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只走了100多公里,下午三点到了江西省大余县。大余县跟广东交界,再往前走就是广东省了。我们先停好车。车子停在牡丹亭景区。《牡丹亭》这部戏曲,大家...
2025-11-08 2
中新社呼伦贝尔11月7日电 (记者 张玮)2025—2026内蒙古自治区冰雪旅游季7日在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启动。一大早,万名中外游客赶往中国极冷之地共赴一场浪漫的冰雪之约。
根河市因历史最低气温达-58℃而被称为“中国冷极”,生活在这里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自300多年前从贝加尔湖附近的勒拿河畔俄罗克屯迁至额尔古纳河流域,世代靠饲养驯鹿为生,是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
11月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来自芬兰的商贩罗莎(左一)向鄂温克族民众介绍萨米人用鹿皮制作的鼓。 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冰雪季以“敖鲁古雅的神话”“冷极村的年话”为主线,组织的北欧萨米电影展、驯鹿选美大赛、鄂温克使鹿部落传统婚礼等特色项目吸引众多游客。
当日,驯鹿选美大赛被“围观”,鄂温克使鹿人牵着自家体型健硕、鹿角优美、皮毛光滑的“萌宠”一展风采。
来自芬兰的商贩罗莎在赛后轻轻抚摸着驯鹿说:“它和我家的鹿长得太像了。在芬兰,我们萨米人养着20万头驯鹿,感谢这次来中国的机会,能让我与这里的养鹿人交流驯鹿文化。”
11月7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驯鹿选美大赛上评选出“鹿王”(右)。 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
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在中国仅有1300余头驯鹿生活在敖鲁古雅。为保护和延续敖鲁古雅使鹿文化,同时壮大中国驯鹿种群数量,2017年起,根河市森工公司陆续引进100余头芬兰驯鹿,并成功与当地驯鹿诞下“混血宝宝”。
“我家现在有几头‘混血宝宝’,今年已经3岁了。”从小与驯鹿为伴的鄂温克使鹿人古革军介绍,“2003年,我们生态移民下山,放下猎枪发展旅游业,但依然养着驯鹿。”
“游客们可以跟我们体验养驯鹿、喝鹿奶、吃鹿奶列巴,做一天鄂温克人。”古革军家养着80头驯鹿,“如今,驯鹿文化不再只属于部落了,我们正在积极参与泛北极圈文化研究,与蒙古国、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等事宜。”(完)
相关文章
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因“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而得名。岩壁之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
2025-11-08 2
转自 市文化和旅游局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泉影映菊不倦秋韵与日俱浓秋风一吹,桂花香飘一年里最让人期待的视觉派对“趵突菊韵 锦绣泉城”第46届趵突泉金秋菊...
2025-11-08 2
距离十五运会在广州开幕越来越近,城市街角各处均装点上了相关主题元素,成为游玩打卡的新景观。处于城央位置的海珠湿地以广州塔等地标建筑为背景,将十五运会吉...
2025-11-08 2
部分广安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成员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骑自行车刚刚好。”10月21日,当广安骑友彭春宇用带着笑意的声音说出这句话...
2025-11-08 3
艾瑞克:盲人登顶,世界大放光明他是最不该出现在珠峰的。想想看,那舞台总共多大,不过二十平米见方,能容纳几个人?世界如此之大,山友如此之多,怎会轮到他一...
2025-11-08 2
市文旅局近日发布10条“运河新声 非遗共生”主题游线路顺义区“运河风光・酒香寻味游”线路上榜线路串联起温榆河碧波、二锅头醇香与葫芦非遗每一站都值得专程...
2025-11-08 2
发表评论