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不止是看戏!淮安大众剧场焕新“归来”!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4日 18:00 7 admin
不止是看戏!淮安大众剧场焕新“归来”!

扬子晚报网9月24日讯(通讯员 曹康姣 吴骊珠 记者 朱鼎兆)近日,承载淮安几代人观演记忆的大众剧场传来喜讯:经知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全新运营改造,这座积淀了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剧场将于10月1日试营业。从传统镜框式舞台到沉浸式互动空间,从单一观演场所到多元文化据点,大众剧场以“老建筑+新创意”,让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地标重焕光彩。

作为淮安清江浦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大众剧场的改造始终坚守“修旧如旧”原则。走进剧场,斑驳的砖墙刻满岁月痕迹,涂鸦墙面、卡通熊摆件等年轻元素与之巧妙呼应,老空间里透出时尚气息;舞台区域新增专业灯光、舞美设备与扩声系统,让老剧场既留住了“老味道”,又具备现代化演出条件。

“我小时候就来这儿看戏,那时候演的多是淮剧,台下满是卖瓜子、茶水的小贩,热闹得很。后来剧场冷清了,看着心里挺不是滋味。”住在都天庙街的张阿姨道出了许多老街坊的共同情愫。如今看着剧场重新焕彩,她已计划带着孙子来感受老剧场的新模样:“既能让孩子了解我们小时候的记忆,也能体验现在的新鲜演出,挺好的。”

“传统话剧常讲‘第四堵墙’,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它。”淮安知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磊介绍,改造后的剧场彻底消弭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让观众从“看客”变为“剧中人”,获得更真切的沉浸式体验。

试营业期间,剧场将推出两部特色剧目:人气恋爱喜剧《完蛋了,我被下任女祭司盯上了》笑点密集、互动感强;原创悬疑剧《十三乡大劫案》中,演员会走下舞台与观众实时互动,还为观众分配专属角色,剧情分支与结局全由观众决定。“演员既要会演话剧,又得有脱口秀演员的应变能力。”杨磊解释,开放式互动中,观众可能抛出即兴问题,唯有高情商的演员才能接住“意外”,让演出更富张力。

演员张文晓对此深有感触:“改造后的剧场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大家的情绪能实时共鸣,这种沉浸式体验是传统剧场比不了的。”演员向朋补充,剧场主打轻喜剧与情感、悬疑类剧情,不追求宏大叙事:“就是想让观众轻松看戏,让观众参与到剧情里。”

不止是看戏!淮安大众剧场焕新“归来”!

大众剧场的焕新,不止于商业演出,更致力于成为培育本土文化力量、服务市民生活的“文化枢纽”。9月底,剧场将联合淮阴师范学院话剧社举办公益演出,上演巴金经典话剧《家》。“后期我们还会与淮阴师范学院深化合作,共同创排更多结合本土文化的剧目,既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展示平台,也为淮安挖掘年轻戏剧人才。”杨磊说。

在运营模式上,剧场打破“周末演出、平日闲置”的行业局限:周一至周四晚间,变身“戏剧体验实验室”,面向市民开放表演入门工作坊、剧本围读会、即兴戏剧体验场;候场空间平日则可用于剧本杀、剧本围读等活动。“我们想打破‘艺术小众’的刻板印象,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挖掘更多潜在的戏剧爱好者。”杨磊表示。

立足都天坊片区文化资源,剧场的未来规划更具“淮安特色”:依托周信芳故居文化与老剧场传统戏曲元素,探索“京剧+”创新形式,将传统京剧元素与现代剧情深度融合;拓展儿童剧、红色主题剧、舞蹈剧等类型,针对儿童排演互动童话剧,为家庭观众推出红色主题剧目,让剧场真正成为市民交流、社交的文化据点。

据悉,剧场票务将在美团、大麦、猫眼、抖音四大平台同步上线,10月1日试营业后将实现“周末有好戏,夜夜有剧场”。“老建筑不该被时光遗忘,我们想给它注入新活力,让它重新成为清江浦文化的一张名片。”杨磊说,期待更多人走进大众剧场,在历史与创意的碰撞中,感受戏剧魅力,遇见不一样的清江浦城市文化。

校对 胡妍璐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