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1:34 2 admin

“两广一家亲”的说法深入人心,但当国庆我在清远呆着的时间,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广东清远虽与广西接壤,清远鲜少有人对这一说法有感觉,转到广西,广西人对清远也不熟悉。这种“亲疏有别”的背后,出现这状况,藏着地理、经济与文化的多重逻辑。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一、清远在广东:珠三角的“北大门”与“后花园”

要理解清远的“特殊性”,首先需明确其在广东的定位。作为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清远位于粤北地区,辖清城、清新2区,佛冈、阳山等4县,代管英德、连州2个县级市。

清远的地理区位极具过渡性:南与广州、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接壤,距广州中心城区仅60公里,是“广清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北则与湖南永州、郴州及广西贺州相邻,处在珠三角与内陆山区的连接带。经济上,2024年清远地区生产总值达2253.07亿元,形成了以清远鸡、英德红茶为代表的农业,以陶瓷、再生金属为支柱的工业,以及依托山水资源的旅游业,因生态优良被誉为“珠三角后花园”。

这种“向南靠拢”的经济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发展的重心与对外联系方向。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二、“疏离感”来源:地理与经济的双重导向

1. 地理:与湖南的联结更紧密

从地图上看,清远的北部区域深深嵌入湖南境内,被永州、郴州“环抱”,与湖南的边界线长度远超过广西。虽与广西贺州相邻,但接壤范围集中于连山、连南等局部区域,地理上的“接触面”有限,自然削弱了整体感知上的亲近度。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2. 经济:珠三角的“虹吸效应”

广西人对清远陌生,与务工流向直接相关。清远虽紧邻广州、佛山,但工业以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并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地,对跨省务工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及珠三角核心城市或东莞、惠州等制造业大市。而湛江、茂名因与广西北部湾经济联系紧密,更易形成人员往来的“高频区”,这也让“两广一家亲”的说法在粤西更具共识。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三、矛盾的文化:与广西“同源”,但“互动”少

有趣的是,地理与经济的“疏离”,并未掩盖清远与广西的文化共性。

在语言上,清远的粤语(白话)、客家话、瑶语、壮语四大主流语言,在广西均广泛流行,形成了天然的“语言共鸣”。文化习俗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与广西的壮、瑶族群同根同源,不仅共享“三月三”等传统节日,连南南岗千年瑶寨的长鼓舞、耍歌堂等非遗项目,也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一脉相承。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虽然“两广一家亲”的说法在清远与广西没有深入人心,蛤事实上,清远与广西贺州的边界区域早已形成深度互动:两地通过省级人大代表联络站解决民生问题,共建“同心路”打通出行壁垒,还探索出“杉姜套种”的产业合作模式,甚至联合推出跨区域旅游路线,实现景区互游互通。只是这种互动多集中于局部,尚未形成能被广泛感知的“全域亲近感”。

清远紧邻广西,但“两广一家亲”的感觉不强,游客:亲疏有别?

清远与广西的“亲疏关系”,本质是地理格局、经济导向与文化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上向北与湖南相连,经济上向南依附珠三角,让清远难以像粤西那样与广西形成“强绑定”;但在边界地带,语言、民俗的同源性与产业、旅游的深度合作,又印证着两地“藏在细节里的亲近”。

我们希望,随着南岭旅游联盟的推进与跨区域协作的深化,这份“隐性亲近”或许将逐渐走向显性,为“两广一家亲”增添新的注脚。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