瓦,都藏着说不完的老故事。珊姐姐在里面逛的时候,也有了不少意外的发现。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第一、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里的宾兴馆——它是专门为赶考的学子修建的。清道光六年(1826年),岁贡黄锡圭提议建这座馆,惠州归善县的乡绅们一起捐了六千多两银子、两千多块银圆,在塘尾街(就是现在的金带南街)买了块地。又得到了惠州知府达林泰和归善县令于学质的支持,花了两年时间,到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终于建成了这座三堂四横屋的封闭式四合院。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那时候,金带街到塘尾街一带文化气息特别浓,宾兴馆附近不光有学院衙,还有东榭书院、三江书院、文昌宫这些文教场所。很多来学院街考试的学子,都会选择住在宾兴馆。宾兴馆坐北朝南,背靠方山,门前有池塘,远处还能看到尖峰。直到现在,馆里还留着两块石碑,分别是《宾兴馆碑记》和《宾兴馆条约》,上面写着宾兴馆的由来,还有资助学子的各种规定。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后,宾兴馆的这段历史也暂时告一段落。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第二、仍有后人居住,一如往昔的惠州籍举人、教育家陈培基居住的旧宅

惠州金带街61号,是举人、教育家陈培基的旧宅,其原址为明代“盛世文宗”杨起元故居,后由陈家购得并兴建为三进四合院。这座住宅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配灰瓦屋顶,通面宽13米、进深35米,占地450平方米。建筑遗存明代用材,红砂岩鼓形柱础搭配圆、六角形木柱支撑圆拱门,院内还保留清中期围墙。大门右侧的夹石刻有“光绪十九年广东乡试中式四十四名举人陈培基立”,屋内尚存其任四品官时的画像。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解放后这里曾作为银行职工宿舍,住过20多户人家。上世纪80年代归还陈家后,陈培基的后人便一直在此居住,让这座承载着家族与地方记忆的老宅延续至今。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第三、乾隆年间修建的陈公祠

在惠州金带街37号,有一座修建于乾隆年间的亮毅陈公祠。它在陈氏家族的文教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和金带街的其他祠堂一样,主要为陈氏子弟参加乡试提供食宿和学习之处。这座祠堂占地530平方米,是三进式四合院布局,面阔二间。祠堂用清水砖墙砌筑,有着硬山顶和阴阳瓦,主体呈长方形 。它的梁架古朴,门前柱础保存完好,工艺讲究。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比较破败,但其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往昔的荣耀,见证着惠州的历史变迁,意义非凡。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第四、张友仁祖居梅花馆

在惠州惠城区桥西街道尔雅巷社区金带街五巷7号,有一座古朴的建筑——梅花馆,它是张友仁祖居。张友仁是惠州人,清末贡生、同盟会员。历任县长等职,兴教育、修公路,抗战中支持救亡,著有《惠州西湖志》等这座建筑始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642平方米,坐南朝北,为二进深两层楼房,是砖木结构。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我就是被名字吸引过来的,梅花馆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门前曾立有一通刻有梅花的石碑,另一说是因门前大花园里栽有两棵梅树。它不仅承载着家族记忆,还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战时期,张友仁积极投身抗日,1939 - 1940年将梅花馆让给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办公与住宿,为抗战作出贡献,如今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第五、会发出声音的金带街北段的叮咚巷。

惠州金带街北段有条特别的小巷叫叮咚巷,宽不足一米,长也就两百米左右,两旁立着几十米高的高墙,把巷子衬得格外幽深。

人走在巷里的石板路上,鞋底一踩就会发出“叮咚、叮咚”的清脆声响,特别好听。为啥叫这个名字?居民们都爱讲一个老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巷子地下埋着一只金鼓,行人走过时,脚步一震,金鼓就会发出叮咚声。这充满趣味的传说,让这条小窄巷多了几分神秘又亲切的味道。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惠州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一金带街,遍布古建及名人故居,现如何

近代的洗礼后,金带街仍然保留着最初的生活气息,一直作为居民生活点存在。金带街过去的繁华都锁在这一街一巷中,只是大多数老街古巷都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如今的金带街,一半是老样子,一半添了新气息;有些地方保存得好好的,有些却显得破旧。原来的老住户大多搬走了,现在住的多是外来的租客。曾经热闹的府城中心,不知不觉成了城市里不太起眼的角落。过去住在这里的官员、读书人、有钱人,换成了环卫工人、小商贩和务工者。这些从各地来的新面孔,为了生活和梦想在这儿扎根,成了老街的新主人,也在给金带街续写着不一样的新故事。

提醒:文中图片“珊姐姐爱旅行爱美食”实拍作品,版权所有。图片已标注,谢绝无偿使用,禁止未经授权转载使用,如需合作请私信沟通,谢谢!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