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700年前的草原都城、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三重城垣的恢宏轮廓被秋色浸染。红色压枝的灌木...
2025-10-18 1
10月17日,落日的余晖为柴达木辽阔的戈壁滩披上金色的薄纱,茶卡盐湖的碧波在微风中漾起层层涟漪。“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活动落下帷幕,研学团成员离开了这片充满红色力量的广阔大地。在离别之际,省外媒体记者用深情的语言,写下祝福:祝福海西,我们后会有期!
山西日报社 王黎
这趟“红杞风光别样美 高原研学探海西”之旅,在我眼中,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邂逅,更是一次与历史、自然、精神的深度对话。
从莫河驼场的无言丰碑,到将军楼里不朽的“两路”精神;从诺木洪、亿林枸杞的红色诗篇,到都兰藜麦的七彩麦浪;从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到国防教育展示馆的无声诉说;从柴达木第一镇的丝路回响,到都兰热水墓群穿越千年的神话……
每一次驻足,都似打开一扇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丝绸之路南线的繁华过往,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我惊叹于自然造物的神奇伟力,也思考着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崭新路径。
这就是我眼中的海西——既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在不断奋力前行。相信未来的海西,必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历史的馈赠焕发新生,让自然的瑰宝造福于民,让红色的基因催生出更加绚丽的时代之花。
祝福海西,海西再见!
这趟研学早已超越“打卡”的意义
兰州晚报社 郭锐
这是一场浸润在柴达木盆地的深度文化与自然对话,每一步行走都是触动。从乌兰县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里感悟“两路”精神,到茶卡盐湖亲手制作盐雕、解锁光影美学;从诺木洪农场采摘枸杞、见证“小枸杞大产业”,再到都兰热水墓群探寻历史奥秘,每一站都让我们看到海西将红色基因、生态智慧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独特魅力。
这趟研学早已超越“打卡”的意义:它让我们在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生态景观里感受自然馈赠,在特色产业中看见高原发展的脉搏。当红枸杞的甜意还在舌尖,当“两路”精神的感动仍在心底,便懂了这片“世界超纯净区”为何动人——它不仅有别样风光,更有能让人铭记的温度与力量。
愿将此行捕捉到的光影故事
化作传递高原精神的信使
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文旅中心主任 周晔
踏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土地,茶卡盐湖的镜面首先将我拽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天光云影在澄澈的盐湖中铺展,倒映着这片土地从远古盐泽到现代产业的千年变迁。
循着历史的脉络走进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那些在戈壁中留下的深深蹄印,与骆驼养殖场里昂首阔步的英雄骆驼后代生灵遥相呼应。当指尖拂过陈列馆里记载驼队穿越昆仑山口的档案,方才读懂“两路”精神并非抽象的标语,而是驼工们用筋骨与毅力在雪域高原刻下的生命注脚。
走进亿林枸杞公司,智能生产线将高原枸杞转化为精致产品,科技赋能让戈壁馈赠走向世界舞台,见证海西生态产业的创新力量;亲手采摘诺木洪农场的枸杞,触摸到的是海西“生态优先、产业兴州”的发展脉搏;也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都兰热水墓群的考古现场,则像一把钥匙,解锁了吐谷浑时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密码,让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愈发清晰。
暮色中的海西,餐桌上的特色美食,将高原的粗犷与细腻融于舌尖。回望此行,海西州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高原秘境,更是一部立体的精神史诗。
6天的行程,震撼人心之处不胜枚举,我愿将行走中捕捉到的光影与故事,化作传递高原精神的信使,让更多人聆听盐湖与驼铃合奏的时代长歌。
我想,明年我还会再来!
南方都市报社 李冠祺
6天行程串联起海西的精神脉络、产业活力与历史厚度,让我得以用媒体视角,触摸这片高原大地的立体脉动。
乌兰让我看到传统驼场向“农业+畜牧+旅游”多元产业转型的鲜活实践;茶卡盐湖则演绎了“工业与旅游共生”的样本,每一环都彰显“绿色发展”的智慧。
深入格尔木,将军楼公园内青藏公路建设纪念馆的史料,还原了筑路大军7个月修通“世界屋脊”公路的奇迹,“两路”精神在此有了具象落点。
格尔木亿林枸杞公司的车间与诺木洪农场的田埂,构成了海西“生态产业”的核心图景,从“高海拔、强日照”铸就的枸杞多糖优势,到“零化学农药”的有机标准、三大国际认证的品质背书,再到农牧民增收的民生实效,“小枸杞”撑起“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格局。
行程尾声,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追溯丝路南线重镇的过往,热水墓群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活化石,诉说着海西“以史为基、以业为脉、以精神为魂”的发展全貌。
这趟研学不仅是记录,更是发现:海西的美,不是单一的风光,而是精神传承、产业创新与历史保护共同织就的美丽。
我想,明年我还会再来!
车轮启动,驶向远方,但情谊已深深扎根。省外媒体记者将作为海西故事的忠实讲述者,将这片土地的热情、奋斗与美丽,传递给远方的读者与观众。
再见了,研学行!再见了,海西!愿你的未来,如昆仑之巅的旭日,光明万丈;如格尔木河的长流,奔涌向前。
海西,我们后会有期!
(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整理)
《西海都市报》(2025年10月18日 第A3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10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700年前的草原都城、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三重城垣的恢宏轮廓被秋色浸染。红色压枝的灌木...
2025-10-18 1
如今的鄯善哈密瓜,早已卸下“贡瓜”的神秘面纱。其年产量十分可观,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人人皆可品尝的顶级甜瓜。而在鄯善,除了瓜,人文...
2025-10-18 1
中新网巴彦淖尔10月16日电 题:“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从生态困境到绿色传奇的逆袭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刚刚过去的“双节”期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2025-10-18 1
今年以来,金川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深化周边地区旅游合作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旅游发展各环节,通过推动金川区与阿右旗、武威等地构建旅游联盟,在...
2025-10-18 0
世界14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是全球登山者心中的“终极圣殿”,截至目前完攀者仅数十人。眼下,2025年8000米级雪山秋季登山季正式落下帷幕,苏州登...
2025-10-18 1
迎泽公园内,白蜡率先变色,拉开秋日赏叶的大幕。 本报讯(记者 刘晓亮 文/摄)连绵秋雨过后,太原气温明显下降,绿植悄然变换色彩。崛围山红叶层林尽染、...
2025-10-18 0
10月17日,2025年太原市西山红叶文化系列活动——傅山与崛围红叶暨第五届崛围文化采风活动在窦大夫祠启动。邓寅明 摄 本报讯 2025年太原市西山...
2025-10-18 0
国产电视品牌十大排名 年国产十大名牌电视排名如下:TCL:2025年Q1出货量超200万台,位居国产第一。其QD - Mini LED技术领先,代表机...
2025-10-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