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5日 10:18 3 admin

哈镇采风记——

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来自:子若轻尘走笔 2025年10月21日 19:52 陕西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彷佛是一转眼之间,中秋就来到来眼前。但今年的这个中秋,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更加高光一些。

早上起来,晨曦像被揉碎的金箔,洒满地上,秋风裹着糜穗的沉实,瓜果的甘甜,掠过哈拉寨文化广场,把彩旗吹得猎猎作响。我早早就来了,广场也早早就醒了。人们穿着新衣裳,脸带微笑,神采飞扬。场地上的横幅红得耀眼,哈镇庆祝2025年丰收节暨第三届新民风建设先进典型表彰会,即将在这里开启。

九点整,鼓槌一落,声音瞬间荡开,时而急促如骤雨初至,时而沉缓似微浪荡过,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粗粝与豪迈,这是哈镇人丰收的欢腾,是庄稼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最热情的告白。

主持人是县文化馆的台柱子王彪和另一个叫赵鑫的美女,他们说“这个金色的秋天,玉米黄得发亮,高粱沉甸甸地长在田垄上,糜谷堆得像小山包,这都是大地给咱们实实在在的念想,今天聚在这儿,不搞啥虚的,唱唱歌、玩会儿游戏,再夸夸身边那些肯干的榜样,就是咱哈镇人自己的乐子,把丰收的甜美,都揣心窝子里带回。”

这个开场白,其实就给哈镇丰收节庆典定了调子。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秋阳洒在广场上,连空气里都飘着海红果的香,文艺汇演就着这股热乎气开了场。

店塔村的陈静穿件花布衫,领口山丹丹花绣得亮眼,一开口就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台下老人跟着哼,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拍,眼神里晃着年轻时才有的光景;接着唱《家在陕北》,让人仿佛看见窑洞前的庄稼、田埂上追蝴蝶的娃娃。

鱼尔沟村和陈家圪堵村合送的《五谷丰收粮满仓》更热闹,伴舞的大妈们拽着衣角扭起秧歌,红绸子在人群里晃得像团火。歌声还没歇透,场边的玉米棒、南瓜就被搬上了台,趣味游戏把气氛烘得热火朝天。

接着,表彰的红绸证书端了上来。先夸那些搞农业的带头人,有办企业的、开家庭农场的,还有种了一辈子粮的老把式,站在台上,手里的证书泛出着红彤彤的光芒。

转眼已是十一点多,到了该散场的时候,主持人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舍,锣鼓的余韵,就把丰收节上的欢喜,都揉进了哈镇的秋里。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秋风还带着庆典的余温,我们便开始前往内蒙古准格尔旗的纳日松镇。哈镇与纳日松镇一衣带水,不过半小时车程,却从丰收的热闹,走进了另一个清幽静谧的世界,那就是阿贵庙森林公园。

沿着弯弯曲曲栈道攀援而上,路边的树木越来越密,从白杨到松柏,以及各种各样极少见的林木,有的树枝上挂有标注名称的小牌子,还有二维码可供搜索。枝叶和草木交替,把洒下来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空气里则满是松针的香,深吸一口,连五脏六腑都觉得清爽,在这个越来越被污染的环境中,是难得的纯净。

阿贵庙因北魏时期的石窟寺得名,听同行的朋友说,隋唐时这里就开始兴盛,清嘉庆年间,准格尔旗第六任札萨克色旺喇什将其改为藏传佛教寺庙,蒙古语“哈拉高勒阿贵”,即“黑色沟石洞”。

康熙三十六年,清廷放垦,汉民“走西口”来此,周边的原始植被逐渐被开垦,唯独阿贵庙因为山门封禁,森林才得以保存。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沿着石阶前行,山路婉转,碎石铺就的路面上满是松针,踩上去软软的,像铺了一层地毯。两旁的树木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尚是幼株,间或有一棵老树,皮上布满深深的纹路,像是刻印着数千年的光阴故事。

风穿过林间,摇得树叶“沙沙”作响,偶有鸟鸣声从树上传来,悦耳动听,与丰收节的音乐截然不同,这是自然的低语,是岁月的回音。

快要走到山顶时,终于看到了石窟寺。四座石窟分别是观音洞、罗汉洞、贡保洞、五道将军洞,依山势凿在巨大的岩壁上,洞口爬满了藤蔓,绿意盎然。里面的佛像已经有些斑驳,衣纹线条却依然清晰。重建的天王殿、财神庙就在石窟旁边,红墙黄瓦,小砌门楼,与周围的苍松翠柏相映成趣。

