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一元餐”连办九年,“亏本买卖”的红利为何越滚越大?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02日 18:02 4 admin

□邓随新

“一元餐”连办九年,“亏本买卖”的红利为何越滚越大?

一块钱能买到什么?在城市里,或许连一瓶矿泉水都难买到。在河南老君山海拔1800余米的中天门广场,一元钱却能换来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糊涂面、一个煎蛋,还有黄瓜、红薯等配餐,管饱管够。更难得的是,这国庆期间的“一元午餐”一办就是九年,无人值守,自助投币。这看似“亏本”的买卖,为何红利越滚越大?答案不在账本里,在人心深处。

诚信,是这桩买卖最硬的“货币”。“一元餐”火的不是便宜,是景区把游客当自家人的实在。咱都有这经验:出去旅游最怕啥?怕被“宰”,怕花冤枉钱,怕商家把游客当成“冤大头”。无人值守的餐台,像一面镜子,照见游客的文明底色。

有人担心,若是有人只吃不给钱怎么办?事实胜于雄辩。据统计,2024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7日,老君山景区共售出20586份“一元午餐”,共收入21499元,多收到913元。这多出来的,不是利润,是诚信的回响。它告诉我们,当善意被充分信任,人们回报的往往是超越期待的真诚。这哪里是买卖?这是心与心的无声契约,是文明自觉的生动课堂。正如古人所言“人无信不立”,在这里,诚信成了最硬的“通货”,让简单的交易升华为社会风尚的展示。

口碑,是景区最值钱的“流量”。看似在“做赔本买卖”,实则赚足了人心。老君山这碗面,装的是“不坑人、不欺客”的实在;这1块钱的定价,算的不是盈利账,是让游客玩得舒心、吃得暖心的人情账。游客一句“一元超值”,通过口口相传、网络发酵,转化为景区最珍贵的无形资产,比动辄花几百万元打广告管用多了。

据《经济参考报》2024年报道,17年间,老君山客流量从约1.5万人次增长至450万人次,增长300倍。这增长的背后,恐怕离不开多年来“一元午餐”的暖心服务带来的品牌美誉度和吸引力。它打破了“门票经济”的旧思维,证明了“人心经济”的持久魅力。景区赢得的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信任与好感,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国庆“一元餐”火了之后,景区周边民宿、特产店的生意也跟着旺。游客来了,不仅是爬山看景,更是冲着这份放心来的,住民宿、买山货,花的钱可比1块钱多得多。这账算得明白,不做“一锤子买卖”,做的是细水长流的口碑生意。就像种地,你先给土地施肥浇水,才能盼着秋收万颗子;老君山先给游客让利,换回来的是越来越旺的人气、越来越厚的家底。

九年坚守,老君山的“一元餐”还在煮着,糊涂面的香气飘在山间,也飘在游客心里。这碗面告诉我们,做旅游也好,干别的事也罢,别总盯着眼前的利益算“小账”,要多对着人心算“大账”。

要是更多景区、更多商家都能学学这份实在,少点套路、多点真诚,那咱们出门在外,就会多很多“像回家一样”的踏实。这难道不是比赚钱更金贵的“红利”?这碗面,端出的是山野风味,品出的是时代温度,见证的是文明进步。这样的“买卖”,该做,更该长久做下去。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