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丝路话语】跨境游火热映照中国开放加速度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1日 15:05 2 admin

来源:【新甘肃】

【丝路话语】跨境游火热映照中国开放加速度

□王志高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中国跨境旅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双向热络景象。在黑龙江黑河市,中俄免签政策实施后,俄罗斯游客过境只需5分钟船程,便可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此同时,重庆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预计假期内出入境人员将突破5.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

这些场景在全国多个口岸同步上演。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这个超长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跨境游的繁荣,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速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注脚。

政策红利是推动这股跨境旅游热的首要动力。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大,为跨境旅游热提供了制度保障。2025年以来,我国对俄罗斯、韩国等国实施免签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政策覆盖面扩展到55国。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跨境出行门槛,更让中国城市成为多国游客体验文化的优选地。

跨境游的便利化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在重庆,边检部门设置过境免签申请受理审核和手续办理专用区域,优化实施免期免签人员临时入境许可预约申报、即到即办等便利措施。他们还建立完善无感查验监管模式,为重庆口岸入境外国人提供入境卡在线填报便利和快捷通道“一地备案全国通行”备案服务。这些便利化措施让跨境旅游变得更加顺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为迎接全球游客,中国多地提升了旅游服务的“国际范”。在黑河,餐饮商家增设中俄双语菜单,市中心的商场多数店铺都有醒目的双语牌匾。

支付环境的改善是吸引外国游客的关键。随着航班增开加密、支付方式、离境退税、双语服务等一系列跨境消费便利举措的密集落地,外国游客的“China Travel”已经开始从浅层的观光转向深度的体验。

这个假期,外国游客在中国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追求更深度的文化体验。在黑河,俄罗斯家庭受邀参加中秋茶话会,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重庆1949大剧院,一场融合360度旋转舞台与沉浸式声光技术的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观众。自去年12月我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以来,该剧院已接待外国观众近2万人次。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让传统故事焕发新生。来自新加坡的游客李俊熙观看《重庆·1949》后赞叹:“真是太震撼了,这部剧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给人带来超强的视听体验,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吉娜表示:“枪声就像在耳边擦过,炮弹几乎要‘震翻’座椅,旋转舞台使演员的微表情都清晰可见……真实得让人仿佛置身那个年代。”

跨境旅游的热潮带动了消费市场的活跃,形成双向赋能的经济共振。携程平台显示,中国游客在海外单日消费峰值突破20亿元。与此同时,入境游客在华消费直接拉动了中国服务贸易收入。在黑龙江黑河,俄罗斯游客除了逛吃之外,购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跨境消费的活跃度成为经济复苏的晴雨表。这种双向流动不仅减少了服务贸易逆差,更倒逼国内服务业提升品质,形成“出口提质-进口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重庆1949大剧院,360度旋转舞台与沉浸式声光技术正演绎着巴渝故事;在厦门鼓浪屿,德国、奥地利、英国等11个国家的音乐人汇聚于此,数十场高品质音乐会轮番上演。黑河口岸,完成一日中国游的俄罗斯游客陆续返程,他们手上拎着中国特产,口中谈论着学做月饼的趣事。

从黑河到厦门,从重庆到河南,跨境游的升温不仅带来了人流与资金流,更架起了文明互鉴的桥梁。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