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大平原(四百四十二)|美就在身边 ——无棣采风随想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1:11 1 admin
大平原(四百四十二)|美就在身边 ——无棣采风随想

美就在身边

——无棣采风随想

文/程春燕

说来也怪,人对于身边的东西,总是不大上心的。离我家不过五十多里地的无棣,去过多次,有时路过,有时办事,每次只觉得房屋树木平平无奇,引不起多少流连。于是每逢假期,心便早早飞向了远方——想着泰山的日出何等壮丽,念着西湖的烟波何等空濛,仿佛只有那千里之外的山水,才配得上“风景”二字,才值得我们风尘仆仆地去追寻。

这回随杨老师去无棣采风,心里还暗暗嘀咕:这么近的地方,能有什么看头呢?只当是出去走走,散散心罢了。谁曾想,这短短一日的行程,却像一滴清亮的晨露,悄然滴落心间,荡漾开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涟漪。

上午八点半,我们集合出发。车行约一小时,便到了目的地。首站是海丰塔。旧的海丰塔距今有一千多年,现在这塔是1992年在距旧址50米处重建的,塔高42米,有十三重飞檐,立在秋日澄澈的碧空下,自有一股传统的、挺拔的精神。走进塔内,沿着盘旋的楼梯而上,越往上,楼道愈窄,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脚踏在台阶上一步一步,仿佛在与岁月轻轻交谈。

及至塔顶,塔顶是圆形的,空间不大,刚够四五个人参观,四周都有窗,凭栏远眺,整座古城如画般映入眼帘。

俯瞰下去,古城如一幅徐徐铺展的长卷,静谧而庄严。那一片片齐整的灰瓦,密密匝匝,鳞次栉比,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房屋一排排、一列列,那秩序中自有一种从容不迫。它不言语,却仿佛在轻轻诉说。古城边,护城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静静流淌,像一位忠实的旧友,守护着这里的一切。河的旁边,是现在的无棣县城。新与旧,就这样依水相连,彼此照应,宛若时光的两种笔触,在同一幅画中和谐共存。

从塔上下来,步行不过五分钟,便是古城南门。城门很大,门楣上“迎恩门”三字透着一股威严。立于门下,仰首凝望,心中泛起阵阵回响。这“恩”字,在从前该是何等沉重的字眼——是皇恩浩荡,是上官恩典,还是脚下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那些曾从此门进出的人们,怀着怎样的期盼与惶恐,去迎接那不可知的命运?而今,一切烟消云散,只留这大门挺立,在风中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吴式芬先生的故居,就在城门内西侧。没有高峻的门楼,没有气派的影壁,几进素净的四合院,青砖灰瓦,朴素安静。可当你踏进门去,听老师介绍这方寸院落竟走出过九位进士,又看到写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之家”的牌匾时,心便肃然起敬。再看那寻常的窗棂、简朴的书案,仿佛都浸染了一层文化的清辉。空气中似还浮动着昔年的墨香,庭院里似还回荡着琅琅的书声。此刻方悟:这朴素,原是一种比奢华更厚重的力量;这沉寂,内里却蕴藏着最惊心动魄的喧嚣。美在这里,不再是悦目的景色,而成了一种可以叩击心灵的回响。

从故居出来,已近晌午。秋阳暖融融地洒在街上,街道两旁是新建的老式房屋,屋檐下一排排红黄相间的灯笼,更显出几分古意。街市正热闹:小贩的吆喝声混着烤红薯与芝麻糖的甜香,在空气中暖暖浮动;唱戏的嗓音嘹亮,直欲划破秋日的长空;玩杂耍的引来阵阵喝彩;还有那沉默的捏泥老人,低眉专注,手指灵动,神情庄重严肃,捏出的泥人却笑口常开。美食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这鲜活的人间烟火,是另一种叫人眷恋的、平实而温暖的美。

我喜欢摄影,在这光、影、声、色交织的街巷中流连,像个贪看画卷的孩子,浑然忘记了时间。直到接到催程电话,才惊觉时候不早。一面存有歉意,一面却满心欢喜,相机里那美美的街头照片,如秋日枝头那饱满的果实般甜在心里。

回程车上,望着窗外的城市,回想着今天的见闻,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这一次无棣之行,为我推开了一扇一直就在身边、却被我长久忽略的“美”之门。它的美,在海丰塔上俯瞰的新旧交融里,在“迎恩门”斑驳的题字里,在吴氏故居沉静的书香里,也在这古城街头一声吆喝、一缕甜香之中。

原来美,一直都在身边,静静等待着一颗愿意停留、懂得欣赏的心。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