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2日 08:08 3 admin

2025年9月30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举行。会议全面总结全区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一期、二期成果,并正式发布“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标志着宁夏文旅资源管理迈入“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阶段,更以技术赋能为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筑牢根基、提供支撑。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承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光华、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全区市、县(区)文旅部门业务负责人员、项目团队及媒体代表参会。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一期成果呈现三大显著特点。一是普查范围全域化,数据成果规模化。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历时近两年完成对全区5个地级市、22个县(区、市)的全覆盖普查。最终登记文旅资源单体达31872个,包括实体资源26706个、非实体资源3245个、集合体资源1921个,形成了容量近34GB的数据库,首次全面厘清了宁夏文旅资源的数量、类型与空间分布格局。二是技术方法体系化,普查模式创新化。突破传统普查模式,综合运用GIS、RS、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室内预研+野外核查”的高效流程。通过自主研发的支撑系统,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资源预名录核查补报与信息采集全流程管理。同时,在国内创新资源质量控制模型与多尺度评价方法,从资源本身价值延伸至开发环境与条件的二次评价,确保成果精准科学。三是分类标准特色化,成果应用导向化。在国标基础上,创新性构建了适配宁夏文旅融合特色的“实体/非实体/集合体”分类标准体系,形成《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试行)》。最终产出涵盖分类标准、技术规程、资源地图集、开发利用指南等的“8+1”成果体系,为后续管理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二期项目实现四大突破。承接一期普查成果,二期项目由宁夏大学牵头打造“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聚焦数据治理、技术融合、功能建设、安全合规四大核心领域,实现从“数据收集”到“智慧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数据治理上,在继承一期成果基础上深度清洗处理全区31872个文旅资源单体,同时拓展归集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多媒体信息10263条,实现“一资源一身份证”精准管理。二是技术融合上,突破性研发多维度文旅知识图谱体系,既包含揭示资源内在关联的语义知识图谱,也构建了指导开发实践的利用知识图谱。引入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语义网络与智能决策体系,完成从“静态普查”到“动态智理”的跨越;三是系统功能上,系统涵盖资源管理、数据统计、评价分析、决策支持等12大核心模块,搭载14类专业评价模型,可快速完成资源品质分级、开发潜力测算、生态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服务器端资源搜索响应时间控制在3秒以内,为科学决策提供高效技术支撑。四是安全合规上,通过国家二级等保测评与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部署于自治区政务云平台并适配国产化环境,保障数据安全与系统稳定运行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从“活用数据”到“数智文旅”,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从一期的普查到二期系统平台的建设,是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由“普查”迈向“活用”、从“分散管理”迈向“系统治理”的关键标志,将为全区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平台保障。该系统在资源整合、技术融合以及场景应用等方面达成了多项突破,构建了契合宁夏实际情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智慧管理框架,为后续的资源开发、行业监管以及公众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与会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完备、实用性强,在资源分类、数据整合、系统构建以及应用拓展等方面具备重要价值,对提升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总结会在中卫成功举办

此次成果总结会的召开与系统平台的上线,不仅是宁夏文旅资源普查工作的圆满收官,更是全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新起点。未来,宁夏将以数据为纽带,持续推动文旅资源保护与开发深度融合,让“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文旅名片在智慧赋能下更加亮丽。(惠游发布)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