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一个四川人,在山东活成了一座“城” | 寻路禹迹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7日 17:01 6 admin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刘彦君

山东德州,千百年来都与两条河“纠缠”:黄河改道前曾经流经这里,如今虽然改道,却仍留下了一条黄河故道;大运河仍旧在这片土地上汩汩流淌,孕育了两岸无数的传说。在这两条河之间,徒骇河则是另外一个故事,记录了一个四川人奋斗的一生。

徒骇河,途径禹城39公里,是这座城市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而禹城,顾名思义,与大禹有关,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充满着大禹的影子。

市区的大禹公园,是当地群众的日常活动的场所,巨大的“禹”字在广场上熠熠生辉;大禹治水群雕,则更是具有重要含义,雕像高13米,寓意大禹治水13年;群雕平台上方设有三级台阶,寓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出租车司机,一听说我们来自四川,也有着一肚子的大禹故事要说。

一个四川人,在山东活成了一座“城” | 寻路禹迹

据禹城市大禹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宝路介绍,禹城有140多个工业产品、街道、村名含有大禹元素,大禹文化和大禹精神在禹城根深蒂固。

除了大禹文化之外,禹城的另外一个文化标志是1945年八路军渤海军区开展对日“禹城大战”。这也是山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记录了那段珍贵的红色记忆。

禹城的第三个文化标志是“黄淮海大开发”,用科学的方式,用奉献的精神向盐碱地要粮食,让白茫茫的盐碱滩变成了产粮量不断攀升的良田。而闻名遐迩的德州扒鸡,也来自禹城,成为了德州,甚至是山东的美食名片,闻名全国。

离开禹城的路上,采访笔记在手中沙沙作响,徒骇河的波光仍在眼前荡漾。四千年光阴流转,大禹在这里定鼎九州的壮举已成往事,但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却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真正的“禹迹”从来不在黄土之下,而在百姓心中那股永不停息的创造激情里。这种激情,过去驯服肆虐的洪水,今天改造贫瘠的土地,未来必将孕育出更多可能。

风吹过具丘山黄土的那刻,我们听见四千年来,这里不断回荡的潮声里,藏着一个民族永远不息的脉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