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三晋秋韵:传统与当代的文化对话​​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1日 09:58 5 admin
三晋秋韵:传统与当代的文化对话​​

名城早报记者 张小海​​

初秋的山西,古建筑间流淌着舒爽秋意。忻州古城石板路上,游客驻足老字号店铺细细品味;云冈石窟佛龛前,青年佩戴智能设备端详千年艺术;太原古县城墙下,传统曲调与现代旋律和谐共鸣——这座拥有两万余处古建的文化大省,正进行着一场深邃而生动的古今交流。

场域焕新:古城的秋日生机​​

忻州古城成为重要范例。开放数年的古城,通过免费开放、合理商业布局及“非遗”体验设计,吸引大量回头客。其“活态保护”策略明确:核心区保持历史风貌,街巷融入剪纸、面塑等“非遗”工坊,老字号与特色餐饮相映成趣,形成“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的完整空间。

古建阐释体系同步提升:晋祠博物馆讲解员穿着宋风服饰,在圣母殿前演绎历史情节;云冈石窟提供定制导览,专家团队结合洞窟特点讲解雕刻技艺;全省串联六条“重走梁林路”主题线路,将学术考察转化为大众可达的文化之旅。

数字赋能:遗产的当代讲述​​

科技重塑文化叙事方式。云冈石窟数字化工程通过高精度扫描建档,新建美术馆内,观众借助XR设备“进入”北魏开凿现场,指尖轻触即可了解佛龛结构。此模式已推广至多地:山东青岛展出3D打印第三窟复制品;临汾广胜寺壁画经数字复原后,观众可“登临”虚拟古塔眺望初秋景色。

“数字技术不是取代实体,而是扩展感知边界”,云冈研究员强调。当精美佛像在柔和灯光中呈现,静态遗产转变为可互动的文化载体。

业态融合:时空的和谐共鸣​​

太原古城墙下的音乐活动体现融合新路径。今秋的集体演唱既尊重建筑空间特质,又融入现代表达。持续发展的“演唱会经济”,使乐迷在观演前后自发参观晋祠、双塔寺等古迹,形成“日赏文物·夜享艺术”的综合消费模式。

全域旅游秋日景象逐渐显现:

大同东南邑街区汇集30余家“非遗”工坊,晚间皮影戏在温馨灯光中吸引家庭游客。

运城新绛县对14条古街进行“微更新”,绛州鼓乐定期在修复戏台奏响秋日乐章平遥、忻州等古城建立老字号支持机制,要求商品体现本土季节性文化特色。

古今交融的三晋实践​​

从云冈数字展厅到忻州热闹街巷,山西初秋实践脉络清晰:历史空间通过功能复合重现活力,数字技术打破文物保护与传播的时空限制,传统文化在现代消费场景找到新支点。当游客在千年古塔下体验传统技艺,在明代城墙上合唱现代歌曲,一种基于文化本质的共生关系已然形成——既传承历史记忆,又拥抱当代生活,为文化遗产活化提供可持续的“山西方案”。

编辑:邵彦霖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