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7日 09:10 4 admin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奇葩的国家,小到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全国只有32个女人,面积还不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可它的人均收入却高达53万元人民币!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它不仅富得流油,还因为一段复杂的历史,特别希望得到中国的原谅。

这么小的国家,为什么就这么有钱?为何又惦记着跟中国修好?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神秘小国的故事,从它的奇葩经济到跟中国的恩怨情仇,再看看它怎么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小得离谱,却自带光环

这个国家,坐落在罗马市中心的一块小高地上,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村子的大小。

想在世界地图上找它?得拿放大镜才行。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整个国家被意大利团团围住,边界线才两英里长。

随便走几步,就能“出国”到意大利,简直比串门还方便。

关键是人口特别的少,只有800来号人持有公民身份,其中女性的数量少得可怜,仅32人,比一个大点的家族还少。

别看它小,它可是全球天主教的“老巢”,教皇住这,管着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

这地方在信徒眼里就是圣地,地位高得不得了。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圣彼得大教堂,号称全球最大的教堂,占地5英亩,建在使徒彼得的墓地上,穹顶高得让人脖子酸。

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创世纪》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还有,这个国家的博物馆,藏着7万多件艺术珍品,从文艺复兴的画作到拉斐尔的壁画,个个都是无价之宝。

站在圣彼得广场,抬头是金光闪闪的教堂穹顶,周围是穿着五颜六色制服的瑞士卫队,这135个小伙子从1506年开始就负责保护教皇,衣服花里胡哨得像从文艺复兴画里走出来的。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每天都有大把的游客挤在这,拍着照片,感受着宗教和艺术的碰撞,

可能大家心里都在想:这地方小是小,可气场真不小!

没地没厂,凭啥富得冒油?

可能有人会觉得好奇,这么小的面积,地不够种粮食,厂子也没法建,连个像样的科技公司都没有,怎么就能人均收入53万人民币?

答案藏在它的“独门生意”里。

先说旅游业。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每年有500多万游客蜂拥而至,光是博物馆,每天就接待2.5万多人。

你想想,门票、纪念品、导览团,哪样不得花钱?

游客来这,不是随便看看,是来朝圣、看艺术、感受历史的。

博物馆里那7万件藏品,虽然只展出2万件,但随便一件都是文艺复兴的宝贝,值老鼻子钱了。

想不挤得慌,那就得赶早赶晚,或者报个优先入场的团,不然人挤人,连个拍照的空都没有。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除了旅游,他们还有个“印钞机”——邮票和纪念币。

这小国发行限量邮票和纪念币,个个都是收藏家的心头好。

尤其现在谁还写信啊?但这些邮票简直是稀罕货,价格蹭蹭往上涨,妥妥的“硬通货”。

再加上全球天主教徒的捐款,钱像流水一样涌进来。

毕竟,教皇一声号召,信徒们掏钱可不含糊。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还有,梵蒂冈靠出租土地、搞点国际投资,也能赚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当地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全球第一,每人每年喝掉74升!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天主教的圣餐仪式得用红酒,教皇和神职人员可没少喝。

不过别误会,这虽然“人均犯罪率”也挺高,但大多是游客顺手牵羊的小偷小摸,没啥大案子。

毕竟,谁敢在教皇眼皮底下闹事?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很多游客在邮局排队买张限量邮票,旁边瑞士卫兵挎着长矛走过,远处教堂传来悠扬的钟声,都会不由得感慨,这场景还真有点像穿越到中世纪。

可就是这么个小地方,硬是靠着文化、信仰和脑子活络,赚得盆满钵满。

和中国的恩怨:从冷战到示好

说到梵蒂冈和中国,故事可不简单。

两国的关系,曾经冷得像冰窖,原因得从历史翻开说。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2000年,中国国庆51周年的时候,梵蒂冈搞了个“封圣”仪式,把一些历史人物列为“圣人”。

问题来了,这些人里有些在历史上对中国犯过严重罪行,比如参与殖民侵略的传教士。

这事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

更别提,梵蒂冈早些年在台湾问题上态度暧昧,模糊“一个中国”原则,触碰了咱们的底线。

结果,两国关系直接跌到冰点,外交上基本没什么来往。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不过,风水轮流转。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国际基建项目合作得风生水起,梵蒂冈坐不住了。

这小国虽有全球天主教徒撑腰,但在经济和外交上,哪能不看中国的脸色?

2024年5月,梵蒂冈领导人主动放出友好信号,说想在中国设办事处,希望拉近关系。

中国这边也展现了大国风度,表示愿意聊聊,争取让关系缓和。

这转变背后,其实是现实的考量。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梵蒂冈想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特别是在文化交流、宗教对话上找机会。

中国呢,也愿意给个台阶,毕竟和平共处是咱们的外交底色。

想想看,一个只有800人的小国,主动向14亿人口的大国示好,这画面是不是有点戏剧性?

全球舞台上的“迷你巨人”

别看梵蒂冈小,它的影响力可不小。

虽不是联合国正式成员,但它有“特殊观察国”地位,能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这意味着,即使没投票权,教皇的声音全世界都得听听。

每年中秋,全球天主教徒涌来朝圣,广场上人山人海,宗教的虔诚和文化的震撼交织在一起,让这小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更有趣的是,梵蒂冈还搞天文研究。

因为罗马光污染严重,他们在1981年跑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格雷厄姆山,建了个梵蒂冈先进技术望远镜,研究星空奥秘。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梵蒂冈先进技术望远镜

这不就是“仰望星空”的现实版吗?

还有个冷知识,梵蒂冈的ATM机上居然有拉丁语选项,提款时屏幕上蹦出“Nonne frigus est?”(这多酷啊?),是不是有点穿越感?

虽然日常用意大利语,但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硬是给这地方添了几分古韵。

站在圣彼得广场,你会觉得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游客们低声讨论着教皇的演讲,信徒们虔诚祈祷,空气里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感。

这么个小国,靠着信仰和文化,愣是在全球站稳了脚跟。

未来:中梵关系能走多远?

展望未来,梵蒂冈和中国的关系挺值得期待。

梵蒂冈希望通过宗教和文化交流,打开与中国合作的大门,说不定还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比如,艺术展览、学术交流,甚至天文合作,都有可能成为突破口。

中国这边,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愿意给对话机会。

毕竟一个小国主动示好,大国得有点气度不是?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中国游客站在梵蒂冈博物馆,盯着拉斐尔的壁画出神,耳边传来导游讲中梵关系的新进展。

他可能会想,这么小的国家,影响力却这么大,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却愿意跟它平等对话。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随着历史恩怨慢慢化解,未来的合作会不会给世界带来点新花样?

小国大故事的启发

梵蒂冈的故事,就像一部浓缩的传奇。

面积小到像个村子,人口少到一辆大巴就能装下,可它硬是靠着宗教、艺术和灵活的经济头脑活成了全球的“文化巨头”。

从邮票到博物馆,从捐款到葡萄酒,这小国把每一寸资源都用到了极致。

全球最小袖珍国:20分钟就能游览全国,却富得流油,渴望中国原谅

更让人感慨的是,它跟中国的关系,从冷战到示好,折射出世界格局的变化。

未来,中梵关系会怎么发展?会不会有更多文化交流、甚至经济合作?这些问题,留给时间来回答。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妨多点好奇,去了解这个微小却耀眼的国家,看看它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参考资料:台海网——《梵蒂冈公布人口数据》

梵蒂冈博物馆官网

生活资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联合国官网。

光明日报——《梵蒂冈“封圣”是对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环球时报——《梵蒂冈想在华设办事处》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