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0:56 1 admin

我一个上海来的,本以为兵马俑就是一堆灰扑扑的泥人,没想到里头藏着比电视剧还离奇的门道,那些说看了后悔的人,多半是没找对法子瞎转悠。我这次跟着成都朋友一块儿去的,她之前做了不少功课,说要避开人潮就得赶早,我俩凌晨五点就爬起来,六点多就站在博物馆门口排队,七点刚开馆就往里冲,进一号坑的时候里头空荡荡的,连个拍照抢位置的人都没有,可等九点多出来的时候,那队伍排得老长,里头人挤人根本挪不开脚。这反差真不是一般大,早去俩小时,看的简直不是一个地方。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兵马俑是1974年的时候,当地村民挖井偶然发现的,一锄头下去就碰着了陶土做的脑袋,后来报给文物局才揭开了这个大秘密。以前总听人瞎传,说这些俑是用活人烧制的,说长得太逼真肯定里头藏着真人骨头,后来有一尊俑裂开了,专家们赶紧拿去化验,结果里头全是陶土,连一点人体的痕迹都没有,这谣言才算彻底破了。这些俑看着都差不多,其实细节差得远,一号坑有个跪射俑,单膝跪在那儿,保存得特别完整,你蹲下来看它的鞋底,前掌有防滑的纹路,后跟是耐磨的纹路,跟咱们现在穿的运动鞋设计似的,古人真是太聪明了。还有二号坑那个绿脸俑,脸是青绿色的,阳光照上去泛着怪光,听说是鼓乐俑或者特殊兵种,瞳孔是黑色颜料点的,连睫毛都一根一根看得清,这做工真是绝了。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常规游客都是按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的顺序逛,其实反过来走才舒坦,先去三号坑,那儿是指挥部,游客少能静下心看,战车的遗迹和卫兵的铠甲都能瞧得仔细,再去二号坑看骑兵俑、跪射俑,最后进一号坑,才能被那大部队的阵势震住。我这次就试了这法子,果然比跟着旅行团瞎跑强多了。里头还有铜车马展厅,那车的伞柄是中空的,能插箭,遇到危险能直接抽出来用,车轮用的是青铜球形轴承,比西方早了两千年就能灵活转向,这古代的黑科技真是让人开眼。现在还能租AR眼镜,三十块钱一副,扫一下陶俑就能看见上面原本的红绿彩绘,战马的鬃毛跟真的在飘似的,一下子就觉得那些泥人活过来了。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要说这兵马俑的保护,真是个麻烦事儿,刚挖出来的时候还有颜色,一碰到空气就掉了,现在展厅里的温湿度都得定期调,生怕陶土变形开裂。专家们修复起来更费劲,得用那种特别细的显微胶水拼陶片,有的还得用3D打印补缺失的部分,一尊俑修好要花好几个月呢。不过现在商业化也挺厉害,景区外头全是卖纪念品的,还有人推销蓝田玉,可听当地人说那些十有八九是假货,想买得去省博物馆的店里,还得要证书才行。周边还有个秦俑村,里头卖那种叫始皇套餐的吃食,有宽得像裤带的biángbiáng面,还有做成虎符样子的饼干,掰成两半就能当玩具,挺有意思的。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门票得提前十天在公众号上约,国庆的时候一天只让进七万五千人,选早上八点半到十点或者下午三点以后的时段最好,人能少点。我这次算见识了,节假日的人是真多,要是晚去一会儿,想凑近看陶俑的脸都难,只能跟着人流往前走。还有个丽山园,买联票就能去,坐免费的摆渡车过去,那儿的百戏俑坑里有歪着头的文官俑,还有青铜鹤,下午四点多去,能拍到夕阳照在封土堆上的样子,背景里的兵马俑军阵空荡荡的,比一号坑拍照好看多了。里头还有个数字修复实验室,能隔着玻璃看专家拼陶片,运气好还能看见给陶俑画纹路的过程,这可比光看泥人有意思多了。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现在的兵马俑跟以前不一样了,不光能看实物,还有VR体验,能“走进”秦始皇陵地宫,碰一下墙上的星图,那些星星还会跟着手转,地面时不时还震动一下,跟真的似的。不过也有人说,这些科技玩意儿冲淡了历史的味道,可我觉得挺好,特别是对咱们这些不懂考古的人来说,能更明白这些俑是怎么来的,有啥用处。以前总觉得兵马俑就是个拍照打卡的地方,去了才知道,这里头的学问大着呢,从陶土的纹路到古代的兵器,再到现在的修复技术,每一样都值得好好看。

我是上海人,去秦始皇兵马俑赶早不挤,租AR眼镜看细节

我这趟下来总结出点经验,去兵马俑千万别赶热闹,早去或者晚去,反着路线逛,租个AR眼镜听听讲解,再去丽山园看看冷门的俑坑,这样才不算白来。那些只在一号坑挤挤看看就走的,真没体会到这地下军团的厉害。还有千万别买外头的假货,吃的可以在秦俑村尝尝,不贵还地道。总的来说,兵马俑确实值得去,但得花点心思做功课,找对方法,不然真容易看个寂寞。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