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娄山关 | 秋天里的宣慰府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3日 11:22 2 admin
娄山关 | 秋天里的宣慰府

不知是不是与闰月有关,大方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来得要晚。老乡中的一位长辈,有着浓郁的历史情结,让我陪她去了宣慰府。这天,到了宣慰府,心里竟有那么一点莫名的沧桑,或许是人很少的缘故。我们顺着青石板往里走,随之,也在走进那段历史。

眼前,这宣慰府,是按彝族“九层八院”格局垒起来的。九层殿宇沿山势铺展,八重院落环环相扣,从进门的一殿仪门开始,迎宾通道、断事大堂、议事密室、生活后宅、绘图书房、烧饭厨房,直到最西头茶马古道起点处的马厩,各大宫殿各占其位,又借着院落的廊庑连在一起,既有土司府的威严,又裹着过日子的烟火。600多年前,奢香夫人守着的“家与国”,就在这层层叠叠的砖瓦里。朱红廊柱上,木纹斑驳,藏不住数百年的朝暮。

院旁,银杏该是有些年头了,金黄的叶子铺在阶前,像铺了一地光片。驻足时,一片叶子恰好落在肩头,恍惚觉得有人在背后轻轻拍我。抬头,看见飞檐翘角,那轮廓,与当年奢香夫人的凤冠描金有几分相似。据说当年她就是在宣慰府,对彝族土司掷地有声:“路不通,则民不兴;民不兴,则国不安。”我在想,话音落时,该也是这样一个秋天,桂香漫过石栏,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能覆盖整个西南的山道。

忽然,有细碎的脚步从回廊尽头传来,转头,见一女子捧着素瓷茶盏,青布衣裙,眉眼清亮。她见了我们,并不惊讶,只笑着指了指石凳:“坐吧,这茶原是贡茶,可以泡了就着秋喝。”茶烟袅袅,她又说:“你看这宣慰府的秋,从来都不是萧瑟的。当年,奢香夫人在这里连夜绘制驿道图,案头的灯油可是熬干了不止三盏,哪怕窗外的银月落了一地。”女子比我们更懂奢香夫人。

女子说,她祖上是守府人,太爷爷曾讲过一个细节:当年奢香夫人与丈夫陇赞·霭翠在此院议事,陇赞·霭翠总说她过于操劳,她却指着院里的银杏树说:“你看这树,春抽芽、夏遮阴、秋结果,哪一季敢懈怠?我们守着这方土,就像大树守着根,这是责任,不是负担,是让后人能在树荫下乘凉的底气。”她从袖中取出两张老旧地图,绘着驿道的走向,另一张画有土司府当年的院落布局。她说,“这是太爷爷的上两代仿制的,太爷爷说,这两张图,一张是情,一张是责,扣在一起,就是家与国。”

我们越聊越开心,女子和老乡心里有共鸣,两人好像回到当年,在奢香夫人身边一样,我独自在府里转转。我注意到,宣慰府的匾额虽历经风雨,那“宣慰”二字却依旧遒劲!“宣”是宣德化、通政令,“慰”是慰民心、安边疆。院外不远处的公路,卡车正载着山货驶过,当年奢香夫人修的驿道,如今变成了更宽的路,但那份“连通”的心思,只会更宏阔。

暮色将至,女子看看表,说自己小时候总觉得,奢香夫人太苦了,守着这么大的府第,担着这么重的责任,哪里有时间谈情说爱?陇赞·霭翠离世以后,奢香夫人有太多的不值。后来太爷爷告诉她,奢香夫人与陇赞·霭翠的爱情,就藏在那些驿道石缝里,责任不是爱情的阻碍,是让爱情能生根结果的土壤。

夕阳将宣慰府的剪影拉得很长,与远处的群山连在一起。我们走出宣慰府,老乡指着天边的晚霞说,你是诗人,今天那么多感慨,不形容一下?“你看那晚霞,多像当年驿道上的火把,一路从这里烧到京城。这宣慰府,不是一堆老石头,是一种念想,不管过多少年,不管路怎么变,‘担当’这两个字,总得像这秋天的银杏一样,年年金黄,从不缺席。”没有思考,我脱口而出。

忽然明白,所谓历史,从不是躺在故纸堆里的冷寂,而是像这秋天的宣慰府一样,有古人的情意与担当作根,有今人的传承与期许作叶,年年岁岁,生生不息。而我们,都是这棵“历史之树”上的一片叶子,既要承接过往的阳光,也要为未来的岁月,铺就一片金黄。

文/蒋郁相

编辑/邱奕

二审/陈江南

三审/黄蔚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