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光影为桥,文明共聚:金熊猫论坛上的对话与共鸣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19日 17:57 3 admin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雪娟

光影为桥,文明共聚:金熊猫论坛上的对话与共鸣

9月的四川成都,桂香浮动,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在此启幕。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如期举行,数百名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明共聚,开创未来”主题展开深度交流。从影视艺术到数智技术、从传统文化到青春表达,这场以影视为纽带、以熊猫为符号的盛会,既勾勒出文化交流的当下图景,更昭示着文旅产业的未来方向。

文明对话:从共识到共鸣的跨越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论坛现场,这个共识成为贯穿全场的精神主线。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以各自的视角诠释着文化对话的价值与路径。

老挝国会副主席坎贝·丹腊的发言细数近年来老中两国的合作成果:直飞航班与直达动车构建“钢铁新丝路”,成都大学为老挝留学生提供教育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万象频道落地,中老优秀电影巡映活动持续开展……坎贝·丹腊表示,尽管两国文化各具特色,但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越发感受到彼此相通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共鸣。

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期待巴中两国“持续拓展文化交流,加强创意产业合作,深化双边及全球对话”。他说:“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恰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理想平台。”

当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从衣袋里摸出大熊猫“花花”玩偶时,全场观众带着会心的微笑为其鼓掌。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尤为认同,在他看来,这些古老的思想到现在依然熠熠生辉,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各国要互相学习借鉴,推动世界和谐共生发展。

埃及文化部部长艾哈迈德·福阿德·汉诺认为:“这次盛会再次彰显了文化艺术在搭建不同文明沟通桥梁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埃及始终致力于与中国加强文化与创意交流,特别是在电影、纪录片、动画和电视剧等方面,他相信,这些艺术形式是增进相互理解的重要载体。

产业共振:从技术赋能到场景革新的探索

论坛期间,同步开设的4场平行论坛开启了产业实践的探讨。围绕“数智赋能”“光影解码”“场景焕新”“生态重塑”四大主题,嘉宾的观点交锋碰撞出未来文旅产业的发展图谱。

“影视是世界的共同语言。”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主论坛回溯电影百年发展史时说,自从卢米埃尔兄弟将第一部电影带进人们的生活,世界电影经历了1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

在“数智赋能”分论坛,AI技术的应用成为焦点。曾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的乔尔·海尼克现场展示了AI创作的奇幻风格短视频。他预言:“随着AI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文化产品的生产门槛也会同步降低,普通人也能创作并发布文化产品。”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陈共德用实践案例印证了技术的力量。他说:“现在我们用AI元宇宙或者虚拟现实的大空间就有30多个,给大唐不夜城带来的游客一年有8000多万人次。”当地打造的长安十二时辰沉浸式街区,让从业者和游客真切感受到技术的魅力。如今西安的短剧发展利用AI技术取得很大进步,陈共德认为,文旅产业或者影视产业是AI最好的试验田、孵化器,AI也是文旅发展和影视发展最好的引擎。

“场景焕新”论坛上,“Z世代”的文化消费新趋势引发热烈讨论。以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例,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表示,很多年轻人穿着汉服去看电影,此后还会“打卡”长安主题展,甚至将自己剪辑的《将进酒》的混剪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他们把看电影当成文化的社交活动”。如今观众已转变为“追求沉浸、互动、圈层认同的数字原住民”,传统消费模式正被重塑。“电影不再是单向输出的内容,而是社交货币和自我表达的载体,是‘影院+社交’‘电影+生活’。”他描绘的未来图景令人期待:“影院可以变成主题体验馆,电影IP能衍生出剧本杀、线下的‘快闪’和定制化的周边。”他认为,这种参与式的消费正在倒逼行业重构电影的消费场景,从单一的观影到全链路的情感互动,构建“内容+社交+交易”的复合场景,让电影成为“Z世代”社交生产生活的文化插件。

未来共筑:从论坛对话到全球协作的启航

论坛上,金熊猫全球影像合作计划启动。该计划涵盖“光影青创行动”“版权护航行动”“全球影视协作行动” 及“视听人才成长营”等板块,旨在与全世界影视行业从业者一道,共同构建尊重历史传统、包容多元文化、鼓励创新表达的交融氛围。

尼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部长汉娜图·穆萨·穆萨瓦的发言,恰是这一计划的生动注脚。她盛赞中国创意产业的成就:“游戏《黑神话:悟空》获得全球赞誉,电影《哪吒2》创下票房纪录,中国的创意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的典范。”她表示,未来尼日利亚希望与中国携手,将非洲与中国的故事融入游戏和动画产业,以此重塑非洲的时代新貌。

“真正的交流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陈凯歌的这句话,道破了文化交流的真谛。金熊猫奖永久落户四川,每两年举办一届,其使命便是“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论坛落幕时,成都的晚霞铺满天际。是夜,金熊猫盛典星光灿烂,文化文艺界名人、行业专家共同走上锦绣大道,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审委员会集体亮相,颁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4个单元及评委会特别奖共27个奖项。正如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所言:“艺术这一世界性的语言,让人们得以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隔阂,连接共同的情感,产生心灵的共鸣,传递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数据显示,第二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面向全球征集作品5343部,其中,国外作品3910部、占比达73.2%,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评,较首届增加22个。金熊猫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参与度越来越深,这场始于成都的文明对话,正沿着光影铺就的道路,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