这里,没有其它寺庙的喧嚣嘈杂,有的只是静谧和清雅。

站在石窟前,想象着北魏时期,工匠们一锤一凿,在坚硬的岩壁上建造洞窟,塑造佛像,那该是怎样的虔诚与执着?千百年过去,朝代更迭,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唯有这些石窟与森林,静静矗立,见证着光阴里的一切。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站在观景台往下看,整个阿贵庙的景色尽收眼底:林幽沟深,怪石嶙峋,苍松翠柏,层层叠叠,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风从山谷里吹来,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隐约能看到山下的村庄,炊烟袅袅,宁静而安详。

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人间仙境,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唯有内心深处的云淡风轻。大家都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安宁。

离开阿贵庙森林公园,已是下午两点。沿着山路往下走,远远就看到了清水川的河滩,波光潋滟,清流满满,其间遍布着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碎石,有的墨黑,有的浅灰,还有的带着红黄色的纹理,像是大自然的精心雕琢的馈赠。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未入河滩,先有此感,忍不住就停下车,走进这片小河流水如碧玉的惊喜之地。河水很清,一眼可见水底的鹅卵石,脱了鞋袜踩进去,清凉的水流没过脚踝,一下子驱散了秋日的燥热。同行的人都蹲下来捡石头,有的找纹路奇特的,有的找颜色鲜艳的,有的则把石头捧在手里,细细摩挲。我捡到一块黑色石头,上面有白色纹线,像一幅山水画,寥寥几笔,却意境悠远;还有一块红色石头,表面光滑,如同玛瑙,握在手里,暖暖的。

大家或者在河滩上奔跑,溅起朵朵水花,把银铃一样的笑声到处挥洒;或者坐在石头上聊天,看着溪水缓缓流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闲时光。太阳照下来,像撒了一把碎金,晃得人睁不开眼;风拂过水面,带着水汽,吹在脸上,舒服极了。不知不觉间,手上的袋子塞的满满当当,心里头却却是透亮的欢喜,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此行最珍贵的纪念品。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傍晚时分,归途中路过海则庙孙崖尧村,这里离康万春酒厂只有一步之遥,便顺路往访。

距上次前来差不多有一年多了,如今再至,今非昔比。酒厂的大门宽敞了许多,大红招牌漆得锃亮;新增的办公区窗明几净,设备崭新;工人们穿着统一工装,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老总的脸上带着企业家的干练,却依然保持着庄稼人的质朴,大声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新酿的酒刚出窖,正好尝尝。”

走进展示厅,眼前一亮,一排长长的展柜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酒品,有瓶装,有坛装,标签上印着的“康万春”字样,古朴典雅。有的酒瓶上还刻着山水图案,精致得像艺术品。主人拿起一瓶酒,给我们倒了一小杯:“这是用本地高粱以及多种粮食酿的,窖藏五年,口感正好,号称八粮液。”我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香瞬间直冲口腔,带着高粱的醇厚,酒香升腾,余味悠长。

最让人惊叹的是藏酒洞,建在山中,有近百米深,洞口挂着厚厚的门帘,一掀开,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不经意间就微醉微醺。进洞,一排排酒坛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坛口用红布密封,上面写着窖藏的年份。主人说:“洞里温度和湿度都刚刚好,正适合藏酒,而且放得越久,口感越绵柔。”

沿着洞慢慢走,仿佛走进了一个醉人的世界。看着这些酒坛,主人的眼里满是自豪:“咱康万春,就是要做府谷人自己的好酒,不达到最好,绝不罢休。”看着他自信的样子,我心里也替他高兴,这几年,乡里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难道不就是乡村振兴最好的榜样。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晚上,就在职工食堂用工作餐。餐桌上摆了几样农家菜,围坐在桌前,吃着家常饭菜,聊着家乡变化,唠嗑着未来的打算,气氛热烈而温馨。主人说:“明年还要扩大规模,再建几个窖池,把康万春的牌子打出去,让咱的酒,誉满府州。”

吃完饭,已是深夜。踏着月色往回走,月光像一层薄纱,洒在乡间的小路上,静谧而美。一天的行程,从丰收节的热闹,到阿贵庙的宁静,再到清水川河滩的笑声,康万春酒的厚醇,满满当当,却又意犹未尽。

这一天,见了丰收的喜悦,触了历史的厚重,沐了自然的清凉;这一天,看到了家乡变化的曙光,感受到了乡村的活力的增长,也见证了未来发展的希望。

哈镇的秋,不只是玉米的黄、海红的红,还有古寺的幽、酒香的浓。这样的秋,会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美,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府谷哈镇采风记——一整日的烟火和与诗意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