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5日 22:24 6 admin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又一家杜莎夫人蜡像馆停业了!


自今年5月份杜莎夫人蜡像馆重庆分馆停业后,不到5个月时间,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走向了重庆分馆停业的老路。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该馆9月初宣布10月1日起不再营业,国庆旅游高峰8天长假都放弃了。


从曾经人潮涌动,到如今门可罗雀,短短11年,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便走向了落幕。


从整体来看,杜莎夫人蜡像馆已从鼎盛时的22个,减少至17个。


这个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品牌,挺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太平盛世却走向了下坡路,不禁令人唏嘘!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杜莎夫人蜡像源于18世纪末,它借助蜡像展示出当时热门事件,引来众人围观。


如法国的“人头蜡像”,王室八卦,传奇人物的模样,杀手和犯罪分子的蜡像等,人人都想亲眼看一看。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杜莎夫人将制作的蜡像在各地展出,并把话题度最高的蜡像放在最抢眼的位置。


有段时间民众对犯罪系列的故事讨论度高,她乘势推出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蜡像展,大赚一笔。


可以说,杜莎夫人是一位很有商业头脑的女性。


1835年,她将蜡像馆开在英国首都伦敦,这里成了杜莎夫人第一家蜡像馆。


那时候,信息闭塞,人们只能通过报纸等纸媒才能看到最新的消息。而相比报纸上的文字新闻和模糊图片,栩栩如生的蜡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逼真的蜡像配上高话题讨论度,吸引着无数人前往参观,也让这座蜡像展馆逐渐走向了世界。


除中国外,在荷兰、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均有开设分馆。


2000年,杜莎夫人在香港开启第一家中国区蜡像馆。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里面展览着100多尊蜡像,涉及多个领域的佼佼者,被陈列在多个主题展区。


如姚明、成龙、刘德华、周杰伦等人的蜡像都有展览。


蜡像馆开业后吸引了超百万人购票入场,他们斥资290港币购买一张门票,排队几个小时,只为和自己的偶像拍照纪念。


杜莎夫人蜡像馆凭借着门票就挣到了极其可观的利润。


在看到香港分馆如此受欢迎后,他们又把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内陆市场。


不过杜莎夫人蜡像馆对分馆的选址有个特点,就是只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


如上海分馆就选在繁华的南京路新世界;武汉分馆则是选在拥有“中国第一商业街”之称的楚河汉街;北京分馆更是选择了皇城脚下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前门大街。


杜莎夫人蜡像馆来到中国内陆时,追星产业刚兴起。


当那些只能在报纸上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名人以仿佛真人般的蜡像来到中国,并可以随意触摸时,蜡像馆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潮。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2006年上海分馆开业时,前两天人数爆满,远超预期,为保证游客顺利进场,场馆在第三天时提前1小时营业。


2014年李宇春蜡像入驻时,更是创下了日均客流最高纪录。


粉丝们内心澎湃,在场馆内观察、触摸,甚至亲吻这些只能在电视中看见的名人、偶像。


参观之余还不忘在各大平台分享着自己在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打卡照片。这些打卡照片俨然成了一张张社交名片,吸引了一波波客流量。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杜莎夫人通过展出话题讨论度高、大众喜欢的名人蜡像,牢牢抓住了名人与粉丝间的这波红利。


当某种行为能够带来正反馈时,这个行为就会被强化,杜莎夫人蜡像馆就是这样。


最初杜莎夫人蜡像馆会选择许多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进行展览,但后来则逐渐倾向于选择有大量粉丝基础的明星、歌手等人物,几乎是谁火就选谁。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杜莎夫人的蜡像展,几乎成为人们观察各路明星当下影响力的风向标。


不仅明星本人,如果明星的作品火了,那对应的角色也会被搬到蜡像展去。


因此,爆剧的主演们往往容易成为蜡像馆的选角对象,他们会搭配着剧里面的经典场景出现在蜡像馆,让游客能产生和剧中人物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甄嬛传》中,甄嬛梅园祈福的场景,《琅琊榜》中梅长苏在居所一副沉思的模样。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杜莎将一尊尊流量明星、一个个爆款角色搬进了蜡像馆,也成了以粉丝为中心的“打卡圣地”。


这看似能精准抓住爆款,但更像是被流量裹挟着往前跑,不知不觉远离了原来的匠心精神。


除此之外,质量也越来越差劲,高价做出的蜡像,被吐槽不像本尊,还丑得离谱。


有游客认为花199去蜡像馆逛一个多小时,还不如加点钱去看演唱会。


即便现在门票降至99元,也有人认为买票去参观蜡像馆性价比太低,还不如去看电影。


据了解,北京的蜡像馆的入场人数相比疫情前下降严重,像暑假这样的旅游旺季,平均一天才100人。


为提升收益,展馆将其大部分文创产品以半价出售,但收效甚微。


北京蜡像馆闭馆前最后一次活动,是周深蜡像巡展推出的免费领取周深联名徽章活动。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这次活动带来了小幅度的人流回升,但半数人群都是家长为给孩子领礼物才来的,真正入场参观的游客寥寥无几。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困境早已不容忽视。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业内分析,蜡像馆如今的困境,与其“昂贵”的产业链密不可分。


首先,蜡像制作费用贵,每尊超百万元。


蜡像维护经理Amanda曾表示每尊蜡像制作的费用大约为150万元,做到蜡像头发的旋涡都和真人一模一样。


不仅费用消耗大,时间消耗也很长,做一尊蜡像至少需要四至六个月时间。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另外,由于蜡像馆提倡游客和蜡像之间能友好互动,所以制作好的蜡像在展出时,没有设置保护围栏。


人群可以随意触摸,次数多了难免造成磨损掉色,工作人员每天需要3~4次对蜡像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蜡像维护成本高昂。


蜡像馆这一整个流程的高成本运营,迫使其必须依靠高人流量来盈利。


因而,蜡像门面选址大多为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这里不仅人流大,租金也不菲。


据说,北京杜莎蜡像馆的场地租金一年就可达千万。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面对如此高额的租金,以门票为主要收益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只能定高票价,来对冲高成本。


蜡像馆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收入结构过于单一,在以往火爆时期,门票带来的收益可覆盖成本的支出,可现在今昔不同。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视频、直播以及线下去热门景点就有可能跟明星近距离互动,情绪价值爆满。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李世民”扮演者郑国霖,“多尔衮”扮演者马景涛,今年暑假就在各地“千古情”景区和游客互动出圈了。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再不济去玩个密室逃脱、情景剧、剧本杀,都比和一动不动的蜡像合影更有感官联动性。


这是去蜡像馆参观留影打卡如何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这类蜡像馆已没多少吸引力,而近200元一张的高价门票,直接把剩余想参观的人又劝退了一大半。


蜡像馆参观从人潮涌动到门可罗雀,亏损是必然。


门票5折没人去,母公司血亏47亿,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彻底凉了!


据悉,2024年,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母公司默林娱乐因旗下资产价值缩水,赔了45亿元,且在这巨额的亏损中1/3来自蜡像馆,约为15亿元。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默林娱乐为止损选择关停部分亏损的蜡像馆,为其他能挣钱的项目让路。


蜡像馆的关停,既是默林娱乐的割肉止损,也映射出一个现实的问题:


无论曾经多辉煌,如果没有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及时调整发展规划,从云端跌落谷底,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也似乎在提醒文旅行业的从业者们不应只看眼前的短暂利益,而是要做出有内涵,有品质,能引发共鸣的产品。


-END-


参考资料:

1.搜狐旅游:《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闭馆:客流下降三分之一,文创半价清仓》

2.中国青年报《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再见了》

3.每日经济新闻:《门票5折仍无人问津?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母公司去年巨亏47亿元!蜡像成本150万元/个,有粉丝高价求购,公司:不卖》

作者:沐小凡

编辑:柳叶叨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